鄒大勇
(內蒙古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 內蒙古通遼028011)
內蒙古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遼金煤公司)2009年投產的200 kt/a乙二醇裝置中,煤氣化采用2臺40 000 m3/h(標態(tài))和1臺20 000 m3/h(標態(tài))恩德爐。在2年多的試生產階段,恩德爐自投煤運行以來,生產穩(wěn)定。現(xiàn)針對原料煤(褐煤)中水分含量對有效氣(指CO+H2)成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煤中的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內在水分和結晶水,煤中水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粉煤氣化的效果,一般以煤的內在水分含量作為評定煤質的指標。煤中水分含量隨煤變質程度的加深而減少,水分含量較高的煤,往往揮發(fā)分含量也高。有一定水分的煤在干餾階段,煤半焦形成時的氣孔率大,進入氣化層能使反應速度加快,生成的煤氣質量較好。由于氣化爐的生產能力較大,煤在爐膛內的干燥層、干餾層的加熱速度很快,容易使煤粉碎而引起出口煤氣中含塵量增大,所以要求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但是煤中的水分過高又會給氣化過程帶來不良的影響。具體不良影響:①增加了干燥時所需的熱量,從而增加了原料煤的消耗,降低了氣化效率;②煤處于潮濕狀態(tài),易造成粉煤黏結而不易篩分,使入爐粉煤量增多,在貯煤槽中也易產生蓬煤現(xiàn)象,在北方寒冷地區(qū),易黏結設備和凍成塊狀;③干燥不充分,干餾不能正常進行,使氣化層溫度降低,導致發(fā)生甲烷生成反應、有效氣成分明顯降低,不利于生產。
理論上,煤中水分含量對氣化反應影響很大,這樣氣化過程中原料煤中水分的高低,相當于氣化劑中蒸汽投入的多少。一般氣化過程中,原料煤入爐后,首先要消耗一部分熱量將煤中的水分蒸發(fā)掉,對爐溫的影響很大,在同等條件下(氣化劑配比不變)會導致爐溫有所降低。爐溫下降會直接影響氣化反應,不利于還原反應的發(fā)生,而且會使甲烷生成量增多,有效氣成分大幅降低。煤中水分含量的高低對煤氣中有效氣成分的高低,尤其H2含量的高低,起著決定性作用。
煤中水分含量對有效氣成分影響在2010年和2011年的實際生產中得到了證實。通遼金煤公司恩德爐裝置自2009年9月運行以來,由于煤干燥系統(tǒng)運行一直不是太理想,所以原料煤水分含量波動范圍比較大,在16%~32%(質量分數,下同)。為此,統(tǒng)計了2010—2011年有代表性的生產數據(表1)并進行了分析。
從表1中數據可看出,當其他工況幾乎沒有較大變化時,原料煤中水分的高低與有效氣成分的高低是成反比的,說明水分對有效氣成分的影響非常大,降低原料煤中水分有利于提高有效氣成分。所以應增強煤干燥系統(tǒng)的干燥效果,盡量將原料煤中水分質量分數控制在20%以下,而且波動不可太大(因為波動大不利于恩德爐工況操作上的調節(jié)),以利于氣化生產,保證有效氣成分穩(wěn)定達標,真正達到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

表1 2010—2011年1#恩德爐有代表性的生產數據
從分析和總結中可以看出,原料煤水分含量的高低以及波動,對有效氣成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應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
通遼金煤公司使用含水量較高的褐煤,為了更好解決原料煤含水量過高影響有效氣成分的問題,最有效方法就是降低原料煤水分含量。建議:應保證煤干燥系統(tǒng)連續(xù)穩(wěn)定運行,均勻地向恩德爐供應干燥煤;煤干燥系統(tǒng)按照設計要求控制煤中水分含量,將原料煤中水分質量分數盡量控制在20%以下,波動不應太大,最好控制在13%~18%。這樣,在其他工況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有效氣成分體積分數達到工藝指標,即基本能保證在70%以上,操作控制得好時,可達到73%~75%,達到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
在原料煤水分含量較高的情況下,合理調節(jié)汽氣比。如果原料煤水分含量較高且無法降低時,必須對恩德爐操作工況進行細調。根據實際情況(原料煤的水分含量),合理調節(jié)汽氣比、氧煤比,適當降低氣化劑中蒸汽量,從而減少C+2H2O→CO2+2H2-Q反應的進行,控制CO2的生成量,進而提高CO的產量,來提高有效氣的成分。操作人員應根據爐溫和現(xiàn)場觀察爐內噴嘴火焰的顏色,判斷爐內的流化和反應狀況,合理調節(jié),優(yōu)化生產,再通過對比煤氣成分分析數據,經過多次調節(jié)后,總結經驗,使其達到最佳效果的汽氣配比。若原料煤水分波動較大,細調很難進行,爐溫變化也會很大,這樣操作人員必須精心操作,根據爐況變化及時調節(jié)汽氣比、氧煤比。
通遼金煤公司通過對恩德爐生產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和探索,有效控制了原料煤水分對有效氣(CO+H2)成分的影響,原料煤(褐煤)水分質量分數控制在13%~18%時,有效氣成分體積分數基本能達到最佳值(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