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順(甘肅金昌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甘肅金昌737000)
DCS控制系統在造氣系統的應用總結
劉天順
(甘肅金昌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甘肅金昌737000)
甘肅金昌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合成氨裝置設計規模為150 kt/a。造氣系統共有18臺固定層煤氣爐,其控制系統按煤氣爐設備配置分為3個部分:10臺Φ2 400 mm煤氣爐和5臺Φ2 600 mm煤氣爐的控制系統均為單片機;3臺Φ2 800 mm煤氣爐配備PLC和WINCC。由于控制系統技術落后,基本屬于半自動操作,生產很不穩定,運行成本居高不下。原控制系統存在缺陷:①監視記錄數據不全,不能為優化工藝提供必須的數據顯示;②操作和數據被分割成不同小塊;③控制系統的響應速度慢,安全性較低;④聯鎖嚴重不足,信息處理能力幾乎為零,基本沒有自動控制的功能。
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統,實現造氣全自動操作控制。10臺Φ2 400 mm煤氣爐為“一”字排列在同一廠房內;3臺Φ2 800 mm煤氣爐和5臺Φ2 600 mm 煤氣爐呈L形排列在另一個區域。根據此布局情況,DCS硬件布局共設計2個系統:10臺Φ2 400 mm煤氣爐為一個系統,控制柜和操作員計算機放置在崗位操作室;5臺Φ2 600 mm和3臺Φ2 800 mm煤氣爐為另一個系統,2個崗位各設置1個控制柜,操作員計算機都設置在Φ2 800 mm 煤氣爐崗位操作室。2個系統之間由網絡聯系,可以共享數據;調度室設置1臺遠程監控制站,可監測所有煤氣爐數據,但沒有修改數據權限,供調度員隨時監測煤氣爐的運行狀況,及時調節整個系統的生產負荷,保持生產最優化。
造氣系統DCS工作原理示意(單爐)見圖1。
由圖1可看出:生產過程的工藝參數由通訊網絡的通訊總線傳輸到控制站,在控制站中,由數據采集站、邏輯控制站、過程控制站3個核心高性能處理器獲得各種I/O卡件交換信息(圖1右側的各項工藝參數),進行多種過程控制運算和數字邏輯運算后,由CPU主卡件、數據轉發卡等卡件傳輸到下一級通訊總線。工程師站是完成軟件組態、系統監視、系統維護任務的處理器,也是實時監視、操作、記錄、打印、事故報警等功能的人機接口。各種工藝參數通過控制站、工程師站處理后轉換成執行信息傳輸到操作站實行閥門控制動作(圖1左側的命令執行)。通訊網絡由信息管理網、過程控制網構成。信息管理網采用在多功能計算站上安裝雙重網絡接口(信息管理網和過程控制網)轉接和大型網絡數據庫的方法,獲取集散控制系統中過程參數和系統的運行信息,同時向下傳送上層管理計算機的調度指令和生產指導信息,并實現信息共享。過程控制網采用雙高速速冗工業以太網,直接連接了系統的控制站、操作站、工程師站、通訊接口單元等,是傳送過程控制實時信息的通道。

圖1 造氣系統DCS工作原理示意(單爐)
造氣系統實施DCS集散控制系統后,生產系統的控制點調節動態顯示工藝流程圖、各爐溫度趨勢圖、各爐液位顯示圖、蒸汽流量顯示表、煤氣流量顯示表、氣柜高度顯示表、爐條機/風機/油泵變頻器顯示表、炭層顯示表、開停車安全報警顯示等所有工藝參數,以控制狀況的動態信息都在界面屏幕上顯示,并可隨時在操作臺進行調節,實現造氣系統的全自動化操作控制,從而避免了半自動操作經常出現的炭層控制不穩、不能根據爐況及時加焦或下灰、百分比調節不及時以及壓力、液位、氧含量控制不好易造成安全事故等問題,促進了造氣工藝穩定與優化,提高了生產率。
DCS系統發揮的功能:①全面的數據監視功能,即提供了對所有過程數據的監視、記錄、報警、報表功能;②每個最小級別的參數界面操作員擊鍵次數不超過3次,重要數據授權后可直接修改,方便操作;③軟件占用資源小、運行穩定,所有修改都可進行無擾下裝,將對生產影響降至最小;④硬件從各方面保證了產品質量和品質。
對造氣生產控制的具體功能:①煤氣爐閥門控制功能分為順序控制功能(開、停車和制惰時的閥門控制功能)和單閥操作功能(調試閥門時使用的功能);②汽包水位自調功能;③爐條機轉速調節功能;④入爐蒸汽壓力調節功能;⑤入爐蒸汽流量遞減調節功能;⑥參數鎖定功能;⑦制惰功能;⑧吹風排隊功能,即可實現任意分配煤氣爐排隊吹風功能;⑨聯鎖功能包括風機聯鎖、油壓聯鎖、油泵啟動備泵功能、閥位檢測及聯鎖、下灰聯鎖;⑩與秤煤系統通訊功能;炭層控制功能包括自動加煤和炭層高度檢測。
改造前、后工藝參數比較見表1。

表1 改造前、后工藝參數比較
由表1可知:改造后,噸氨煤耗、蒸汽消耗及電耗均有所下降;按焦炭820元/t、蒸汽90元/t 、電價0.34元/(kW·h)、年產150 kt合成氨計,則噸氨可降低生產成本217元,年獲得經濟效益為 3 255萬元左右。
2014- 0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