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梅
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師如何通過多種渠道,創設有效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點燃學習激情,營造“充滿激情”的課堂
點燃激情——“春風拂面潤心田,情到深處最動人”,教學過程當中的“情”就像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它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學生的激情如果進入課堂,就會使語文教學更加魅力四射,風采迷人。例如,在執教《軍神》這一課時,需要體會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我引導學生理解好課文由“深沉”至“高亢”的感情基調的變化,使學生的情感跟課文一一對應,處處同步。執教《懷念母親》,激情似水,洶涌澎湃。教師應帶著憂傷、深沉的語氣去引領學生去讀、去品,走進季老懷念母親的心,讓學生正確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受到感染和熏陶。
“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總關情。”語文教學中我們可視文本的情感類型,激情或若高山流水,或若小溪潺潺,或輕快如風……語文教師雖然不是詩人,但要具有詩人的氣質。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用自己的語文氣質來感染學生,這對每一位語文教師都非常重要。營造充滿激情的課堂,將學生的生命活力激發出來,給以情思的滋養和心靈的啟迪。又怎能不激起學生生命狂歡的浪花呢?
二、加強語言訓練,追尋“和諧發展”的課堂
崔巒在第六次閱讀教學研討會上的總結發言中強調:當前的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在工具性與人文性之間,偏向了人文性”的問題。語文的基本功能是學習語言和培養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語言訓練,追尋“和諧發展”的課堂。
有位教師教《軍神》一課手術部分,教師啟發學生抓住“七十二刀”三個字,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反復玩味,細嚼慢品,從而體會“七十二刀”無窮的意蘊:這不僅體現了劉伯承在經歷漫長的痛苦之中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而且表現了他在那超乎想象的痛苦中還能數出沃克醫生的刀數,真具有超人的毅力、頑強的意志,不愧是一位偉大的“軍神”。如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品味文本語言的過程中,進行思想和文本的碰撞、心和心的碰撞、情和情的交融,真正實現感悟與理解的默契,人心與文心的整合。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和表達,情感的體驗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在閱讀教學中只有注重“情境創設”,體現“真情相約”,突出“以讀為本”,力求“動態生成”,追尋“和諧發展”,才能為閱讀教學實現低耗高效奠定基礎。
三、創設朗讀情境,構建“和諧發展”的課堂
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不但可以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可以指導學生進一步感悟課文中的情與景,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課例:(《荷葉圓圓》課堂片斷)。師:你們看,可愛的小水珠寶寶來了。(點擊課件:畫面上展示小水珠在荷葉中滾來滾去的動畫畫面,并配有滾動的聲音。)他們在干什么呀?生:他們在荷葉里滾來滾去。生:他們躺在荷葉姐姐的懷抱里,正在做游戲呢!生:他們睜開雙眼,正在欣賞四周的美麗景色。師:那你把課文中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好嗎?(點擊課件,出示句子: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學生很有興趣地進行練讀)師:看來,你把自己變成小水珠了。我們大家一起來變成榕樹葉上的小水珠,好嗎?(師轉身一變,變出幾片大“榕樹葉”來,放在地板上,自己站在大“榕樹葉”上,把兩只手合在臉頰兩邊,做“躺”狀,下面的學生也情不自禁地模仿起來。師(動情地描述):小水珠躺在圓圓在榕樹葉上,一陣風吹來,榕樹葉輕輕搖晃,小水珠就在荷葉上滾來滾去,還調皮地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呢。呦!這顆小水珠眨了一下(指著一生),哦!那顆也眨了一下(指著另一生),呀!所有的小水珠都在眨眼睛了。師:小水珠,你覺得躺在搖籃里怎么樣啊!生1:我覺得這樣躺著真舒服。師:那你就舒舒服服地讀一讀吧。(該生把“躺”字讀得很緩慢)生2:我認為非常有趣,就好像是穿著溜冰鞋在操場上滑過來滑過去一樣。師:看來你是顆調皮的小水珠。請你帶著這種感覺來讀讀這一句。生3:我感覺就像在跳舞一樣。師:那你就當一回快樂的小水珠吧!(該生的朗讀讓人感受了無比的快樂)
以上《荷葉圓圓》課堂片斷就是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情境,師生間、師生和文本之間情感交融,學生在欣賞和反復朗讀訓練中提升理解能力。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藍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