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白樺的敘事詩《孔雀》"/>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河南 杜 昆
美與愛的贊頌
——解讀白樺的敘事詩《孔雀》
河南 杜 昆
“十七年”期間曾出現敘事詩的熱潮,李季、阮章競、田間、臧克家、郭小川、艾青、聞捷等著名詩人均有涉足。其中,公劉的《望夫云》、白樺的《孔雀》、韋其麟的《百鳥衣》等,是“在整理少數民族民間詩歌基礎上創作的敘事詩,應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①。為何脫胎于少數民族民間詩歌能取得較高的藝術水準?這些詩歌具有哪些審美特征和思想內涵?詩人是如何處理民間文學與主流文化的差異的?這都是新詩發展歷程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經過歲月之河的淘洗,多少激昂高蹈的政治抒情詩被廣大讀者拋棄淡忘,那些題材和視角高度政治化的詩歌注定是曇花一現。相反,表現人情、人性的詩歌,即使曾被權威人物曲解批判終會得到民眾的認同及喜愛,回歸詩壇重新煥發出藝術的芬芳。其中,白樺的《孔雀》正是一簇“重放的鮮花”②。1957年,在傣族民間故事的基礎上創作的敘事詩《孔雀》發表后引人注目奠定了白樺在西南詩人群中的地位。1982年,由白樺親自擔任編劇,由當紅演員唐國強和李秀明主演的電影《孔雀公主》上映,獲得較好票房和多項國內外大獎。誠然,由于歷史語境和個人命運的巨大變遷,電影《孔雀公主》在巫師形象和故事情節上對詩歌《孔雀》有些改動,這些改動源于歷劫歸來的詩人對歷史的反思,突顯了白樺對陰謀、迷信的批判,對正義、真理的強烈訴求。而長詩《孔雀》誕生于白樺英姿勃發的青春時期,散發出濃郁的浪漫色彩和理想精神,不僅流露出一個來自中原的詩人對西南少數民族的自然風景和風俗人情的熱愛,而且抒發了他對堅貞愛情的贊美及憧憬。
遙想白樺當年騎著駿馬到達云南之后,美麗的風景和淳樸的民風,使他不由自主地沉醉和贊嘆,眾多優美動人的民間故事進一步點燃了詩人的才情。白樺的長詩《孔雀》在結構和形式上借鑒了民間說唱藝術的特點,但沒有局限于民間傳說的召·樹吞和喃·穆魯娜的故事內容和思想內容,而是剔除了民間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和迷信因素,譜寫成一曲對美與愛的贊歌。一言之植根于西南邊陲獨特的自然風景和民族文化的《孔雀》,是對美與愛的贊頌,這是其魅力和意義所在。
《孔雀》中的風景是迷人的,美得如畫如夢,美得讓人忘記了痛苦和憂愁。詩歌《孔雀》宛如用文字精心渲染的美景,白樺融寫景、敘事、抒情、議論于一體,描繪了風情萬種的自然風光。當年輕的王子召·樹吞被父王逼婚時,他向往沒有奉承和乞求的真愛,向往窗外玫瑰色的誘人的晨光和自由,于是逃出宮廷。召·樹吞發現,在森林中自由快樂地生活的獵人朋友才是王子。
你才是王子呢!快樂的獵人,/萬花是你的群臣;/永遠的春天是你的錦被,/綠色的森林是你的宮廷。
早晨滿足地微笑了,/紅暈隱去了雙頰的薄粉;/笑容可掬的早晨走去,/喧嘩的大森林向王子鼓掌歡迎!
召·樹吞王子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獲得了自由和快樂,他和獵人朋友一起聽那箭出弦的聲音,一起看那利箭射透彩云,聆聽錦雞司晨,用泉水洗亮眼睛,與殷勤的小獼猴共同享用美味……在王子眼里,有色有香、有情有靈的森林萬物,無拘無束、自由快樂的生活,值得珍惜和敬重。在長詩的開始,白樺描繪了壓抑憂愁的王子在美麗自然中獲得了自由快樂,語言優美而溫暖。對召·樹吞王子來講,自然是快樂之源,人與自然能夠平等和諧地共處,人可以從自然中得到食物、安慰與生命激情,生命與自然可以相互融通。對白樺來說,他的青春在邊疆,多彩而神秘的云南自然景象讓他一生難忘,多年以后,他仍舊滿懷愛意地訴說著奇特的“杜鵑醉魚”,夜幕下的億萬盞螢火讓他感覺如同置身于銀色的夢境。③云南情結是白樺寶貴的精神資源,是他回憶、想象、寫作的必經之路。如今看來,《孔雀》的主題并未局囿于愛情層次,無論是古老的民間故事,還是白樺的詩歌創作,誰能否認它們都包含著深刻而樸素的生態哲學思想呢?
如果說自然美景激發了王子召·樹吞的生命激情,那么,美好的愛情則激發出他身上的人性光輝,美麗、智慧、善良的喃·穆魯娜讓他成長為一個勇敢、堅強的男人,他的生命因為愛情而完整,王子形象也因為人性光輝而可親可敬。在《孔雀》中,王子和公主的愛情故事相對簡單,主要包括一見鐘情、新婚離別、王媳升天、王子尋妻四個部分;但是詩人運用的修辭手法卻非常復雜,擬人、比喻、夸張、排比、反復、對偶、反問、襯托、頂真等修辭格在詩歌中琳瑯滿目。這種詩歌語言讓并不復雜的故事變得生動有趣,讓并不復雜的人物形象變得飽滿鮮活。
令人感到奇異的是,喃·穆魯娜姐妹的美貌讓鳥兒唱歌、花兒吐蕊、金穗低頭、蜂蝶繞舞、隱士動心、萬物忘記了運動……一切都襯托了公主堪比天仙的美貌。召·樹吞為不期而遇的美與愛變得呆癡,喃·穆魯娜則眉目流露出嬌羞和溫情。率真的王子想要抱住披著孔雀衣的美人,公主卻飛去,只留給他一根翠藍的羽毛。在相思中煎熬了七天之后,召·樹吞大膽地把喃·穆魯娜的羽衣藏起,與其說王子的追求有些魯莽,不如說這是公主溫柔的就范。
讓我給你唱一支歌吧!/唱唱我們明天的生
活;只要你和我在一起,/生活的意義就是快樂!
喃·穆魯娜想用歌聲和真情撫慰被父王冷落的丈夫,同時憧憬著幸福快樂的未來生活。但是,戰火讓剛剛品嘗新婚喜樂的夫婦不得不馬上分離,滿懷思戀的喃·穆魯娜走到了人民中間,用善良和友愛驅趕著痛苦和孤單。
生命在死亡的面前可以被迫凋落,但絕不應該有被迫凋落的愛情!
喃·穆魯娜的愛情堅貞而執著,她為遠方的愛人牽腸掛肚、苦悶徘徊,誰曾想到她還要面臨更大的風暴。喃·穆魯娜被偽善邪惡的巫師誣陷為鬼怪,被迫要做祭壇上的犧牲,但是她說 “是為了白璧般的愛情”!喃·穆魯娜在升天之際,念念不忘遠方的愛人和善良勤懇的人民。她在祭壇上跳的“死亡之舞”猶如一場悲壯而凄美的告別演出:
人民為她的舞蹈忘掉了悲哀,/彩云為她的舞蹈落下來;/飄帶揚起溫和的風,/散落的花掩蓋了血顫的屠殺臺……
沖上愁云四合的天空,/在人民眼睛里她就是自由的風;/落下殺氣騰騰的祭壇,/在人民眼睛里她才是正義的劍!
美麗善良的喃·穆魯娜就要死亡,令人欣慰的是,她飛上藍天回到故國。接下來,召·樹吞的千里尋妻之路異常艱險,他披荊斬棘、餐風飲露、跋山涉水,戰勝怪象和巨蟒,而且巧識妻手、隔窗射中蠟燭,憑借勇敢、堅強、智慧和真誠通過愛情的重重考驗,終于獲得了幸福和快樂的結局。最后,惡人的陰謀被揭穿,罪行得到了清算,古老的正義終于再次實現。在尋求幸福的過程中,召·樹吞和喃·穆魯娜身上所展現的美麗、善良、堅貞、勇敢、智慧、真誠等人性光輝,與纏綿悱惻、優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本身一樣引人入勝。即如論者所說,“對人物內心世界的開掘”,使《孔雀》的藝術表現空間得到擴展,“在白樺的作品中具有較強的藝術生命力”④。
讀者不難體會到詩人對兩位主人公深懷敬愛、同情和贊美,也不難發現白樺運用了新中國莊嚴而正確的“人民話語”改編故事、塑造人物,在贊頌美與愛的同時,“人民”也成為詩人肯定和歌頌的對象,這在詩歌的第十五節表現得非常明顯。對“人民”的強烈認同,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成長起來的作家所共有的,但是,在白樺的《孔雀》里,“人民”并不具有革命性和階級性,是指有情有義、正直善良的人們,是與母親、土地、生命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具體對象。此外,無論長詩還是電影,白樺都去掉了佛教色彩的包裝,他認為去掉“宗教糟粕”是必要的,民間故事的底本原就“充滿了強烈的非神的思想光輝”⑤。由于宗教信仰的隔膜,長詩《孔雀》失去了民間文學本來蕪雜多元的面目,被改寫成一個善惡對立的愛情故事,具有神話色彩而無神學內涵,這也許是一種遺憾,但更是《孔雀》在宗教認同隱退的文學語境中得以發表的前提。
雖然時代“共名”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規定了作家書寫的邊界和深度,但是,由于受益于西南風土人情的滋潤,受益于故事腳本本身就富有詩情畫意、人性光輝和生命意識,《孔雀》成為白樺青年時期的巔峰之作,成為20世紀50年代詩壇上的一顆明珠,其審美價值在“十七年”敘事詩中出類拔萃。謝冕先生在新時期之初曾感嘆“孔雀已經歸來”:“如今,我們諦聽白樺昨日的歌,那份單純而明凈的熱情,虔誠、自豪、由衷的歡愉,毫無憂傷而充滿憧憬,對照心靈普遍受到污染的今天,禁不住心跳,我們恍若隔世!”⑥誠如斯言。再回首,孔雀即將遠走,古典而優雅的《孔雀》在喧囂而寂寥的詩壇鮮為人知。如今白樺先生已進入耄耋之年,身患癌癥,他會像棵病樹一樣倒下,然而,富有浪漫、單純、理想、激情的詩歌《孔雀》,在時光的荏苒中,仍將散發藝術的光芒。
①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版,第58頁。
②白樺的《孔雀》最初發表在1957年第1期《長江文藝》,1957年和1979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刊出單行本,后收入長江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白樺文集》第三卷。巖疊等人翻譯整理的《召樹屯》最早由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本文所引詩歌內容均采用1979年版本下不贅述。
③白樺:《可以鑄成永恒的瞬間》,見《悲情之旅》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第5頁。
④程光煒:《中國當代詩歌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頁。
⑤白樺:《孔雀·重版后記》,中國青年出版社197年版,第148頁。
⑥謝冕:《孔雀已經歸來——論白樺的詩》,《上海文學》1981年第8期。
作 者: 杜昆,信陽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文學博士。
編 輯:趙斌 mzxszb@126.com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4CZW011),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2014-qn-647;2014-gh-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