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被診斷出職業病的
還能申請工傷認定嗎
問:河北唐山市肖廣源
——我退休后發病,被診斷為職業病。請問,我還能申請工傷認定嗎?
適用文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人社部發〔2013〕34號
答:
文件規定:“曾經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當時沒有發現罹患職業病、離開工作崗位后被診斷或鑒定為職業病的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自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一)辦理退休手續后,未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退休人員;
(二)勞動或聘用合同期滿后或者本人提出而解除勞動或聘用合同后,未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人員。”
“經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前款第(一)項人員符合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條件的,按就高原則以本人退休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或者確診職業病前12個月的月平均養老金為基數計發。前款第(二)項人員被鑒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按《條例》規定應以本人工資作為基數享受相關待遇的,按本人終止或者解除勞動、聘用合同前12 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計發。” W
用人單位有義務提供
職業病診斷材料嗎
問:湖南岳陽市譚曉松
——我想申請職業病診斷,但手里的材料不全,請問單位有義務提供材料嗎?
適用文件:《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
衛生部令第91號
答:
文件規定:“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時,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所在的用人單位提供其掌握的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職業病診斷資料,用人單位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內如實提供。”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供職業病診斷所需要資料的,職業病診斷機構可以依法提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督促用人單位提供。”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提供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資料有異議,或者因勞動者的用人單位解散、破產,無用人單位提供上述資料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依法提請用人單位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
“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督促,用人單位仍不提供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等資料或者提供資料不全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結合勞動者的臨床表現、輔助檢查結果和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并參考勞動者自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供的日常監督檢查信息等,作出職業病診斷結論。仍不能作出職業病診斷的,應當提出相關醫學意見或者建議。”
因此,你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相關材料。
非本人原因被安排到新單位
經濟補償時
工作時間是否連續計算
問:遼寧沈陽市潘越
——我被原單位安排到新的工作單位,現在要解除勞動合同。請問,算經濟補償時工作時間是否連續計算?
適用文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法釋〔2013〕4號
答:
文件規定:“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
(一)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
(二)用人單位以組織委派或任命形式對勞動者進行工作調動;
(三)因用人單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導致勞動者工作調動;
(四)用人單位及其關聯企業與勞動者輪流訂立勞動合同;
(五)其他合理情形。”
軍人退役時配偶暫未就業的
其養老保險關系如何轉移
問:吉林吉林市袁寶國
——我是一名未就業的隨軍配偶,愛人退役時我還沒有找到工作。請問,我的養老保險關系該如何轉移?
適用文件:人社部、財政部,總政治部、總后勤部《關于未就業隨軍配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有關問題的通知》
后聯〔2011〕3號
答:
文件規定:“未就業隨軍配偶在軍人退役隨遷安置時暫未就業的,由軍隊后勤(聯勤)機關財務部門將其養老保險關系和相應資金,轉移到隨遷安置戶籍所在地社保機構。轉移養老保險關系時,未就業隨軍配偶不受男性年滿50周歲和女性年滿40周歲的條件限制,不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其到地方再次跨省流動就業的,應按照國辦發[2009]66號文件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