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芹
西洋參及其制劑的鑒別
邵 芹
目的 探討西洋參及其制劑的鑒別檢驗方法。方法對目前西洋參使用的鑒別檢驗方法進行總結分析。結果西洋參的鑒別可從性狀、顯微結構和生化檢驗等方面進行。結論薄層色譜法檢驗準確性高,對試驗條件要求較低,易于基層應用和推廣。
西洋參;鑒別;檢驗
西洋參為名貴中藥,屬五加科植物,別稱花旗參,原產地為美國,其主要產地北起美國緬因州,南至佛羅里達州。西洋參在我國中醫(yī)藥史中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在古代醫(yī)藥古籍《本草綱目拾遺》及《補圖本草備藥》中均有闡述。我國于 20世紀70年代從美國引種種植,經歷了環(huán)境的調整和種植方法的改良,最終于1980年獲得成功種植。
西洋參的根部藥用價值較大,秋季取其生長4~5年的根部,去皮后使用硫磺熏蒸,曬干后即可入藥,其性狀偏寒,對于氣虛而陰津耗傷者有較大的藥用價值。古籍記載,凡需用人參進行滋補,又不能忍受人參溫補作用的患者,均可改用西洋參[1]。由于西洋參藥用價值高且售價昂貴,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較多,其中尤以生曬參進行冒充者多見,生曬參同屬五加科植物,其根部干燥,外觀與西洋參相似,肉眼鑒別困難,極易造成消費者及業(yè)內人士混淆,且市場價格與西洋參相差較大,仿冒品利潤空間較大。現(xiàn)對西洋參的鑒別檢驗分析方法總結如下,望對業(yè)內人士區(qū)分鑒別有所幫助。
進口西洋參、國產西洋參與栽培生曬參的鑒別:進口西洋參外形呈紡錘形,形似圓柱,長約3~5cm,表面色黃且較為細膩,有縱行皺紋和橫行疤痕,斷面較為平坦,有角質,并形成顏色較深的環(huán)狀結構,有粗大的樹脂。味道特殊,較苦而微甜。國產西洋參外形與進口西洋參相似,但外形呈短圓柱型,少數(shù)有分支,外皮較進口西洋參粗糙,皺襞裂痕較深,氣味同進口西洋參[2]。生曬參外形與進口和國產西洋參相似,但直徑較前兩者細,其表面多有突起,質地較松軟,表皮有棕綠色樹脂條痕,氣味較弱,見表1。
不同產地的西洋參顯微水平差別較大,美國產西洋參韌皮部細胞排列較為混亂,無規(guī)律性,形成層較其他產地的西洋參厚,韌皮部存在較大的樹脂性質團塊,木質部成放射狀排列,且排列較為緊密。加拿大西洋參韌皮部排列與美國西洋參相似,但其形成層連貫,木質部細胞成放射狀整齊排列。國產西洋參韌皮部排列較美國和加拿大西洋參排列整齊,窄層較明顯,木質部細胞排列相比美國和加拿大西洋參整齊。而對于生曬參,西洋參在纖維水平上有較大差別,見表2。

表1 三種參類性狀比較

表2 西洋參和生曬參顯微水平比較
國內部分研究人員[3]使用微量升華鑒別法,分別對西洋參和干曬參進行微量升華處理,根據其結晶型態(tài)判斷其性質。顯微鏡下生曬參結晶呈棒狀,較短,直徑較細;而西洋參結晶為菱針狀,兩者差別較為明顯。
西洋參和生曬參外形相似,根據外觀較難鑒別,使用薄層色譜法可對兩者進行準確鑒別。薄層色譜法是針對西洋參和生曬參皂苷種類進行檢測,兩者所含皂苷種類有明顯差別,見表3。

表3 西洋參和生曬參所含皂苷種類比較
Syuichi和Hiromichi率先于1974年和1982年發(fā)現(xiàn)皂苷Rf和F11在西洋參和生曬參中分布的區(qū)別[4]。國內研究人員用硅膠G板為材料,有機溶劑作為展開劑,硫酸-乙醇作為顯色劑,在特定頻譜燈下發(fā)現(xiàn)F11存在于西洋參中,而生曬參中無此成分,故F11瘢跡的有無可作為區(qū)分西洋參和生曬參的標記。通過薄層色譜法發(fā)現(xiàn)生曬參Rb1含量明顯少于西洋參,因此圖譜上西洋參Rb1斑點明顯大于生曬參Rb1斑點。據報道,使用乙醇-水為展開劑,西洋參在F11上方有一斑點,而生曬參在F11上方無此斑點。并且,使用366nm的頻譜對色譜進行掃描,發(fā)現(xiàn)西洋參有兩個波峰,而生曬參則沒有波峰,依此可作為兩者鑒別的重要依據。
國內研究學者報道[5],使用檢測波長為 203nm的高效液相檢測色譜儀分別對生曬參及西洋參進行檢測,可根據檢測結果有效區(qū)分生曬參和西洋參,檢測準確度較液相色譜法高。已有試驗證明,使用波長為 203nm的高效液相色譜儀對西洋參和生曬參的提取物進行鑒別,可有效區(qū)分二者,且操作簡單,易于推廣使用。
已有試驗證明,西洋參同工酶酶譜不存在墨綠色的條帶,而生曬參存在,酶譜中有無墨綠色條帶充分顯示了兩者的生物學差別,依此可對西洋參和生曬參進行鑒別,準確率較高。
有學者采用 DNA擴增法對國產西洋參及進口西洋參進行檢測,DNA檢測結果顯示,我國多數(shù)產區(qū)的西洋參與美國及加拿大地區(qū)種植的西洋參相似度極高,但陜西地區(qū)西洋參DNA檢測結果明顯與我國其他地區(qū)及國外西洋參不同,可能與環(huán)境因素導致基因突變有關。國內學者還通過擴增片段DNA方法,對西洋參和生曬參進行鑒別,準確性極高,但步驟較為繁瑣,操作條件及儀器要求較高。
以上幾種鑒別方法中,以性狀鑒別最為常用,但其準確性最低,一些不法商販對生曬參外形進行簡單處理后,肉眼難以識別,足以以假亂真。薄層色譜法準確率明顯較高,可根據皂苷的成分和分布對生曬參和西洋參進行有效鑒別,且操作簡單,對儀器要求較低,易于基層推廣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法可對兩種藥材進行定量和半定性檢測。DNA指紋法從基因角度對兩者進行鑒別,結果可靠,不僅如此,還可對西洋參原產地進行檢測,有效區(qū)分國產和進口西洋參。但試驗條件要求較高,不易于基層推廣使用。
由于西洋參價格昂貴,且市場需求量大,一些不法分子用代替品冒充西洋參在市場上流通銷售,以牟取暴利。市場上冒充品多為生曬參,因其外觀與西洋參相似。因此,有效的檢驗鑒別方法可極大地減少假冒偽劣產品的流通。現(xiàn)今鑒別方法中,以薄層色譜法較為常用,技術要求較其他方法如DNA指紋法低,且準確度較高,能有效區(qū)分西洋參及贗品,且操作簡單,利于基層條件較差的單位實施,值得推廣使用。
[1] 陳獻明.國產西洋參研究進展[J].基層中藥雜志,1995,9(3):37-38.
[2] 周海燕,趙潤懷,傅建國.國產西洋參生產及商品規(guī)格質量的調查分析[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12,15(4):324-328.
[3] 趙延明.西洋參引種培育技術[J].價值工程,2010,19(25):251-251.
[4] Syuichi S NK,Junto S.Studies on the saponions of ginseng Ⅱ Structures of ginsenoside re,rf and rb[J]. Chem Pharm Bull,1974(30): 540-541.
[5] 羅志勇,周鋼,周肆清,等.A flp法構建人參、西洋參基因組dna指紋圖譜[J].藥學學報,2000,35(8):626-626.
R282.5
A
1673-5846(2014)05-0020-03
江蘇省泗洪縣食品藥品監(jiān)督檢驗所,江蘇宿遷 2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