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玉梅 陳 芳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黃連素治療慢性腹瀉療效分析
禤玉梅 陳 芳
目的 評價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黃連素治療慢性腹瀉的臨床療效和復發率。方法將120例慢性腹瀉患者隨機分為應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黃連素治療的觀察組、應用左氧氟沙星聯合黃連素治療的對照組,觀察兩組治療3周后的療效及1年復發率,并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3%,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1年復發率為25.9%,對照組1年復發率為42.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結論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黃連素治療慢性腹瀉安全、有效,復發率低。
黃連素;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明顯增多,糞便量增加,糞質稀薄,可伴腹痛、腹瀉,病程超過3~6周或反復發作。此疾病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多發于夏秋季,主要是由于細菌或病毒感染、藥物因素、飲食因素、全身性疾病、腸過敏等導致的腸胃吸收、消化及分泌等功能紊亂所致。對于慢性腹瀉,在許多醫院,特別是基層醫院,首選的治療方案是抗生素治療。抗生素的使用,無明顯的原則性錯誤,也有一定療效,但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且復發率偏高。近年來研究發現,微生態制劑可營養及改善腸道功能,能有效減輕慢性腹瀉患者的臨床癥狀,安全性較好[1]。為觀察腸道微生態制劑在慢性腹瀉治療中的功效,以便在臨床治療中提供可靠數據,筆者應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黃連素治療慢性腹瀉,并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腹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齡25~70歲,平均(50.31±7.81)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33例,年齡27~72歲,平均(52.76±8.5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病例納入標準:慢性腹瀉病程>2個月;大便次數>3次/d,且伴糞便性狀改變;能配合治療和隨診。病例排除標準:經大便培養有致病菌生長;B超、鋇灌或腸鏡檢查診斷腸道腫瘤、腸結核、炎性腸病、腸道寄生蟲等器質性腸道病變;合并影響本藥物治療的其他疾病;近3d內使用過抗生素、止瀉藥物及其他益生菌制劑;年老體弱或其他系統嚴重疾病者;有腹部手術史或無法合作者。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腹瀉及功能性腸病診斷標準》[2]。
1.2 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給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聯合黃連素片(杭州民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治療,飯后口服雙歧桿菌三聯活菌0.63g,2次/d,飯前口服黃連素0.2g/次,3次/d;對照組患者給予左氧氟沙星片(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黃連素片(同上)治療,飯前口服黃連素0.2g/次,3次/d,左氧氟沙星片0.2g/次,3次/d。兩組在治療前3d和治療期間不服用其他治療本疾病的相關藥物,治療期間采取清淡、易消化飲食,禁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于治療前及治療后3d、7d、14d、21d記錄臨床癥狀變化及復查大便常規。治療3周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并對治療有效的患者進行1年復發情況的調查。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治療3周后,大便次數1~2次/d,大便常規、外形及性狀正常,腹部不適或腹痛、腹脹等伴隨癥狀完全消失;有效:大便次數 2~3次/d,大便外觀基本正常,為成形軟便,大便常規偶有紅、白細胞,偶有腹部不適、腹痛等伴隨癥狀;無效:大便次數仍為3次/d以上,水樣便,臨床癥狀未緩解甚至加重,大便常規紅細胞、白細胞不改變。對治療有效的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跟蹤隨診,并加以記錄,再次出現慢性腹瀉的癥狀,且符合慢性腹瀉的診斷,記錄為復發。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病例數×100%;1年復發率=1年復發例數/有效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包,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藥物治療慢性腹瀉的療效及1年復發率比較,分別見表1~2。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總有效率78.3%,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1年復發率為25.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2.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檢測肝、腎功能,均未出現明顯異常。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1年復發率比較(n,%)
慢性腹瀉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脹氣、排氣排便后疼痛、稀便與硬便交替出現等。易反復發作,可達數月不愈,有的長達數年甚至幾十年,臨床療效不能令人滿意,常給患者帶來諸多痛苦。其發病原因比較復雜,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有病理性及功能性、炎性及非炎性,社會、工作及生活壓力,環境污染亦會導致慢性腹瀉。正常人體腸道內存在著數量巨大的微生物群,形成了穩定的微生態系統,必須保持其中各微生物菌群間的平衡,而不易患病[3-4]。腸道菌群失調是導致慢性腹瀉的重要一環,調節腸道微生態系統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是微生態制劑,為復方制劑,其組份為長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和糞腸球菌。口服后,在腸道吸收充分,可迅速發揮作用,其可抑制并清除腸道中的致病菌,調整腸道菌群平衡[5]。臨床主要用于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和腹脹,也可用于治療輕中度急性腹瀉及慢性腹瀉。其藥理作用是直接補充正常生理性細菌,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中對人體具有潛在危害的菌類甚至病原菌[6],促進機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合成機體所需的維生素等物質,并激發機體的免疫力,從而達到治療腹瀉的目的。同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可降低機體的過敏反應,有利于治療一些腸道過敏性的慢性腹瀉。慢性腹瀉發生后,腸道微生態系統常會遭到破壞,任其自然發展后,微生態系統很難自愈并達到平衡,腹瀉就會遷延不愈。再加上臨床中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病情加劇。雙歧桿菌三聯活菌的使用,會調整微生態系統,對抗致病菌,使腸道菌群盡快達到平衡狀態,加速治愈。
黃連素又名鹽酸小檗堿,是從黃連、黃柏等植物中通過提取處理后所得到的一種生物堿類,其具有清熱解毒的良好效果,在中醫治療領域中具有顯著地抗感染功效,使用范圍非常廣。有研究表明,黃連素還具有明顯的預防血小板凝聚、降血壓、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作用,對于胃炎、胃潰瘍、膽囊炎等一些常見疾病均能產生良好效果。此外,研究發現,黃連素能抑制結腸平滑肌收縮[7],從而緩解腹痛。黃連素抗菌范圍較廣,可阻止腸道致病菌侵襲人體腸道細胞,減少致病因素,從而達到治療目的。黃連素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價格低廉、不良反應小。
本研究觀察了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黃連素治療慢性腹瀉的療效及1年復發率,結果顯示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黃連素治療慢性腹瀉的總有效率為96.7%,左氧氟沙星聯合黃連素組有總有效率為78.3%,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黃連素組的療效明顯有優勢,且兩組1年復發率分別為25.9%和42.6%,以上兩點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本研究的結果與相關報道相一致,表明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黃連素對慢性腹瀉的治療,總有效率高、1年復發率低,均有明顯優勢,且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考慮作為慢性腹瀉的成熟治療方案。
[1] 華建平,馬桂鳳,張秋寅.微生態調節劑對慢性腹瀉的治療作用[J].中華消化雜志,2001,21(3):186-187.
[2] 劉勁松,侯曉華.慢性腹瀉及功能性腸病診斷標準[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3,10(10):578-580.
[3] 王曦鐘,呂益中,粱水權,等.微生態制劑與胃腸黏膜屏障[J].中國基層醫藥,2005,12(2):217-218.
[4] 侯鵬飛,崔征.微生態藥物治療慢性腹瀉療效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08,29(13):42-43.
[5] 魏中亮.培菲康聯合奧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2):55-56.
[6] BorruelN,CarolM,CasellasF,et a1.Increased mucosal tumour necrosis factora production in crohn’S disease can be down regulated ex vivo by Pro biotic bacteria[J].Gut,2002,51(5):659-664.
[7] 陳明鍇,羅和生,余保平,等.黃連素對結腸平滑肌細胞膜鈣激活鉀通道和延遲整流鉀通道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4,20 (6):632-635.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combined w ith Berberin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Diarrhea
Xuan Yumei Chen Fang
Ob 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erberine Chapeifeikang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chronic diarrhea and recurrence rate.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arrhea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joint berberine,Berberine levofloxacin combined 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last three weeks of treatment,efficacy and recurrence rates after one year,and for comparison.Resu ltsThe study group 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berberine combined total efficiency of 96.7%,levofloxacin berberine combined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3%,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1-year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25.9%,1-year recurrence rate of 42.6%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groups of patients foun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Conc lusion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berberine combine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arrhea safe,effective, low recurrence rate,worthy of clinical use.
Berberine;Trip 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Chronic diarrhea
R572
A
1673-5846(2014)05-0033-03
廣州市黃埔區黃埔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廣州 5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