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珊
地西泮在分娩過程中的應用
陳曉珊
目的 研究地西泮在分娩過程中應用狀況及對新生兒的影響。方法將248例經陰道分娩的初產婦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給予靜脈注射地西泮治療,與未注射地西泮的對照組進行對比,從新生兒出生后1min阿氏評分、產后出血及產程進展方面觀察兩組臨床情況。結果兩組新生兒出生后1m in阿氏評分、產后出血和分娩方式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組產婦較對照組從分娩活躍期到宮口開全所需時間明顯縮短(P<0.01)。結論分娩過程中對產婦靜脈注射地西泮能加快產程進展,加速宮頸口擴張,無產后出血等不良反應,不會對新生兒阿氏評分產生影響。
分娩;地西泮;應用
地西泮是一種安全性較高的藥物,具有抗驚厥、催眠、中樞性肌松、鎮靜和抗焦慮的作用,通過對分娩過程中對產婦靜脈注射地西泮,能減輕產婦在產后因陣痛對大腦皮層的不良刺激[1]。本研究通過對我院248例經陰道分娩的初產婦進行研究,證實地西泮能促進產婦宮口擴張,使宮頸平滑肌松弛,有利于產程的進展,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48例經陰道分娩的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124例。其中,所有患者均不存在骨盆異常、前置胎盤、產道阻塞及胎盤早剝等癥狀,均為頭位,排除伴有內科疾病的患者。兩組產婦一般資料無較大差別,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通過靜脈注射地西泮(10mg),與不注射地西泮的對照組進行對比。對處于分娩期且無胎頭已銜接和頭盆不稱的產婦,在宮頸擴張3cm后將產婦膀胱排空后進行人工破膜處理,患者取平臥位,檢測胎心音,靜脈注射10mg地西泮,注射過程中要保證緩慢注射,一般推注時間要>3min。注射后產婦取側臥位,1min后進入淺層睡眠狀態,對其呼喚時能做到應答,產婦四肢骨骼肌呈現松弛狀態。分娩過程中由醫護人員全程進行陪產,動態觀察產婦的胎心和產程進展,參考產婦的實際宮縮情況選擇性的滴注葡萄糖及宮縮素,一般選擇500m l濃度為5%的葡萄糖和2.5U縮宮素混合溶液。
1.3 觀察指標從產后出血狀況、新生兒出生后1min阿氏評分、分娩活躍期到宮口開全所需時間及分娩方式、產程進展等觀察兩組產婦的臨床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其中產婦陰道在胎兒娩出后24h內的出血量>500m l時判定為產后出血癥狀[2]。
1.4 統計學分析研究數據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并用t檢驗統計結果,用χ2進行資料的計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或P<0.01。
2.1 產婦產后出血癥狀對照組產婦有2例出現產后出血,治療組中有3例出現產后出血,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癥狀比較[n(%)]
2.2 新生兒出生后1min阿氏評分兩組產婦新生兒出生后 1min阿氏評分顯示,兩組統計結果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1m in阿氏評分統計[n(%)]
2.3 產婦分娩方式治療組產婦分娩方式中7例鉗產,21例剖宮產,96例正常產;對照組中10例鉗產,27例剖宮產,87例正常產。治療組正常分娩率比對照組較高,但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統計[n(%)]
2.4 產婦從活躍期到宮口開全所需時間對比治療組平均耗時為(2.11±1.17)h,對照組平均耗時為(3.45±1.36)h,治療組產婦從分娩活躍期到宮口開全所需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明顯縮短(t=8.118,P<0.01)。
產婦在臨產后經常出現恐懼、緊張和疲勞等不良情緒,易造成兒茶酚胺的分泌增多,兒茶酚胺具有抑制宮縮的功能,導致子宮出現不協調性收縮的后果。地西泮對減少產婦的焦慮、失眠等癥狀有很好的療效,能夠降低兒茶酚胺的分泌量[3]。采用靜脈注射地西泮 1min后使產婦進入睡眠狀態,并能做出潛意識的回應,通過對不同位置子宮肌的作用來改善宮頸平滑肌的松弛度,促進宮口擴張,對產婦子宮收縮很有幫助,避免了產后出血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有利于縮短產程。本研究對248例產婦進行研究觀察,兩組產后出血癥狀比例無明顯差異。此外,地西泮還具有增加胎盤血液供應量、舒緩平滑肌的作用,能抑制胎兒腦細胞的氧代謝過程,保證血氧供應,對新生兒出生后 1m in阿氏評分不產生任何影響。
對產婦使用地西泮藥物進行治療時,應將用藥注意事項及相關反應詳細講解給產婦及其家屬,讓產婦對分娩過程有一個科學和正確的認識,從根本上降低產婦的緊張和焦慮心理,有助于產婦的生產[4]。地西泮使用時的注意事項:①靜脈注射地西泮時要注意推注的速度,保證其濃度和吸收速度間的平衡,確保發揮擴張宮頸的作用;②嚴密觀察產婦的胎心和產程進展,參考產婦的宮縮情況滴注葡萄糖及宮縮素;③產婦在注射地西泮后容易出現視覺模糊和頭暈的現象,需由專人陪護,防止出現意外;④進行地西泮注射的產婦在分娩后要持續進行靜脈滴注宮縮素或常規子宮平滑肌注射;⑤對處于分娩活躍晚期預計2h內分娩者,應避免使用地西泮,降低使新生兒呼吸受到抑制的發生[5];⑥產婦如果出現不順利的情況,應檢查是否存在胎位異常、頭盆不稱等現象,根據患者不同狀況決定是否再次用藥;⑦產婦在注射地西泮后,新生兒出生后可采取肌內注射10mg 維生素K1防止其出現顱內出血癥狀。
[1] 胡夢瑩,方絡芬.靜脈注射安定縮短產婦分娩活躍期76例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2,20(10):210-210.
[2] 李慰璣.地西泮在催產和引產中的作用機理及效果[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0,5(4):235-235.
[3] 柯品,蘇琦楓.地西泮在催產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8(12):5-6.
[4] 馬妍.地西泮對子宮下段成纖維細胞產生基質金屬蛋白酶 9的影響[D].沈陽:中國醫科大學,2004:63-64.
[5] 范義紅.地西泮聯合縮宮素在分娩中的應用[J].交通醫學,2010, 23(5):556-557.
R714.3
A
1673-5846(2014)05-0067-02
貴陽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貴州黔南 5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