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珍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醫護理
李定珍
目的 研究中醫護理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來我院進行肺結核伴糖尿病治療5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詳細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2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25例治療組患者接受中醫護理,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第3、6周的痰菌轉陰情況與空腹血糖水平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組患者第3周痰菌轉陰率(64%)、第6周痰菌轉陰率(88%)顯著高于對照組(36%、56%),治療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護理中,采用中醫護理臨床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痰菌轉陰率,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
肺結核;糖尿病;中醫護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1]。尤其是近年來,肺結核伴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肺結核、糖尿病都是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疾病類型,兩者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肺結核發作會使糖尿病代謝進一步紊亂,代謝紊亂又會使肺結核病的嚴重程度加重[2]。在此情況下,患者病情非常復雜,護理難度隨之增加。為了進一步研究中醫護理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筆者收集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來我院進行肺結核伴糖尿病治療的50例患者臨床資料,研究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來我院進行肺結核伴糖尿病治療5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詳細研究,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33~76歲,平均年齡為(42±6)歲。上述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以及繼發性肺結核診斷標準。32例患者先發現糖尿病,10例患者先發現肺結核,8例患者兩病同時發現。主要臨床癥狀為食欲不振、發熱、咳嗽、口渴、失眠、咯血等,空腹血糖為8.4~14.0mmol/L,痰結核病菌實驗檢測結果為陽性。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等資料方面相比,P>0.05,無顯著差異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方式護理,治療組患者接受中醫護理,護理后第3、6周對兩組患者的痰菌轉陰情況與空腹血糖水平進行比較。具體中醫護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 中醫主張有機體情緒波動、心情惆悵、情緒低沉均會對血糖產生影響。再加上疾病病程長,導致患者易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甚至出現自暴自棄,不配合治療。臨床必須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多與患者交流、溝通,密切關注患者的需求及動態變化,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耐心聽取患者傾訴,及時排解其不良心理障礙。多使用鼓勵、安慰性語言,幫助患者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 飲食護理 正確指導患者與家屬樹立良好的糖尿病飲食觀念。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飲食治療是重要的基礎性措施。加強科學的飲食指導,降糖劑量需要與飲食量保持平衡,結合患者的性別、體重、運動量、生活習慣、并發癥等制訂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高維生素、高蛋白等飲食,從而提高免疫力、補充有機體消耗。
1.2.3 針灸、按摩護理 針對該類疾病患者進行中醫針灸,選擇胰俞穴、腎系穴等穴位,能有效促進胰腺分泌,改善患者腸胃功能。加強腹部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與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在營養供應以及胰腺血流改善方面效果顯著,進一步提高胰島功能,改善糖耐量,促進胰島恢復。
1.2.4 足部護理 了解患者糖尿病足以及病損情況,結合中醫理論進行足部護理。桂枝具有消炎鎮痛、擴張血管的作用,紅花、伸筋草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3]。結合患者具體類型、具體情況,進行指導。
1.2.5 健康指導 加強患者口腔護理及預防措施,及時更換床單、內衣,叮囑患者在打噴嚏、咳嗽時,用手帕或口罩遮住嘴巴。加強病房通風,定期消毒,每天使用消毒液對病房進行噴灑,并對患者的藥杯、餐具等進行消毒處理。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5.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錄入和分析,應用的統計方法包括一般描述性統計、相關分析,組間進行 χ2檢驗,P<0.05,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
2.1 痰菌轉陰情況比較治療組患者第3、6周痰菌轉陰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痰菌轉陰情況比較[n(%)]
2.2 空腹血糖水平比較治療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比較(mmol/L)
在我國,糖尿病與肺結核是兩種常見疾病,且兩者相互影響。因此,對于該類疾病患者的治療必須同時兼顧。在合理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礎上,結合合理、規律的原則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終身性疾病,截至目前為止,臨床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中醫護理干預,使患者學會自我護理方式,不僅利于病情的控制,又可防止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本文研究證實,治療組患者第3周痰菌轉陰率(64%)、第6周痰菌轉陰率(88%)顯著高于對照組(36%、56%),且治療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中醫護理效果顯著。綜上所述,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痰菌轉陰率。
[1] 張秀琴.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09,13(10):895-896.
[2] 夏莉瓊,黃敏.基于循證醫學的糖尿病足護理中幾個關鍵問題的探討[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0,28(4):55-56.
[3] 趙彩霞,李軍,任會雅.足浴療法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74例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17(5):33-34.
R248
A
1673-5846(2014)05-0159-02
房縣城關鎮衛生院,湖北十堰 442100
李定珍(1964.4-),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Tel:1597256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