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紅
陰道鏡聯合HPV-DNA檢測對宮頸不典型鱗狀細胞的診斷價值
武 紅
目的 探討陰道鏡聯合HPV-DNA檢測對宮頸不典型鱗狀細胞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130例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婦科門診經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診斷為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的患者,均行HPV-DNA檢測聯合電子陰道鏡檢查和鏡下多點活檢。結果130例ASCUS患者中,經病理組織學診斷為慢性炎癥87例(66.92%),CIN以上43例(33.08%),其中,CINⅠ 11例(8.46%),CINⅡ 17例(13.08%),CINⅢ 10例(7.69%),鱗癌5例(3.85%)。其中,經HPV-DNA檢測陽性者為52例,其中CINI以上共31例(59.62%);HPV-DNA檢測陰性者為78例,其中CINI以上共12例(15.38%)。兩組CIN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Reid評分3分或以上者34例,其中CINⅡ及以上者為32例(94.12%),而CINⅠ及以下者Reid評分3分或以上者僅4例(36.37%),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陰道鏡聯合HPV-DNA檢測是進行CIN篩查的有效手段,對及早發現宮頸及癌前病變、降低宮頸癌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陰道鏡;HPV-DNA;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診斷價值
子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婦女的身心健康。若及早篩查發現癌前病變,則可有效預防和治愈該疾病,關鍵是對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篩查和正確處理。臨床上較常見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在細胞學診斷中性質并不明確,提示可能是反應性改變,也可能隱藏著宮頸上皮內瘤變。正確認識和處理ASCUS患者,有助于盡早發現宮頸癌前病變,減少宮頸癌的發生率[1]。本文對130例ASCUS患者采用陰道鏡下多點活檢聯合HPV-DNA檢測,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婦科門診經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診斷為ASCUS的患者130例,年齡26~58歲,平均35.6歲。
1.2 方法130例患者均行HPV-DNA檢測,均在月經干凈 3~10d內行電子陰道鏡檢查和鏡下多點活檢。①HPV-DNA檢測:取宮頸管分泌物,采用PCR反向點雜交法使用由亞能生物技術(深圳)有限公司提供的分型檢測試劑盒檢測標本中的HPV-DNA。可檢測高危型 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 4,低危型HPV6、11、42、43、44[2]。②陰道鏡檢查:檢查前仔細詢問患者,保證患者處于非月經期,且3d內無性交,并排除近期陰道炎病史。由專業技術人員采用北京四維賽洋公司生產的光學電子陰道鏡對患者進行檢查,并凍存圖像分析。陰道鏡顯示異常圖像的標準為1990年第7次國際宮頸病理及陰道鏡會議統一的新分類和標準,如醋酸白色上皮、白斑、異型血管、鑲嵌及碘不著色等為陰道鏡結果陽性,并按Reid評分標準進行評分。若鏡下發現異常圖像則在該部位取活檢,若為正常轉化區則在鱗柱交界處3、6、9、12點做活檢,由固定的病理科醫師對病理標本進行閱片及審核,作出最后診斷,并以此作為臨床診斷標準[3]。
1.3 統計學處理全部數據均在SPSS 17.0軟件上統計,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宮頸組織活檢病理結果:130例 ASCUS患者中,經病理組織學診斷為慢性炎癥87例(66.92%),CIN以上 43例(33.08%),其中,CINⅠ11例(8.46%),CINⅡ 17例(13.08%),CINⅢ 10例(7.69%),鱗癌5例(3.85%)。
2.1 HPV-DNA檢測結果130例ASCUS患者中,經HPV-DNA檢測陽性者為52例,其中CINI以上共31例(59.62%),HPV-DNA檢測陰性者為78例,其中CINI以上共12例(15.38%)。兩種患者CIN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HPV-DNA檢測結果與病理結果的比較(n)
2.2 陰道鏡檢查結果130例ASCUS患者中,Reid評分3分或以上者34例,其中CINⅡ及以上者為32例(94.12%),而CINⅠ及以下者Reid評分3分或以上者僅 4例(36.37%),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陰道鏡檢查結果與病理結果的比較(n)
本組研究中,130例ASCUS患者病理檢查結果顯示,CINⅠ~Ⅲ 38例,鱗癌5例,表明ASCUS中不僅潛在癌前病變,還隱藏著宮頸癌的可能,而CIN發展至CINⅢ和鱗癌是一個連續長期的過程,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CIN對宮頸癌的防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HPV持續感染是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及宮頸癌發生的重要因素。本組研究中,高度CIN患者的HPV-DNA陽性率比低度CIN患者高,即高度CIN的ASCUS患者伴HPV感染較低度CIN者伴HPV感染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宮頸高度CIN病變與高危HPV感染密切相關,HPV-DNA檢測可以作為宮頸病變的一種有效篩查手段[4]。陰道鏡檢查可以觀察宮頸上皮及血管的微小變化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活組織病理檢查,是診斷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重要手段。對鏡下陽性區域進行評分,有助于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性,配合陰道鏡病理檢查進行診斷,能及早發現宮頸早期病變,盡可能防治宮頸癌發生。兩者聯合更客觀、快捷、可信。對于宮頸細胞學檢查發現ASCUS的患者,應建議行HPV檢測及陰道鏡檢查,盡早明確診斷結果,及時進行治療,阻止宮頸病變的進一步發展,以降低宮頸癌的發生率,保障婦女健康[5]。
綜上所述,陰道鏡聯合HPV-DNA檢測是進行CIN篩查的有效手段,對及早發現宮頸及癌前病變、降低宮頸癌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邵敏芳,錢志紅.陰道鏡聯合 HPV-DNA檢測對宮頸不典型鱗狀細胞的診斷價值[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1(2):336-337.
[2] 廖梅英,黃越,麥錦春.宮頸 ASCUS患者的陰道鏡檢查及HPV-DNA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5):2274-2275.
[3] 黃晉琰,梁凱雯.宮頸不典型鱗狀細胞 HPV-DNA檢測及陰道鏡檢查120例分析[J].現代醫院,2010,10(4):24-25.
[4] 陳靜,李立.陰道鏡聯合 HPV-DNA檢測宮頸不典型鱗狀細胞患者100例[J].現代醫院,2009,12(2):42-43.
[5] 林雪珊,周全,何春妮.陰道鏡和高危型HPV-DNA檢測在宮頸不典型病變篩查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6):854-855.
R737.33
A
1673-5846(2014)05-0178-02
鄭州人民醫院婦科,河南鄭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