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萍
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在宮頸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患者中的應用
劉莉萍
目的 探討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在宮頸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患者的臨床意義及應用價值。方法本文對本院2010—2013年的收治的116例ASCUS的患者進行HPV檢測,并且采用宮頸細胞學對感染類型進行診斷。結果①陰道鏡活檢結果中,宮頸鱗癌3例,宮頸濕疣及CINⅠ共36例,宮頸炎癥65例,CINⅡ~Ⅲ 12例。②HPV-DNA檢測結果顯示,54例患者呈現HPV陽性,高危型37例;HPV陰性62例。③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的患者,HPV陽性組與HPV陰性組的炎癥、宮頸濕疣、CINⅠ、CINⅡ~II I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④分型檢測結果中,HPV低危型感染者與高危型HPV感染者宮頸濕疣、CINⅠ和宮頸癌檢出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但兩者炎癥和CINⅡ~Ⅲ病變檢出率比較P<0.05,有統計學差異。結論HPV檢測是ASCUS患者分流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的ASCUS患者的診斷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宮頸癌;細胞學檢查;人乳頭瘤病毒
宮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宮頸是降低宮頸癌最關鍵的措施,可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臨床研究中發現,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是目前宮頸癌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檢出率也相應提升[1]。ASCUS是指不明確的宮頸不典型鱗狀細胞。但由于ASCUS檢測重復性差,檢測率較低;同時HPV是誘發宮頸癌的關鍵性因素,對宮頸癌篩查中高危型HPV亞型的檢測具有重要的意義,且HPV檢測對女性宮頸癌診斷有重要價值[2]。本研究對于確診為ASCUS患者結合HPV檢測,探討ASCUS患者診治方面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對本院2010—2013年確診為ASCUS的116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對所有患者進行HPV檢查。患者年齡19~64歲,均無其他影響HPV檢測及宮頸細胞學檢測的重大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主要試劑與儀器 HCⅡ檢測系統HPV高危型 DNA(Digene)以及 Digene公司生產的 HPVDNA專用試劑盒;Thinprep液基細胞學檢測儀;ZOOMSCOPE陰道鏡(三瑞)。
1.2.2 陰道鏡下宮頸活檢 取病變嚴重部位組織,經10%甲醛固定后行病理學檢查。由專科醫師在陰道鏡下行宮頸活檢,可以采用多點活檢,病理診斷為金標準,主要分型有子宮頸上皮內瘤變Ⅰ級(CINⅠ)、子宮頸上皮內瘤變Ⅱ~Ⅲ級(CINⅡ~Ⅲ)、濕疣及宮頸癌。
1.2.3 HPV檢測 采用低密度基因芯片導流雜交的方式對HPV進行檢測,其中分型技術主要采用凱普專利的檢測方法。通過HPV-DNA核酸分子快速檢測,HPV的檢查主要取病變組織和局部組織黏液、分泌物進行HPV-DNA檢測,并對于常見HPV 21種病毒類型進行分型,只要符合任意一型即可判定為HPV陽性。
1.2.4 宮頸細胞學檢測 采用液基薄層細胞學的方法對宮頸細胞學進行檢查,檢測前3d內患者禁止性生活,首先對患者宮頸口分泌物進行采集并編號,在Thinprep小瓶中充分震蕩后進行制片并染色。采用TBS系統對ASCUS進行分型診斷。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7.0統計軟件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對計數資料進行χ2檢查,P<0.05有統計學意義。對檢測中出現的各亞型陽性率及多型感染者進行重復計算。
2.1 檢查結果陰道鏡下宮頸活檢患者主要分為炎癥組、CINI組及宮頸濕疣。陰道鏡活檢結果中,宮頸鱗癌3例,宮頸濕疣及CINⅠ共36例,宮頸炎癥65例,CINⅡ~Ⅲ12例。在HPV檢測中,根據HPV感染的程度,將ASCUS患者分為HPV陰性組和HPV陽性組,檢測結果顯示,54例呈現HPV陽性,HPV陰性62例;HPV陽性患者中高危型感染37例,21種高危型共有11種被檢出;低危型HPV感染的為17例。
2.2 HPV 檢測與陰道鏡檢查結果的關系對HPV- DNA檢測的患者進行陰道鏡下宮頸活檢,結果如表1所示。在HPV陽性組中炎癥23例、宮頸濕疣9例、CINⅠ10例、CIN IⅡ~Ⅲ病變11例,宮頸癌3例;HPV陰性組中炎癥、宮頸濕疣、CINI及宮頸癌分別為42例、15例、4例和1例。根據比較結果可知,HPV陽性組與HPV陰性組的炎癥、宮頸濕疣、CINⅠ、CINⅡ~Ⅲ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ASCUS患者HPV檢測與陰道鏡檢查結果比較(n)
2.3 HPV陽性感染的陰道鏡檢查結果針對HPV陽性患者進行陰道鏡檢查的結果如表2所示,低危型HPV感染主要表現為炎癥,未發現宮頸瘤樣病變。分型檢測結果中,HPV低危型感染者與高危型 HPV感染者宮頸濕疣、CINⅠ和宮頸癌檢出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但兩者炎癥和CINⅡ~Ⅲ病變檢出率比較P<0.05,有統計學差異。

表2 HPV陽性感染分型的陰道鏡檢查(n)
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意義不明確為宮頸細胞學中TBS分類病型,介于異常細胞與正常鱗狀細胞之間,檢測相對較難。在細胞學中,ASCUS核體積約為正常中層細胞的2~3倍,而且可能有細胞核形態變形,輕度深染;染色質核型分部不規則;細胞核外形通常光滑、規則,有時可稍不規則。如何判斷患者的宮頸炎癥,正確診斷病情,已成為婦產科醫師所面臨的問題。
在婦科宮頸疾病中,高危 HPV感染為重要因素,采用HPV感染的臨床檢測,能夠對宮頸疾病進行診斷,而且盡早發現,有效預防宮頸癌。在相關研究中,HPV感染導致宮頸癌風險增強,而95%的宮頸癌患者具有HPV異常[3]。本文所研究的ASCUS患者中,宮頸病變與HPV感染的檢出密切相關,對于ASCUS患者的診斷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在國內的ASCUS患者診斷,陰道鏡的應用更為廣泛,但檢測中患者做陰道鏡前的體質以及陰道鏡圖像都會對結果造成影響,有研究顯示,ASCUS患者陰道鏡檢出率不到 40.0%,但經過 HPV分流之后,ASCUS患者檢出率能上升至65.7%。可見通過HPV分流后,能有效增加ASCUS患者的檢出率。在HPV檢測為陰性的ASCUS患者中,病變檢出率大大降低。采用HPV-DNA分流檢測,對于ASCUS患者的病變分流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而且高危型HPV陽性患者陰道鏡檢查能有效提升診斷的準確性。ASCUS患者檢測出HPV陽性感染宮頸疾病的可能性更高,高危型HPV檢測用于分流ASCUS患者是一種無創且高效的方法,對于HPV陽性的ASCUS患者再應用陰道鏡檢查,能有效檢出病變率,并能早期檢測與預防宮頸癌等疾病出現。通過初次采用HPV對ASCUS患者分流篩查,能有效減少宮頸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防止最初發病的ASCUS患者病情加重,提升篩選的效益,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該檢測方法敏感度高,但呈現出特異度較低的特點,因此將HPV檢測與細胞學檢測聯合應用,能夠獲得較為準確的結果。HPV檢測對ASCUS患者具有明顯的分流作用,但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則作用甚微。因此在對ASCUS患者進行診斷時,將HPV檢測與宮頸液基細胞學相結合,能夠對宮頸癌前病變進行篩查。
綜上所述,ASCUS患者采用HPV檢測可有效區分宮頸癌的高危人群,HPV陽性者的宮頸病變檢出率高。相關研究顯示,在不同地區中HPV亞型的宮頸癌型別、致癌能力、致病性和后果也有差異,因此在對ASCUS患者的檢測中,需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管理。
[1] 趙澄泉.婦科細胞病理學診斷與臨床處理[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40-193.
[2] 劉從容.HPV 感染的宮頸病理學進展[J].現代婦產科進展, 2010,20(5):337-33.
[3] 張國楠.高危型HPV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臨床研究進展[J].腫瘤預防與治療,2008,21(4):344-348.
R737.33
A
1673-5846(2014)05-0181-03
應城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湖北孝感 432400
劉莉萍(1971.1-),本科學歷,主要從事于婦產科臨床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