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林 陸文博 (來賓市群眾藝術館 546100)
大家都知道,創作群眾舞蹈主要是致力于群眾的索求、喜好,是群眾日常的生活映照,但是就算這樣,也不能都將創作僅僅停留在“形”字至上,更多的是需要去挖掘“文化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夠讓群眾舞蹈的創編更具靈魂、更具思想。
在傳統社會中,文化娛樂除了團體延長和宮廷樂隊外,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還未能擁有統一的文化團體。但是社會成員在精神上、物質上的渴望,比如,對于生存、尊重、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并非少數的宮廷樂隊就能夠體現出來的。所以,群眾舞蹈作為廣大社會群眾的情感交流載體,具有了非常寬泛的容量。就參與角度而言,無論是何種階層、不論是男女老少、無論是任何職業,都可以參與到群眾舞蹈中來。所以說,群眾舞蹈是一種全方位參與的舞蹈活動,是其余的職業舞蹈團體無法滿足的。
群眾舞蹈富含濃烈的社會文化色彩,而每一個社區文化特點主要是社區的歷史傳統、社會條件、經濟等各個方面決定的。在廣闊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由于其地理條件、文化背景的影響,也會出現不同類型的社區。另外,能夠開展群眾舞蹈的具體場地也相對廣泛,絕大部分的群眾舞蹈,都不需要專門的區域,街道、廣場等才是群眾舞蹈開展的最佳場所,因此其活動地域非常廣泛。
在創編群眾舞蹈時,我們所需要注意的正是創編的群眾舞蹈所具有的特點。
群眾舞蹈需要有強烈的故事講述性,并且是真實的題材;群眾舞蹈主要是反映了當地的本土文化。我們所了解的群眾舞蹈,同其余的群眾文化一樣,都是來自于人類的勞動和精神活動的需求。我們的祖先,為了表達收獲的快樂,會自我娛樂,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如果群眾舞蹈缺少了“娛樂性”,也就無法成為群眾舞蹈。
參與和學習群眾舞蹈的人員,并非是專業的文藝工作者。這也決定了在編排群眾舞蹈時,需要結合參與者的實際條件,不能夠編排運動量大、難度大的舞蹈,而需要以簡明、歡快作為主題,讓人們在舞蹈中能夠受到情操的陶冶、消除身心疲勞,從而不自覺地走入了自我娛樂的天地之中。
在廣大的人民群眾之間,流傳著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的傳統舞蹈。例如:江蘇的漁籃花鼓、云南花鼓燈、山東的海洋秧歌等等具有極強的群眾自娛性舞蹈,它們來自于生活,也反映了生活,表達了勞動者的愛情、理想,充滿了強烈的鄉土氣息。而這一類民間舞蹈,才是人間的真正藝術,由人民創造、由人民保存、由人民欣賞與發展,它也會永遠的扎根于人民群眾的心間,充分地反映出群眾舞蹈的特點。
1.好題材讓群眾舞者樂于表現。我們祖先收獲時的歡樂心情,就會自我娛樂,手舞足蹈,這樣也反映出了舞蹈所具有的最基本特點——娛樂。“舞以達歡”是我們先人對舞蹈所具有的功能最精辟的概括。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內容上、形式上,群眾舞蹈都逐漸地豐富了起來,能夠多方面、全方位地反映出人民群眾的情感、理想以及對審美的要求,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也逐漸升高。群眾參與積極性以及娛樂性成為了舞蹈創編選材適合成都的檢驗標準。但是很多群眾舞蹈創編,總是沉溺在自己對藝術宣泄的范圍內,大部分選擇的題材都脫離了現實生活,導致群眾無法理解創編者的意圖,能難得到情感上的共鳴,也就談不上“樂”在其中。
2.好題材讓群眾舞者善于表現。我們可以將群眾舞蹈定義為非專業性的舞蹈,并且群眾的參與性是群眾舞蹈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大多數的群眾舞蹈演員都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沒有高超的技巧和精湛舞藝。但是,如果在選材上脫離了群眾舞蹈所具有的基礎水平和認知水平,那么又如何讓群眾舞者在參與過程中獲得享受呢,又怎么讓舞蹈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呢?
如今,社會文化發展離不開企業精神與文化建設。所以,在創編群眾舞蹈時,需要將企業精神與文化建設最為主要的建設線路,能夠根據企業的特點創編出具有鮮明代表性的群眾舞蹈,能夠通過藝術來凸現企業的形象與精神風貌,以此來提升企業的凝聚力。
在社區文化建設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使得原本的社區文化內涵得到了極大限度地擴張,舞蹈也從以往單一的藝術表演轉變成為娛樂、交流的一種方式。所以,在創編舞蹈時需要從形式、內容與人員上進行綜合的考慮。比如:廣場舞蹈這一類需要廣泛參與的,對于舞蹈技能上就不能要求過高,并且要保證其形式多樣,具有一定的社交與娛樂元素。在創編上,就可以從健身性、群眾性、普及型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的考慮;而對于集會、節日等表演性的舞蹈,就要求了具備一定的專業性,參與者相對固定,并且需要擁有一定的專業技巧,這也是社區群眾舞蹈當中的中堅力量,也代表了該區域內群眾舞蹈的最高水平,所以在創編時,要傾向于專業化,能夠懂得作品的提煉與藝術性的表達。
現代化社會,是藝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作為一名群眾舞蹈創編工作者,不能夠僅僅地局限于自身的藝術宣泄內,更多的是需要了解群眾、觀察群眾的日常生活,能夠從他們的生活中找出亮點,發掘題材,如此才能夠創造出優秀、適合的群眾舞蹈素材,才能夠讓舞蹈藝術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標桿。
[1]高立雄.透析當代民族民間舞蹈群舞作品的類型與處理方式[J].大舞臺.2011(07).
[2]馬巍,吳華,張雷.淺談當代舞蹈編導應具備的素質[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1(05).
[3]劉爽.舞蹈美的主客觀條件[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1(04).
[4]周浩淼.第一次舞蹈編導有感[J].劇影月報.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