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紫燕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 415000)
土家族舞蹈起源于湘西,并且在湘西廣泛流傳。土家族聚居地的古老歌舞,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藝術特性。湘西土家族地處武陵山區,崇山峻嶺、交通不便,導致土家族很難與外界溝通。但是,正式基于這樣的條件限制,使得土家族舞蹈沒有受到外界的破壞,整體保存的非常完美,對我們研究和傳承土家族舞蹈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土家族舞蹈起源雖無文字記載,它的文化價值在于它促進了土家族與其他民族的交流和交融,還比較典型地展示了文藝形式發展和演變的一般規律。它不僅是一種原始的民間舞蹈,也是中華民族寶庫中的一朵璀璨奇葩,它的舞姿優美、節奏鮮明,不僅受到了人民所喜愛,同時也為全國人民所喜愛。千百年來,土家族人們通過自身的歌舞不斷的傳承者該民族的文化氣息,弘揚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向外界人們展示了土家族特有的民俗習慣、人文情懷和民族文化。
隨著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加快,新的文化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正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土家族傳統的生活生產方式也逐漸的受到影響,同時地域性差異的縮小也使得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色性越來越模糊。因此,我們要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并且傳承下去,使全社會產生共識。動員全社會、全民進行文化生態保護,確立起文化生態意識,文化物種意識。協調好民族文化生態建設與文化產業的關系,做到民族文化生態建設同社會發展同步和諧。要對民族文化場所進行保護,以及對民族文化終極傳播介質人進行保護。
土家族擺手舞是一種原汁原味、原生態的少數民族舞蹈,其創作者都是當地普通的生活群眾。對土家族原生態舞蹈的保護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也是弘揚、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護原生態的村寨,村寨是土家族的基本單元。在一些環境相對較為封閉、交通不便的土家族村寨中,擺手舞依然保存的很完整。只有保護好這些原生態的村寨才能保護好原生態的民族文化。但是一味的保護,最終將會與社會脫軌。我們一方面要加大對原生態土家族舞蹈的保護,一方面也要與時俱進,在保護土家族文化的基礎上加大對該地區的經濟建設和開發,帶動地區的經濟發展。在保護與建設的基礎上,我們要保持約束性與開放性平衡、傳統性與現代性平衡以及原生態與商業性平衡。土家族擺手舞是具有很強代表性的、原生態的舞蹈,是土家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土家族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一種。
土家族擺手舞要求跳舞者越多越好,人越多越能突出擺手舞的精神。通常跳舞的男女,女的在里面,男的圍在外面,隊伍的形狀可以根據跳舞的人數而定。擺手舞可劃分為大擺手、小擺手、導擺者、押擺者、示擺者等,各舞蹈成員均按鑼鼓節奏邊擺邊唱擺手歌。擺手舞動作粗獷、大方,隊形整齊、統一,圍觀者可以競相參賽,場面十分的壯觀。
關于擺手舞的起源,民間眾說紛紜。一種是宗教祭祀說,一種是戰爭起源說,還有一種是興趣說。對于這三種民間說法我們無從考證,每一種說法都有其來源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這只能幫助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擺手舞、認識擺手舞。
無論哪個民族,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傳承和保護都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們與生俱來的特殊能力。土家族舞蹈發展、傳承和保護需要當地居民的共同努力,此外當地政府部門還應該努力積極的支持,共同致力于對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保護,賦予其新的生命活力,使其得到更大范圍的流播。
一直以來,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得不到有效的保護,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認識到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的價值,因而將其拒絕在課堂教學之外,沒有很好地將其弘揚、傳承下去。學校加強對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的教育,可以向學生們灌輸傳承傳統文化的思想意識,也可以讓傳統的文化和藝術更好地延續下去。加強保護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已是保護、發展、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該舉措可以推動民間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現如今,很多青少年只注重學習新的知識、接受新的文化,對傳統文化和藝術知之甚少,著難免會讓我們有所擔憂,民族傳統文化該如何傳承下去。相反,西方一些傳統的節慶日在我國深受歡迎,尤其在年輕人群中。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與我國現有的教育方式有著很大關系,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就沒有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因此,將傳統文化知識和藝術逐漸納入到課程教學中,增加學生們的傳統文化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知識面,而且也能增強學生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任何一個民族文化的形成都離不開居住環境、地理位置、人文環境、生態環境和族源關系等,這也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外界文化的影響下以及對資源開發利用的不合理,使得千百年來形成的土家族傳統文化逐漸受到了外界的破壞,原生態的傳統文化正在逐漸的消失,我們很難再看到土家族特有的“吊腳樓”和身披“西蘭卡布”的土家人,更難得看見原汁原味、古樸莊重的“擺手舞”了。因此,保護土家族擺手舞,首要的任務就是恢復土家族的原生態環境。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土家族地區的社區文化也得到了健康發展,尤其出現了很多廣場文化藝術活動,這些廣場文化藝術活動的興起,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傳統民族文化的蓬勃發展。如長陽縣城廣場,每晚和清晨都有人跳巴山舞;秀山花燈廣場,天天有數以千計的人跳秀山花燈;目前土家族地區都在積極的建設新村寨、新生態家園以及民族文化生態保護村。在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的同時,需要將傳統的民俗、民間文化、民間文藝充分的結合起來。土家族地區目前還有很多保存非常完整的原生態村寨,我們可以利用原生態的村寨當作示范村寨,組織一種或多種特色的村寨文化,將土家族地區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和手工藝絕活展現出來,讓更多的人們能夠了解、喜愛土家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以此來喚醒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識,并保證土家族地區的主要民俗、文藝活動和民間工藝能夠傳承下去。
展示擺手舞是保護與開發土家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方法。根據“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規劃”,通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土家族擺手舞”保護規劃的分步實施,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土家族擺手舞的保護體系;初步完善土家族擺手舞的傳習所建設。各級傳承人初步得到保護和傳承,大力舉辦土家族擺手舞傳承活動,增加專業人才的隊伍,有效促進全民保護意識,努力實現土家族擺手舞保護工作良好傳承。在現代社會中,民族傳統工藝在種類、型制、色彩、圖案等方面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土家族民族民間文化也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異,如:傳統的西蘭卡普工藝在原材料、花紋圖案、型制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土家族傳統服飾被改的面目全非;傳統的擺手舞和跳喪舞被改編成廣場舞,成為大都市人的文化消費品。這種變異多是為適應市場需要,人為地進行的,往往失去原有文化的本質特征,這是十分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