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暨陽學校 338000)
合唱教學中,學生們可以通過對詞、曲的合唱表演,直接感受到音樂作品表現(xiàn)的內(nèi)蘊、涵養(yǎng),并能促進個人情感的抒發(fā),最終可以達到對美的享受,并通過對合唱的學習,從而讓我們的學生們得到技能技巧方面的訓練。當今的學生除了想在課堂中跟音樂教師的教授夏學唱好聽的單聲部歌曲以外,更希望演唱和表演一些有難度的多聲部合唱歌曲,親身嘗試、感受、體會合唱的藝術魅力。比如:在多聲部的合唱音樂作品中,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念故鄉(xiāng)》在領唱及各聲部此起彼伏的演唱中,聽者與歌者都沉浸在深切地懷念親人、懷念故鄉(xiāng)的感情之中;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合唱作品《歡樂頌》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歌曲的氣勢磅砜、意境恢宏,以及歌中所表達出來的對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學生們都很喜歡演唱之歌,演唱情緒高漲。
在我的教學中,經(jīng)常參加合唱訓練的孩子比不參加合唱訓練的學生參與積極性更高,并且他們也是在課堂中提題和回答問題最多的孩子,他們的音樂涵養(yǎng)和審美能力都比未參加過合唱團的孩子們要好,他們在課堂上的活躍表現(xiàn)也同時激發(fā)了班上其他同學的參與愿望和行動,為音樂課程教育教學注入了極大的動力與活力。所以,合唱藝術在學校教育中,對學生提高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進行審美情趣培養(yǎng)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合唱藝術的本質(zhì)特征在于表現(xiàn)人聲的和諧、均衡、嚴整、統(tǒng)一和蘊藏其中的人類精神之美,這集中關注的的是合唱藝術的和諧之美,以及隊員之間奉獻與協(xié)作精神。小學生合唱藝術正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教育方法,對培養(yǎng)當代小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都發(fā)揮及其重要的作用。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xiàn)音樂和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合唱藝術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它在提高學生音樂審美的同時,也在凈化學生心靈、升華學生情感。在排練合唱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歌曲的聽唱初步感受音樂的風格以及作品的表現(xiàn)力,激發(fā)出審美知覺,產(chǎn)生學習欲望。例如《我的祖國》、《中華大家園》等歌曲,他們的旋律、歌詞、伴奏等,讓人聽完都非常振奮,通過欣賞這些歌曲。學生不僅驚嘆于合唱的魅力,同時也感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偉大而又堅強的民族。在合唱的訓練當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聽感官體驗,在合唱的藝術形象中感染學生,逐漸的接受了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如描寫祖國各民族特色的曲目,《拔根蘆柴花》《蒙古人》《龍船調(diào)》等這些曲目,讓學生們更了解到了祖國的民族多樣性,結出的音樂之花又是如此獨具特色與風格,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情懷以及對各民族歌曲風格的掌握。在排練過程中還能體驗合唱對美的追求,領悟合唱對美的向往,感受到人和人之間的親和力、協(xié)調(diào)力、扶助互補、平等包容等人際關系準則,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
合唱是一種及其注重合作的音樂表演形式,合唱音樂不但具有很高的凝聚力,同時也有豐滿的共鳴,要求每一個聲部都保持平衡、一致,這樣的音響效果才會讓聽者覺得悅耳、和諧,不然,就如同一盤散沙毫無美感可言。合唱作品的排練過程當中,必須使學生了解明白自己聲部所處的地位、肩負的責任、力度的把握、聲部節(jié)奏運行速度等,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當大家齊心合作表達一個完整的作品時,演唱出來的效果才使觀眾接受與愉悅。
合唱訓練不僅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對小學生信念和毅力培養(yǎng)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茖W的合唱訓練,對合唱隊員來說,不僅僅是腦力活動,同時也是一次運動量較大的體力勞動。例如,演唱歌曲時,除了要求保持正確的演唱姿勢以外,還得保持振奮的精神,真摯的情感,以及優(yōu)美的形體,這些訓練幾乎調(diào)動了人體的各種功能,這對小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無疑是一種嚴峻的磨練和考驗。群體的音樂活動,從訓練到正式表演,老師時刻都在培養(yǎng)學生集中精力、遵守時間、嚴守紀律、一切行動聽從指揮等優(yōu)良品德情操。因為音樂的群體活動中,自由散漫、嫉妒、驕橫等個人主義都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同時,合唱訓練可以將技能性的訓練轉(zhuǎn)化為意志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演唱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磨練意志、增強自信心。
合唱藝術展示的是團隊精神與音樂藝術的完美結合。它是一種最直接可行、最能體現(xiàn)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的素質(zhì)教育載體,是群體藝術的結晶。它通過多聲部、多層次、多種表現(xiàn)手段及處理方法達到高度協(xié)調(diào)的一種綜合性極強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參與合唱的每一位學生都要善于控制個人的隨聲欲望,克制個性,尋找共性。合唱藝術要求學生們既要注意合唱隊演唱的兼顧性、可溶性,又要使學生明白個人服從集體、集體又要服從指揮的道理,以統(tǒng)一的聲音、力量去創(chuàng)造出美的意境。
在央視青歌賽合唱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參賽隊整齊劃一的聲音、服裝、隊形、以及他們的由內(nèi)置外的表演狀態(tài)和藝術表達,無一不體現(xiàn)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在此過程中,讓人們真正的感受到“大我”的心靈融洽的巨大魅力,讓“小我”融入“大我”,最終形成一種強有力的團隊精神。
合唱藝術是一種感情藝術,利用了人聲為表現(xiàn)手段。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的合唱作品,多方面多層次的表達人類豐富的情感,在合唱團體中同學們很容易進行感情的交流。合唱這種形式有利于個體和群體的交往與合作,這些積極的情感使得學生之間能快樂相處、互相寬容、互相學習,對校園文化的發(fā)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許多活潑的作品也使得合唱團的學生們變得更加開朗、樂觀,愿為美好的理想奮斗的熱情更為高漲。學校合唱團的隊員們來自于各個不同的年級,平日里的接觸也較少,通過合唱排練,即增強了師生之間也加強了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融洽同學們之間的關系。在合唱排練中大家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有些孩子們通過合唱走到了一起,最終還成為了好朋友。
凝聚產(chǎn)生力量,團結帶來希望,合唱藝術作為一門音樂藝術教育的內(nèi)容,既能使學生在參與合唱中體驗音樂的無限魅力,又能以點帶面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fā)展,它以獨特的魅力來提高小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與能力,為我們的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高素質(zhì)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