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婷 (揚州市江都區文化館 江蘇揚州 225200)
群文活動多元化思考與研究
劉玉婷 (揚州市江都區文化館 江蘇揚州 225200)
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的重點在于六個方面,具體包括群文活動構建的隊伍建設、文化周的開展、文化活動、校園文化宣傳、企業文化推廣及文化下鄉等方面的實踐活動。群眾文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群眾價值取向的變化,同樣能夠對政治建設、經濟發展及社會和諧起到相應的推動作用。從整體而言,能夠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首先簡單地介紹了群文活動的含義,進而分析了群文活動開展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建設多元化群文活動的措施。
群眾文化活動;思考;研究
群眾文化活動主要是指在人們日常工作之余,自主參與、自我娛樂的社會活動形式,它的活動建設主體主要是由社會全體實踐者構成,具有全民性、社會性,主要通過在活動內容中貫徹社會價值取向及文化內涵,向更廣泛的社會群體傳遞文化交流的活動形式。它的開展并不受到時間及空間的約束與限制,在各個區域都能夠取得較好的宣傳與發展。具體針對我市的群文活動而言,它并不僅涵蓋了對文化的宣傳及群眾的自我情操陶冶,同樣也具有其廣泛的社會意義,它囊括了社會生活、經濟領域、文化宣傳的各個方面。它不僅是人民群眾智慧的接近,同樣也是社會文化風貌的體現形式。
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對象主要是廣泛的社會群眾,它的活動組織方式偏重娛樂性,主要建設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群體的內在精神訴求。群眾文化活動是用以表達群眾日常情緒的關鍵方式,群文活動的產生伴隨著廣大愛勞動活動的出現而產生,它是由人民群眾主導的文化傳播活動,人民群眾在活動中能夠實現其自我精神的滿足與思想的教育,同樣也可以滿足其審美訴求,從整體上提升群眾自身的文化素養。
當前群眾文化活動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從活動開展的地點來說,目前的群文活動既可以在較為分散的群眾集散的地點舉行,同樣也能夠在較為集中的社會公共區域開展,例如:公園、廣場、文化館等區域。其次,從活動組織的形式而言,群文活動的組織既可以由文化素養類似的群體組織,同時也可以由在價值觀念存在一定差異的群體策劃,它在項目選擇上并沒有定性。然后,從其參與對象及其規模方面來講,群文活動的參與人數并沒有確切性的規定,在較為集中的活動區域,參與人數一般較多,而在相對分散的項目活動組織現象,參與人群一般較少。
由于社會在不斷發展與變化,因而群文活動的文化傳播形態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同時其社會地位與文化功能也在趨于模糊化發展。部分地區的文化館,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已經將群文活動的設計軌道定死,將其朝著大眾化、娛樂化的方向發展,其實質內涵已經被忽略,致使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并不具實際性的意義,僅是社會群體作為娛樂的工作。而由于群文活動在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等領域的重要作用,均是無法被替代的,因此,群文活動的基本定位需要朝著多元化、實踐性等方面發展。
由于群眾文化活動并不同于當前社會上各種主流、大眾的文化活動,它的組織原則也不同于大眾化的社會活動,群文活動的組織主要是為了弘揚社會文化,引進先進的文化理念,激發廣大社會群體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熱情,幫助廣大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人們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獲得精神的享受,心理的愉悅及價值觀念的深度凈化。在社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群文活動能夠起到正面的幫助作用,在群文活動中通過貫徹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理念,幫助群眾深入了解我黨的具體政策方針,宣揚正確、健康的文化活動,讓廣大群眾在文化活動中受到有益的啟發,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群文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起到文化宣傳、價值引導等作用,同樣也能夠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我市將文化隊伍的建設作為群文活動的策劃重點,部分地區已經建成了文化廣場,組織各項大型文化活動。同時為了提升群文活動的整體質量,我市相關文化部門也在活動策劃、舞臺供應等方面加大了其投入,建設了相關的扶持、鼓勵政策,當前本區群眾文化活動的隊伍已經超過40支,且相關的文藝核心骨干已有千余名,并有成千上萬的志愿者愿意投入文化活動表演中,群文活動的規模在不斷壯大。此種繁榮現狀不僅帶動了文化的宣傳工作,同時也推動了當地的社會教育的發展,各種鄉土特色產業也在趨于迅速發展,旅游業也在進一步蓬勃,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基層文化隊伍的質量是決定群眾文化活動宣傳效果的關鍵,群眾文化活動作為社會文化的主要傳播方式,它是推動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的核心。然而當前,隨著社會文化構成主體的復雜化,原始基層文化隊伍的整體素質已經不能夠滿足多元化的社會需求。因此,為充分發揮群文活動的社會價值,創設多元化的文化活動,首先必須強化其基層文化隊伍的建設。第一,轉變文化群體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根據時代特點,為群眾文化注入全新的活力。第二,充分發揮政策的鼓舞作用,拓寬文化活動的開展陣地,為文化隊伍的建設創建良好的社會基礎。第三,加強對基層文化隊伍的素質培訓工作,提高其文化意識與水平,健全有效的文化人才培養機制,提升基層文化隊伍的整體質量,為創建多元化的群文活動提供群眾基礎。
每個地域都有其豐富的民族特色與文化涵養。群眾文化的多元化不僅包括活動形式的多樣化、文化底蘊的豐富化,同樣也包括活動形式的創新化。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與民族文化的迅速融合,為轉變傳統群眾文化互動單一的表現形式,創造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必須將當前日趨創新的群眾活動形式引入文化活動的策劃中,建設正確的、多元化的文化導向。以文化活動為主要承載體,建設各類豐富的文化陣地,創造多元化的活動類別,構建系統的文化網絡。從當前社會文化的整體發展的多元性趨勢出發,做好群文活動的綜合文化展示形式,構建多元化的文化活動發展模式,深化群文活動的內涵,拓展其范圍與形式,創建當前多元化的文化活動新格局,從而滿足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求。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建設多元化的群文活動,必須從其基層文化隊伍的建設及群文活動的形式創新等方面出發,為其創造多元化的文化內涵、創造性的活動組織形式,讓群文活動能夠更好地發揮其社會作用,引導社會群體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陶冶社會群眾的藝術情操,使其獲得一定的審美享受,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1]師慶合.創新群眾文化活動 繁榮地方文化事業——縣級文化館工作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02).
[2]譚國玲.開拓思維創建和諧——從荔聯街道群眾文化活動看建設和諧社區[J].科技信息,2009(17).
[3]剡自勉.農村傳統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政府行為研究--以甘肅省西和縣為例 [D].新疆師范大學:中共黨史,2010.
[4]萬書玉.群眾文化活動中普及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新思考[J].學習論壇,2010(11).
[5]李希梅.淺談如何組織與開展群眾感興趣的文化活動[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