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英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安徽合肥 230001)
對古箏集體課教學模式的探索
高 英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安徽合肥 230001)
隨著我國對古箏藝術的重視,在國內的很多高校都開設了古箏課程。由于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古箏有著強烈的興趣,導致古箏作為熱門專業也即將面臨師資短缺和教學壓力增大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在教學中,應采用古箏集體課教學模式,以節約教師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針對古箏集體課教學進行分析,結合教學經驗,探索古箏集體課教學的具體措施。
古箏;集體課;教學;措施
古箏作為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古箏藝術正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在我國的一些高校中,古箏課程教學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師資力量不能滿足新生資源的增多,造成教師的教學壓力增大,影響教學效果。
古箏作為一門熱門專業,其師資力量配備與必修課相比過于貧乏,由于古箏是一種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報考的學生相對來說較多。如果沿用以往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會使師資配備滿足不了日益增多的學生,造成師資嚴重短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壓力,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古箏集體課教學,能夠實現教師與學生一對多的形式,可以增加課堂上學生的數量,使教師通過同樣的時間對更多的學生進行古箏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減少了教育投入和教學資源。另外,剛剛開始古箏學習的新生都需要受到最基礎的技術訓練,將學習內容和起步相同的學生進行集體教學,也能夠對學生的進度有一個統一的掌握。
古箏集體課教學能夠對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古箏集體課教學時,教師可采用合奏和相互觀摩交流等教學方式,這就要求學生對教師的表演仔細觀察、認真傾聽,分析教師的演奏技巧并快速領悟,這一教學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聽覺,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團隊合作的默契,為學生的古箏舞臺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通過長時間集體學習,積累演奏技巧的同時,也能培養相互之間的默契,在進行真正的舞臺表演時,必然能夠達到預期的表演效果。
古箏集體課教學時,教師一般會采取編組方式進行教學。對于同樣起點的學生,在采取動態編組原則的基礎上進行隨意編組。根據學生課堂上的學習狀態,將學習程度相近或者學習的曲目相同的學生編為一組,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這樣動態分組能夠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能夠增強高級別小組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堅持不懈的學習,不然會被編到低級別小組。對于低級別小組來說,高級別小組就是為其設立的一個目標,能夠激勵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向著高級別小組努力,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古箏演奏從教學重點來說,屬于技能學科,與理論學科相比,古箏演奏教學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會比較頻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隨時的關注和了解,每個學生也需要對老師進行彈奏展示,所以教師應根據教學經驗,結合古箏樂器的相關特性和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能夠方便師生之間交流、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座位設置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與老師面對面,教師在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時不用在課堂上巡回走動。有效的設置課堂座位,能夠節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有利于教師對學生演奏問題的指導和學生對教師演奏示范的觀摩,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在古箏集體課教學中,包含兩個教學環節:一是回課檢查,另外就是新技術訓練。
回課檢查中,教師首先為學生確定合適的演奏速度,讓學生對回課曲目進行齊奏。教師對學生的演奏進行觀察和聆聽,并記錄其產生的問題。在學生齊奏結束之后,教師針對難點問題進行講解和示范,讓學生分別對講解示范過的樂曲進行演奏,并組織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點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深入理解和鞏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解決難點問題之后,再齊奏一遍樂曲。由于解決了技術問題,學生在彈奏時能夠更加流暢,相互之間合作也更加有默契。
新技術訓練包括講解和示范這兩個基本步驟。教師在進行示范時,可以示范全曲,也可以選取部分重點或難點。在講解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對樂曲背景和結構分析等知識進行介紹之外,應重點分析曲目的演奏技巧、音樂處理和表現手法等相關的重點難點問題。在進行講解時,也應該進行彈奏示范,讓學生記錄關鍵點。演奏示范結束之后,讓學生對新曲目進行課堂練習,教師對學生演奏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和矯正。另外,教師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教學方式,例如組織學生相互幫助,通過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了解,讓一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作為每個小組的小組長,在進行古箏學習時,教師先對小組長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確定小組長的演奏技巧正確之后,讓小組長幫助教師對其他同學進行輔導。這樣不僅能夠節省上課時間,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夠對于一些特別優秀的學生得到突出的培養,讓這些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能夠激發其學習的熱情,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在進行古箏集體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采用講解、示范、討論、典型案例說明等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講解古箏作品中所蘊含的音樂意境,分析樂曲的結構;對樂曲演奏中的技巧和難點問題進行演奏示范;模擬演唱會的形式,強化學生在演奏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氣息和藝術效果;教師針對學生的演奏,采用啟發和討論的方式進行評價和交流,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也可以讓有突出特點或者問題的學生進行演奏示范,針對演奏過程中的典型性問題或者突出的優點進行指導和發揚。
古箏集體課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對于古箏的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古箏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古箏集體課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古箏教育的普及,對于我國民族文化的弘揚也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
[1]吳慧菁.淺析現代古箏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大舞臺,2011(07).
[2]陳雯雯.高校古箏集體課教學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9).
[3]崔潔.新時期古箏藝術的創新及其文化審美屬性[D].山東大學,2010.
[4]姚寧馨.對專業藝術院校古箏合奏課教學的幾點思考[D].中國音樂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