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國成
(甘肅社會主義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淺析中專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
敬國成
(甘肅社會主義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當前中專學校學生管理面臨各種困難與挑戰,探索與研究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和方法,才能使學生管理工作卓有成效。本文從五個方面,即“以學生為本,改變強制性的學生管理模式;加強德育教育、誠信教育,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關注心理健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注重不同層次人才培養,建設一支高素質學生管理隊伍;改變傳統就業思維,積極拓展就業渠道”入手,提出加強學生管理的創新策略。
學生 管理 創新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人才需求的改變,在激烈的競爭中,中專學校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專學校生源大部分是中考“失敗者”,學習比較差,他們帶著極度失落、自卑的心態走進中專校門,這給中專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很多的難題,給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本文結合學校實際,對當前中專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深刻的反思,力求在管理內容、方式、策略等方面有所創新。
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大多數采用強制性、命令性的學生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往往會導致師生關系狀況一般,甚至直接抵觸對立乃至對抗。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我們總認為中專學生素質低,認為個別“調皮搗蛋”的學生是害群之馬,常常以粗暴的方式、命令的口氣讓學生寫檢討書、處分學生、懲罰學生。隨著時間的延續,問題的積累,學生在逆反心理驅使下,與學生管理工作者的矛盾和對立日益增加,從而影響了平等、和諧的良師益友的關系的形成。
我國各級教育長期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以“學生為本”的現象,即把學生當作“物”或“機器”進行塑造,這種教育方式抑制個性的自由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簡單來說,就是在中專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盡量根據學生各自的年齡結構和成長特點,滿足他們的求學需要,使他們真正在學校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在他們健康成長的同時,也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以學生為本”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思想觀念要以學生為本,依據中專生人格、喜怒哀樂、興趣愛好和思維意識,從內心深處真正做到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二是管理方法手段要以學生為本,對各類學生,要善于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到人性化管理。三是行政建設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和強大的精神支持。
德育工作是學校高效運行的前提條件,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新體系,全校教職工全員參與,實行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真正形成德育工作人人有責任,人人有事做,人人都參與的全方位育人的管理格局。在管理學生過程中,除重視學校這塊主陣地外,也要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及時反映學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現,形成學校、家庭合力,共同教育,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也應呼吁社會各行各業支持職業中專學校的教育工作,控制、消除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同時,學校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愛護環境等道德教育,引導學生用眼睛去欣賞美,用心靈去感受美,用感情去體會美,讓情操得到美的熏陶。在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活動的大眾化、陣地化、精品化、系列化,突出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愛好和興趣、知識和智慧、意志和能力以及自身特長在參與中得到充分培養與體現。特別是應加強體驗型社會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社會交往等。要根據各項活動的特點,為學生量身制定開展活動的規則,以此來約束和管理學生,養成他們良好的紀律觀念和自覺意識。通過組織、開展各項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和成長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同時通過集體參與的方式,還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重要的是可以在活動中獲取實戰經驗和檢驗學習成果。
目前,中專學生誠信缺失現象比較嚴重,他們言行不一、不守信用、不重承諾、弄虛作假、不以誠待人,這個現象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學校誠信教育中,可通過班會、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考試前的誠信教育等方式鼓勵學生做真實的自己,誠信為我們贏得自己的人生,因為誠信我們擁有了整個世界。
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全方位變化、快節奏生活、多重復雜的人際關系、社會就業的競爭壓力等給職業中專學生帶來了不少心理矛盾和心理壓力,他們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理想前途淡薄,沒有學習動力,引發了厭學、曠課、打架斗毆、抽煙喝酒、賭博、破壞公物、違法犯罪等一系列學生心理障礙問題。目前,職業中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引發學生違紀和影響學校學生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如果學生中存在的這些矛盾心理和心理壓力得不到及時的引導和疏通,就會引發更加嚴重的學生違紀或違法犯罪行為。
針對這一情況,在學生入校時就要對其進行耐心的自我教育,加強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的教育,講明職教的意義和光明的前途。“天生我才必有用”,使他們增強自尊心和學習信心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和作用。
中專學校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的學生管理隊伍。當前學生管理人員數量太少且參差不齊,有些理論修養不夠高,從事學生工作所要求的專業知識也欠缺,基本上處于經驗化工作水平,不能適應職業中專教育的發展。其中,建設一支思想好、業務精、作風正的教師隊伍和學生管理工作隊伍是當務之急。特別是在班主任選拔任用上,挑選思想覺悟高、業務能力強,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班主任。
學校學生干部是德育工作的助力軍,學校要注重學生會、團支部、黨小組等干部隊伍的培養,通過專題講座、業務指導、社會實踐、團隊訓練等多種途徑為學生干部的成長搭建平臺,促使學生干部各方面素質的迅速提升,為學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時還要注重班干部的培養與作用的發揮,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及班主任聯系學生的重要橋梁,班主任應始終堅持“信任而不放手,放手而不撒手”的原則,讓他們各盡所能,各司其職,工作上多支持他們,維護班干部的工作熱情,提高班干部管理水平。
畢業生就業是學校招生和辦學方向的指揮棒。就業難、質量差是中專學校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因此學校要加大畢業生就業渠道的拓展,為廣大學生提供好的就業單位。具體做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校企聯合辦學機制,采取“訂單式”培養模式;二是學校主動出擊,為學生尋找就業渠道;三是教育學生改變傳統就業思想,打破鐵飯碗思想,到外企、私企去工作,發揮他們動手能力強,不怕吃苦的優點;四是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發揮更大才能。
新形勢下,中專學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挑戰,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我們必須結合學校實際,探索、研究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和方法,并付諸行動,才能使學生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1]呂蓓.淺談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J].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
[2]晏紅.淺析中專學校學生的感恩教育[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0(13).
[3]符燕玲.中專學生現狀及學生管理工作新理念[J].云南農業教育研究,2005(1).
敬國成(1976.4-)甘肅社會主義學院,現任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