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李劍鋒,高海濤
(1.北京印刷學院文化產業安全研究院,北京102600;2.北京印刷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北京102600)
2012年我國藝術品經營業在經歷了前幾年的快速發展之后,發展速度出現回調。2012年我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為1784億元,同比2011年下降15%。2012年藝術原創作品仍是我國藝術品交易量最大的經營品類。一級市場、二級市場中的原創藝術作品交易額達954億元,其中,藝術品拍賣市場交易額為442億元,畫廊、藝術經紀和藝術品博覽會的交易額為460億元,藝術品出口額為34億元,藝術品網上交易額為18億元。此外,現當代原創工藝美術品的交易額為650億元,藝術授權品、藝術復制品、藝術衍生品的交易額為180億元。
2012年我國內地藝術品拍賣公司共計上拍461261件拍品,成交225993件,成交率為49%,成交總額442.03億元,相比2011年的825.82億元,有46.47%的下降。根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布的《全國拍賣業2013年1-6月份經營情況簡報》,2013年上半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成交額為124.89億元,較之2012年同期呈現繼續下降的趨勢,但降速有所減緩。
2012年,我國的藝術品信托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2012年共有12家信托公司參與發行了34款藝術品信托產品,發行規模為33.46億元,相比2011年,參與的信托公司減少了6家,發行的產品數量減少了10款,降幅為22.73%,發行規模相較于2011年的55.31億元降幅達39.5%。
一直以來,規范化程度低、誠信缺失等問題都是制約我國藝術品經營業發展的消極因素,但一直以來,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內部也都在為行業的規范和健康發展進行著不懈的努力。2012年,我國藝術品經營業的政府政策和行業規范進一步健全。
一級市場無序發展的狀況長期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尤其是部分非專業畫廊缺乏規范和信譽等問題,制約著畫廊市場的整體發展。對此,文化部先后進行了四次“誠信畫廊”的評選工作。此外,行業協會的地位逐漸凸顯,其中,北京畫廊協會、上海畫廊聯盟的成立,是國內畫廊業內部自律規范建設的重大舉措。2011年6月,《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自律公約》公布實施。2011年11月國務院下發《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號)》,對將藝術品標的類證券化作了嚴格的限制。隨著整頓工作的基本完成,文交所紛紛進行了重新定位和轉型,處置風險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012年,藝術品經營業在經歷了前兩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目前,藝術品經營業在整個文化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根據《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2-2013》的數據,2011年我國文化產業中主要行業的市場規模總計為6778.47億元,其中藝術品市場2108億元,其份額為31.10%,在圖書、期刊、報紙、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數字出版、電影、動漫、網絡音樂、網絡游戲、演藝、藝術品九大類的文化產業中排名第一。2012年雖然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有所下降,但仍以1784億元的規模在文化產業中占據較大的比重。
1992年8月上海朵云軒拍賣有限公司成立,標志著中國藝術品拍賣業和拍賣企業的出現。根據法國藝術價格網發布的2011年純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統計數據,2011年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兩家中國藝術品拍賣公司分別以9.018億美元和9.016億美元緊隨佳士得和蘇富比之后排名全球第三和第四位,北京匡時和北京瀚海也躋身全球藝術品拍賣公司的前十。2012年,佳士得、蘇富比分別以 27.29億美元和24.9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和第二位,而北京保利和中國嘉德分別以5.49億美元和5.02億美元排名第三和第四位。此外,北京匡時、上海朵云軒、北京瀚海和杭州西泠印社拍賣公司分別以2.05億美元、1.51億美元、1.21億美元和1.20億美元位列全球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位。在全球十大藝術品拍賣公司中,有6家是中國公司,可見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在全球占據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2012年,全國文物拍賣企業共納稅11.02億元。在各類稅種中,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務所繳營業稅額為1.63億元,企業所得稅額為4.65億元,而包括代扣代繳所得稅、增值稅等在內的其他各類稅種共計4.74億元。對于僅有3799名從業者的微型行業,人均創稅額高達29.01萬元。
按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務營業稅納稅排名,前20位企業稅額共計1.39億元,占行業整體85.27%。按企業所得稅排名(僅限專業性文物拍賣企業),前20位企業稅額共計 4.20億元,占行業整體的90.32%;而按納稅總額排名,前20位企業稅額共計9.50億元,占行業整體的 86.21%。
此外,一直以來,文物藝術品拍賣業為我國印刷出版業、會展業、旅游飯店業、郵遞業、銀行業、保險業、廣告傳媒業、教育培訓業等相關行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效應。統計顯示,2012年度全國文物拍賣企業對廣告宣傳、出版印刷、會展、郵遞、保險、學術等相關產業的支出達6.26億元,占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的19.47%,占行業主營業務成本的34.04%。
我國的藝術品拍賣業則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截至2012年底,京津地區共有文物拍賣企業130家,2012年度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占全國市場的52.65%和67.90%;長三角地區共有文物拍賣企業119家,2012年度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占市場總額的37.19%和24.95%;珠三角地區(廣東)共有文物拍賣企業15家,2012年度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占市場總額的4.09%和3.81%。而國內其他地區的文物拍賣企業共91家,2012年度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占市場總額的6.08%和3.34%。
從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的競爭格局來看,集中度也很高。按截至2013年5月31日的實收拍品款計算,排名前35名(占總數10%的企業數)的企業2012年度的實收拍品款合計137.53億元,占整個市場85.04%的份額。其中,排名前5名企業實收拍品款95.48億元,所占市場份額為59.04%。產業集聚趨勢和較高的市場集中度,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形成集團競爭力,對于產業的發展是有利的。
近年來,藝術品貿易的國際化程度有所提高,我國的藝術品進出口在過去25年間取得了質的發展。到2010年,藝術品進出口總額比1985年翻了50倍之多,年增長率為23%。從全世界范圍來看,我國早已成為世界藝術品交易的一個重鎮。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以138億歐元的交易額,占全球藝術品市場成交份額的30%,首次超越美國(占29%)名列世界第一;2012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額下降,但仍以106億歐元,占全球藝術品市場成交份額的25%,位于美國(占33%)之后名列世界第二。
由于我國在全球藝術品市場所占的巨大份額,使得我國藝術品市場的起伏會對全球藝術品市場造成直接的影響。2010年和2011年這兩年全球藝術品市場恢復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于中國,而2012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整體行情的降速也導致了全球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出現回落。
雖然我國的藝術品經營業規模較大,發展速度很快,但其實其中的各類經營企業盈利能力較差,盈利面不高。以藝術品拍賣業為例,2012年度,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主營業務收入為32.16億元,主營業務成本為18.39億元,主營業務利潤為13.77億元,主營業務利潤率為42.82%。在完成填報的286家拍賣企業中,有136家企業盈利,46家企業利潤為零,104家企業虧損,而剩余69家未報企業基本也為不經營的企業。因此,2012年度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業的盈利面僅為38.31%。相比之下,我國畫廊業的盈利面就更低,目前我國畫廊的盈利面不足7%。企業盈利能力不足,將嚴重影響藝術品經營業的發展。
從藝術品拍賣業來看,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中一直存在著假拍、拍假等違規行為,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參與各方受利益驅動,藝術品拍賣企業數量猛增,盲目追求拍賣的高價格,相互展開成交數字的競爭,人為哄抬藝術品價格,催生了藝術市場的泡沫,從而也加大了市場風險。藝術品拍賣中贗品充斥,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更是造成了市場的混亂。另外,藝術品拍賣業中的違約現象也很普遍,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布的《2012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5月31日,2012年度成交價格在1000萬元以上的拍品,未完全結算及未結算率高達53.40%(按件數),涉及貨款 27.58 億元,即結算貨款與未結算貨款的比例為1:1.49。在藝術品拍賣業不斷成長的背后,拍賣企業越來越受到買受人拖欠貨款或根本性違約的困擾,這嚴重制約了國內藝術品拍賣行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的藝術品投資帶有較為濃厚的投機色彩。成熟的藝術品收藏投資應是中長期投資,國際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投資周期平均為5至10年,但國內藝術品市場一個“建倉—拍賣—出倉”的周期,可能通過一次春拍或秋拍即可實現。目前國內藝術品信托的運行模式,即很明顯地表現出這種短線投機的傾向。信托公司為了迎合投資者流動性需求,在產品設計上多為中短期產品,并且通過以往的中長期產品來看,其收益優勢并不明顯,有的甚至出現期限收益倒掛現象,因此中長期產品在市場上不受歡迎。據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統計,2011年發行的藝術品信托產品平均期限為2.19年,2012年則降至1.9年。投機行為會給藝術品市場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加大市場波動幅度,不利于藝術品經營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2010年,我國的藝術品進口總額增長到8.1億美元,占全球藝術品進口總額的5%。但是,由于較高的藝術品進口關稅,真正從海外直接進入中國內地的藝術品不到總進口額的20%,如果除去1995年和2000年,這個比重甚至低于5%。
由于我國藝術品被列為奢侈品,征收關稅比例較高。雖然政府將油畫、粉畫及其他手繪畫原件;雕版畫、印制畫、石印畫的原本;各種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的進口關稅稅率由12%降至6%,但這一稅率與其他許多國家的關稅稅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藝術品進口時除關稅外,還需申報繳納進口環節增值稅,高達17%,綜合以上兩種稅收,則藝術品的進口稅率在23%。而作為老牌世界藝術品交易中心的美國和英國,其關稅均為零(英國征收5%的增值稅);在亞洲地區,香港、新加坡、中國臺灣省等新興藝術品交易中心也都實行零關稅政策(中國臺灣省、新加坡分別征收5%、7%的增值稅)。
目前,我國藝術品經營業的產業結構不太合理,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二級市場獨大,擠壓其他市場經營主體的經營空間。而我國的畫廊業起步較晚、經驗相對缺乏,藝術家和買家都還不夠成熟,因此發展速度和規模均不及二級市場。按照國際經驗,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比例一般是1:1,但我國的情況離這一比例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國的藝術品經營業的產業政策應該是鼓勵包括畫廊、藝術經紀、藝術博覽會等在內的一級市場的發展壯大,而對二級市場則要促進其資源的優化配置,建立淘汰和退出機制,對行業運作進行有力的監督。
我國對于藝術品經營業的稅收政策的主要問題就是課稅過重,給企業經營帶來很大的負擔;關稅和進口增值稅過高也影響藝術品國際貿易,藝術品捐贈免稅額度低等,因此如何逐漸接軌國際標準,增進藝術品經營業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力,是政府在稅收政策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地方。
誠信的缺失,是我國藝術品經營業發展的最大障礙。目前,我國藝術品經營業中的各個交易主體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誠信缺失。藝術品經營業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已經刻不容緩。雖然近年來,“誠信畫廊”的評選、《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自律公約》和《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等的發布,都體現出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內部對于誠信建設的努力,但除此之外,誠信體系建設還應囊括藝術品市場的各個參與群體,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可持續發展的信用體系。缺乏完整的信用體系,也讓藝術市場相關服務體系難以良好發展。而藝術品市場的信用管理是綜合的管理體系,涉及法律、道德、管理、服務、信息等多方面的統籌規劃,這也有待于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加大力度統合協調以及行業自律組織發揮更大的能效。
雖然藝術專業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是一個傳統專業,但長期以來,我國的藝術院校培養的主要是從事藝術創作或藝術理論研究的專業人才,而專門為培養藝術品經營業各類人才開設的專業還很少,這說明目前的學校教育已明顯滯后于產業發展。目前我國藝術品經營業的從業人員往往是從其他專業轉行過來的,真正的專門人才十分稀缺。要改變現狀,需要各教育機構,特別是高等藝術院校在政策的引導下,認清藝術品經營業所需的人才類型,從而開設相關專業,培養產業需要的專業人才。同時,藝術品經營業應該主動向藝術院校靠近,共同開展學術研討、在職培訓、合作辦學、聯合培養等多種形式、多個層面的合作。
目前我國藝術品經營業的綜合服務保障體系仍然有所欠缺,對藝術品經營業的參與者而言,配套保障體系是關系切身利益的重要部分,近年來在這些問題上產生的爭議和矛盾比較常見,因此建立和完善一個涵蓋藝術保險、藝術物流、展覽展示、藝術倉儲等諸多方面內容的綜合保障體系是目前我國藝術品市場的迫切需要。
[1]文化部文化市場司編.2009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R].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
[2]文化部文化市場司編.2010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R].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1.
[3]文化部文化市場司編.2011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R].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4]文化部文化市場司編.2012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R].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5]西沐.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研究報告(2011)[M].北京:中國書店,2012.
[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港澳臺辦)、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編著.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年度報告(2012)[R].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7]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文化藝術品拍賣專業委員會編制.2012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2012統計年報[S].2013.
[8]用益信托工作室.2012年藝術品信托市場年度發展報告[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