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中的四項基本能力(聽說讀寫)中,聽的能力排在首位。對于英語專業(yè)學生而言,聽力不僅是一門基礎課程,也是進行其他英語課堂學習的必備條件。英語專業(yè)學生在接受英語基礎教育階段,缺乏學習方法和策略,使得聽力成為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本文從聽力教學現狀入手,以圖式理論為依據探討了聽力教學策略在聽力課堂的運用。
關鍵詞:聽力現狀;聽力策略;圖式理論
1 英語專業(yè)聽力教學的現狀
1.1 教學背景
高等教育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聽懂英語國家人士對話,能根據所聽材料進行分析、領會說話人的態(tài)度感情和真實意圖并用英語簡單地做筆記。能聽懂BBC和VOA等國際新聞的主要內容”英語專業(yè)考試大綱也規(guī)定“能聽懂BBC和VOA等國際新聞的主要內容”。
聽力測試在專四考試中占到30%,專八考試占到20%。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后中,聽力測試占到35%,并增加了長對話和聽寫復述。而專八考試聽力第一部分MINI-LECTURE部分先做筆記再發(fā)試題,對學生邊聽邊記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聽力機會通常以語言環(huán)境(linguistic enviroment)出現,即第二語言習得的臺階。根據River和Temperly的研究,相對于讀寫說技能,聽力在語言交際中的分配時間應為45%(讀16%;寫9%;說30%)。但在現實生活中,英語專業(yè)學生大多數每周只有一次聽力課。因而對于英語專業(yè)學生而言,要想掌握聽力技能并能通過專四專八考試,僅靠課堂上訓練聽力是遠遠不夠的。
1.2 課堂現狀
1、學生方面
聽力課程作為高校英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從大一第一學期開始開設,而部分大一新生以前所在的中學很少或沒有條件開設聽力課.學生缺乏必要的聽力技能訓練,基礎相對較差。此外,語音基礎制約著學生聽的能力。目前在大一新生中普遍存在以下語音方面的問題:1、受方言影響發(fā)音不標準,辨音能力差。2、對英語發(fā)音的特點和規(guī)律,如連讀、弱讀、語音語調及英美音的區(qū)別等不了解或不熟悉。
2.教材和教學上
很多高校聽力教材素材陳舊單一,內容枯燥乏味。部分聽力教材缺乏真實性,實時性,趣味性。在應試教學模式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常采取單一而固定的模式,即學習單詞-播放錄音 -核對答案。在這種類似于聽力測試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缺乏有針對性地講解,更談不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聽力技巧和策略。教師只是一味地放錄音和核對答案,甚至有少數教師讓學生課前提前完成聽力練習,課堂上讓學生搶答練習答案,造成學生把聽力課堂當成一種負擔。由此,學習者的聽力理解水平不僅受到有限的聽力輸入影響,更是受到測試過程中帶來焦慮心理的影響。
2 對策
2.1 精心準備新生入學第一堂聽力課
課程介紹,設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介紹學習方法。細心講解精聽和泛聽的區(qū)別并指導學生如何做好精聽和泛聽。
2.2 增強聽力選材的真實多樣化和趣味性
除了課堂可選擇的聽力教材外,教師可以適當選取英語國家人士的真實材料或場景對話。如英文歌曲,教師可以用填詞或復述的方式讓學生置身于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原版的英文電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通過聲音和圖像的結合,再現真實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此外,英文電影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和地道的發(fā)音也會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提高其學習興趣。此外,教師可以從英語廣播中選取難度適中的材料供初學英語者使用,如VOA Special English.教師可以用填空或問答題的形式讓學生逐步熟悉新聞詞匯,能聽懂英語新聞廣播。
2.3 課堂精聽并注重講解聽力策略與技巧
對于聽力理解過程理論問題,美國語言學家Kenneth Goodman(1976)認為聽力理解由以下五部分構成:辨音、信息感知、 聽覺記憶、 信息解碼 、運用所學語言使用和存儲信息。聽覺記憶在聽力中最容易表現為短時記憶能力,而信息解碼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又被稱為“圖式”。許多高校教師都試圖將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Sir Frederic Bartlett提出)引入英語聽力教學。
從圖式理論的角度看,聽力理解的過程是一種互動模式,它包括自下而上(bottom-up )的資料驅動加工(data-driven system)與自上而下(top-down)的概念驅動加工(concept-driven system)兩種結合的互動模式?!白韵露稀笔抢谜Z音、語法、詞匯等語言知識來理解聽力材料,他強調語言知識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而“自上而下”則是聽者運用其背景知識對所聽信息進行推測或假設,然后根據信息的不斷向下推進,以達到對所聽材料的理解。在課堂中如何運用上述理論具體講解聽力材料,策略如下:
1、訓練學生的聽力辯音能力 (Distinguishing sounds)
教師在聽力課堂中應有意識地提高學生辨別音素等語言特征的能力。學習者要特別注意英語發(fā)音的特點和規(guī)律,特別是連續(xù)音流中音素的連讀、弱讀、同化、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口語縮略等現象以及重音、節(jié)奏和語音語調及英美音的區(qū)別等。
2、加強學生的預測能力 (Prediction)
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加強根據背景知識、上下文特定的語境預估將聽到的或沒有聽到的內容的能力。在做題中通過預讀所給材料題目或選項內容做出初步判斷。預先理解一段語篇的過程也是不斷驗證、修正預測的過程,可提高聽力的準確度。
3、提高學生獲取中心大意和特定信息(細節(jié))的能力 (Listening for gist and specific information)
教師可提醒并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去掉多余的、無關的或過于具體的信息, 幫助學生捕捉要點, 獲取內容大意?;蚋鶕鲱}方向找出特定的人物、數字、時間、場合、事件等等。
4、提高學生推測言者觀點和態(tài)度的能力 (Inferring)
教師應在適當材料中指導學生語音語調知識,通過不同的語調、重音識別說話人的語言風格及根據各種不同線索來推斷他的真實觀點和態(tài)度。
5、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提高猜測意思的能力 (Guessing)
焦慮心理和不自信等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時刻注意學生們的心理動態(tài)和外在的表現,并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在聽力中根據他的語言知識和語用知識從上下文中猜測生詞或者漏聽、聽不懂和聽不清的部分的內容。
6、讓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Note-taking)
多數學生都有惰性,有的只是光聽不想問題。教師應在新生階段就應鼓勵學生養(yǎng)成邊聽邊記得的能力。對于新生應先把能聽到的和題目相關的一些關鍵詞記下來。
如Listen This Way 英語聽力教程2中Unit1 Underthe Same Roof- PartIIChanging roles本人在教學中將聽力文本做了一個筆記線索供學生參考:
Parent link →organization
Changing roles{Parents
Children
Authoritarian model專制模式
↓
Child no rights
{ 60s 70s people rejected
Permissive era
↓
Children do whatever(the bosses in the famimily)
Parents run behind them
Third positon
equals→C (Children)
P (Parents)
Womens movement
questioned→role of women
demand a freer choice
appreciation men(bread-winners)→amount of work(providers )
Past→arranged marriges (creat love)
now→get married out of love
gets tricky→opt out
advice→learn to work at their realationships
(三)課堂環(huán)節(jié)多樣性
(四)重視網絡環(huán)境聽力課后訓練
針對英語專業(yè)聽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時間有限以及缺乏真實性聽力材料的現狀,在英語專業(yè)聽力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重視網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聽力教學。一方面,可以彌補課時分配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英語聽力學習網站,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聽力學習方法。除了課堂上以精聽(Intensive listening— listening to short English tracks, with a script if you have trouble. )為主,課后多建議學生范聽(Extensive listening—listening to a lot of English for a long time),找到合適自己的英文學習網站(如putclub、ebigear等),每天堅持收聽VOA special English ,Apnews,CNN& BBC 等廣播材料等。
3 結語
總之,英語聽力課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基于二語習得理論框架下的英語語言技能訓練課。高校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學校的設備等諸多因素去制定科學、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并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 Anderson, A. & Lynch, T.. Liste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 Bartlett F.C. Remembering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3] Donna Reseigh Long,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 Schema-Theoretic Perspective[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Vol. 73, No. 1 (Spring, 1989),
[4]丁小蕾.高校英語專業(yè)聽力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09
[5]馮薇薇.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2012. 08
[6]阮曦.大學英語聽力教學與聽力策略 [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09(a)
[7]徐潔.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障礙和對應策略 [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2.01
[8]朱艷莉,陳瑩.圖式理論在英語聽力理解中的實證研究 [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作者簡介
孫慧(1980-),女,湖南常德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英語專業(yè)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及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