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云
摘 要: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得到了迅速普及,應用范圍的拓寬和用戶量的不斷上升,使得時代的發展與計算機網絡的聯系愈加緊密。在當前網絡時代的發展背景下,由于網絡資源豐富,信息傳輸便捷,加之為用戶提供了更多便捷服務,使得網絡對用戶的價值觀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大學時期作為大學生價值觀初步建立的重要時期,所接觸的事物和處理方式都會影響到個人價值觀的建立和發展方向,在網絡時代發展的影響下,大學生價值觀的建立與發展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本文從網絡時代內涵闡述的角度出發,具體的分析了網絡時代發展的特點,并從網絡時代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沖擊和影響等角度出發,探討了網絡時代發展對大學生個人價值觀發展影響的利與弊。
關鍵詞:大學生發展;個人價值觀;網絡時代;沖擊和變化
1 網絡時代內涵概述
計算機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使計算機網絡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了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在信息網絡化發展的時代,人們的言論觀點,信息交流以及商務發展,游戲娛樂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和豐富,網絡技術的發展逐漸成為了社會各領域進步的必要因素。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人們對網絡認識程度的逐漸加深,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網絡時代的衍進,加之計算機硬件技術和軟件技術的不斷完善,也為網絡時代的構建和鞏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網絡時代的發展中,信息網絡的多元化為教育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而同時也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網絡時代教學的長效穩定發展,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對學生進行指引和導向,從而使網絡因素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
2 網絡時代發展特征分析
2.1 網絡環境的虛擬化
與傳統的文化環境進行對比,網絡環境有著一定的虛擬性。在網絡時代的發展中,網絡信息多是對現實世界的重復與仿真,而就其實際效應進行分析,網絡信息給用戶的印象卻是十分深刻的。在網絡虛擬信息傳播與發展的過程中,數字化虛擬信息通過人機交互界面實現現實世界的傳播,人們通過對數字符號的認知,使網絡信息的傳遞得到進一步推廣。由于網絡時代虛擬數字化的實現不存在邊界限制,因此虛擬化數據信息的傳遞也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內得以實現。網絡虛擬化環境的構建,不僅為人們提供了多元化信息收取或發送的有效途徑,也為用戶的交友,娛樂及其他日常活動提供了便捷,網絡時代的發展正逐漸演化出網絡文化,這也是現實文化發展的有效延續,對于文化的多元化和現代化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2 網絡環境的多元化
在網絡時代的發展中,數據信息所承載文化內容的開放性,使得網絡環境的構建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特性。網絡時代發展的推進,為多民族多類型的文化提供了發展的平臺,多樣化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不僅使得網絡數據信息的種類和內容進一步豐富,也吸引了更多用戶參與到網絡信息傳遞和網絡構建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網絡環境的多元化發展。就網絡環境的多元化發展特點進行分析,多元化的發展環境主要體現在信息內容的多樣化。由于網絡信息的交互傳遞不受民族和地域因素的限制,因此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數據信息都能夠在網絡環境下得到共享。多元化環境的特點還體現在網絡文化表型形式的多樣化。與傳統媒體信息傳遞方式不同,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表型形式可以包括文字,圖像和視屏等多種類型。
2.3 網絡主體的互交性
就網絡時代發展中數據信息處理技術進行分析,為了保證網絡數據信息的有效傳輸,網絡必須保證用戶之間和人機之間的互交性,通過互交過程有效的實現網絡信息在不同主體之間的傳遞,這也極大的提高了網絡用戶主體參與到網絡時代發展中的積極性,為網絡時代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前提。在網絡時代的發展中,多用戶主體之間數據信息的互交性有效的打破了傳統模式下信息的單向性傳遞,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媒體信息交流的雙向化,動態的網絡信息交流,也為網絡文化的深入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網絡用戶主體的互交的過程中,雙向性的信息傳遞也有效的實現了用戶之間的平等,網絡信息交換的自由和文化空間的多元,都有效的消除了用戶間的不平等,每一個網絡用戶在信息互交的過程中地位平等,這也極大的提高了用戶參與網絡活動的積極性。
3 網絡時代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沖擊分析
3.1 求知價值觀混淆,忽視基礎知識
在網絡時代的發展過程中,網絡文化的普及和其他網絡因素的發展,都對當代大學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從工業發展到角度進行分析,網絡時代是進步工具理性發展趨勢下的必然產物,社會工業化水平的不斷進步,不僅帶動了社會各領域技術的迅速進步,也進一步提高了社會發展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隨著大學生在網絡時代發展中意識的不斷深入,其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也在朝向實用性的方向發展,而在大學學習階段,更為重要的是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鞏固,通過不斷奠定基礎知識,加深對基礎知識和技術原理部分的認知,從而為今后的實用性技術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但由于大學生對數學,理論物理以及教育學等基礎知識重視程度的不足,對外語,金融以及財務會計等實用性技能的過分偏重,也導致了大學生知識基礎淺顯,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實用性技能的進一步提高。
3.2 人際交往價值觀產生障礙
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交往體驗,在網絡交際的過程中,交互雙方對對方身份并不了解,這也有效避免了網絡環境下用戶個人信息的竊取丟失,而由于網絡交互身份的虛擬化,使得部分大學生過分沉溺于網絡交際中,甚至依賴于網絡交際尋求自身價值,隨著大學生把越來越多的精力放在了虛擬的網絡交往中,精神世界的交往日漸成為了網絡世界時代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主要因素。部分大學生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了網絡虛擬環境下的精神交往,使其對真實空間接機會逐漸減小,人際間的實際交往能力也在逐漸降低,這直接影響到了大學生真實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也導致了大學生對真實空間和事物情感的疏遠,網絡空間交往的頻繁看,也使大學生逐漸忽略了對個人友誼,道德等價值觀的培養。
3.3 對道德和民主意識認知的相對化
就道德和民主意識的培養與發展進行分析,在網絡時代迅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對網絡虛擬信息交互的日漸沉迷,使得其自身的道德規范和民主意識逐漸呈現出了相對化的發展趨勢。在道德和民主意識相對化發展的過程中,多數大學生否認道德普遍性的存在,并將自己定性為道德民主意識的判決者,這也導致了多數沉迷網絡交際的大學生更多的對其他道德典范人物持懷疑態度,錯誤的建立起了對道德和民族意識的相對認知,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大學生產生道德失范和錯誤的民主意識。就網絡交際中能否保持良好道德規范行為進行大學調查,近35.5%的大學生表示有一定難度,也有極少數大學生認為網絡時代的發展可以幫助完善大學生的道德規范,甚至還有部分大學生在利用網絡盜取他人的隱私信息等,這都充分的表明了網絡時代發展中大學生道德規范意識的減弱。
3.4 主體精神趨于迷失化
在網絡時代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信息種類的數量迅速增加,網絡用戶互交的方式也在朝向多元化發展。在大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受到就業,家庭以及社會壓力的影響,極易使其在面臨挫折時選擇網絡作為逃避的方式,加之大學生自身心智較為脆弱,思想意識的發展尚未成熟,都極易導致大學生沉迷網絡,從而迷失自我。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從針對性的知識搜索到漫無目的的瀏覽網頁,這不僅浪費了大學學習的針對時間,也使大學生的意志逐漸消磨,從而使其在現實的為人處世中態度消極,不思進取,對待壓力更多的選擇逃避,這都極大的阻礙了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與發展。網絡環境下意識形態的多樣化和復雜化,甚至還會造成大學生過多的沉迷于黃賭毒等有害信息中,不僅造成了大學生心理和意識的扭曲,也極大的影響到了其自身健康和良好精神狀態的保持。
4 大學生價值觀變化探究
4.1 提高大學生主體價值觀意識
與社會發展中傳統的主導文化模式不同,網絡時代的發展更多體現的是多文化,多類型交往的平等性。在網絡時代的發展中,由于網絡數據信息的交互沒有固定的限制,因此大學生也可以自由的參與到不同的信息文化的傳播過程中,并針對不同的文化信息進行評述。網絡時代權威性影響作用的降低,進一步促進了用戶主體個人意識的增強,在文化和信息交流發展的過程中,用戶能夠自由的發布自己對事物的看法,這也是網絡信息交互多元化發展的主要體現。受網絡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在網絡瀏覽時針對不同信息發表自身的看法,這也可以有效的幫助大學生建立起主體價值觀意識,同時幫助其培養對不同事物的獨特看法,促進其個人價值觀的建立,為其融入社會后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4.2 促進大學生創新價值觀的培養
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網路環境的構建,不僅注重文明化,也著重強調了創新化發展。在網絡創新發展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在價值觀建立的過程中也融入了更多的創新意識,這不僅幫助大學提高了自身的創新發展的能力,也有效的促進了大學生自主性和主觀能共性的進一步提高。在網絡時代的發展環境下,大學生信息和文化知識的攝取范圍得到了迅速擴大,這對于大學生價值觀的建立而言,不僅提供了更多的知識養分,也為其創新意識的培養和提高提供了有效的前提。在網絡這一虛擬空間中,大學生能夠擺脫權威及其他及因素的影響,將自身的想法在虛擬環境中充分的展現出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創新價值觀的培養與發展。
4.3 拓寬大學生價值認知視野
作為一種沒有任何地域限制的數據信息交互平臺,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中能夠更為直觀的了解更多的文化信息,加之網絡信息傳遞形式的多樣化,也進一步幫助了大學生對多樣化文化信息的深入理解。網絡環境所容納知識信息的多元化,使大學生的認知視野得到了有效的拓寬,這極大的豐富了大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不僅為當前大學學習提供了其實有效的信息參考,也為大學生畢業后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知識基礎。
4.4 擇業觀更趨于社會實際
在大學生個人價值觀體系的建立過程中,擇業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網絡時代發展的背景下,由于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中接觸到了更多的社會市場經濟信息,因此其擇業與發展也能夠更加貼近社會發展實際。在擇業觀建立的過程中,大學生能夠更加客觀的認識到自身所具備的能力和對應的工作任務,網絡信息的收集與分析,使大學生對自身能力和特長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這不僅幫助大學生進一步拓寬了就業范圍,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大學生自信心,為其今后的就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網絡技術在大學校園的普及也為學生的就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利用網絡,大學生可以將個人簡歷發布到網絡中,通過公平就業的方法選擇工作,這也在大學生就業發展中起到了巨大的輔助作用。
5 結語
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中,大學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為了保證我國社會和市場的長久穩定發展,必須著重強調大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性。在網絡時代發展的影響下,大學生個人價值觀的建立正經受著巨大的沖擊和考驗,為了更為有力的保證大學生價值觀建立的正確性,家長和教師必須從多方面入手,使大學生在認知網絡時代發展特點的同時,能夠更為客觀的認知網絡發展的本質,通過科學合理的開發網絡資源,應用網絡知識,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從而避免網絡發展對大學生產生消極影響。網絡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是我國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體現,而在時代發展中,多類型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各不相同,為了全面保證網絡發展對大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還要結合具體實踐制定對應的方案和政策。
參考文獻
[1]李祥永.網絡對大學生德育的影響調查及研究[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
[2]李高東,劉士挺.論實用主義價值觀對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影響[J].臨沂師范學院法學院,2012(13):8~17
[3]周理平.網絡游戲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M].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2011,(15):75~93
[4]魏海棠,金秀芬.“網絡社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負面影響及其教育對策[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5):65
[5]曲春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0:16-17
[6]胡成勇,李寅.大學生網絡道德調查:34.6%對瀏覽黃色網站無所謂[EB/OL].工人日報,2004-2-13
[7]賈敬遠.網絡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D].山東大學,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