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旗,班亞云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交通行業也日新月異,汽車的大量使用也使得交通中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就成為了人們出行的巨大陰影,其中交叉口處的交通問題尤為嚴重,然而如何有效解決交通問題仍是一大難題,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渠化交通開始,人們對其研究仍在持續。本文將對渠化交通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和闡述,對其未來發展趨勢做出簡要的分析。
關鍵字:渠化交通;原則;方式;交通島;發展趨勢
1 概述
交通是人類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是由人--車--路--環境等共同組成的系統。各個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道路交叉口處的矛盾最為突出。由于交叉口是兩條或兩條以上道路的交匯處,也是車輛及行人匯集、轉向和疏散的必經之路,所以素有交通咽喉之稱的交叉口處也是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的多發地帶。頻發的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嚴重影響人們的出行質量和出行安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如何優化道路交叉口設計及合理組織管理交叉口交通是提高交通質量的重要內容。
渠化交通是國內外專家學者考慮如何改善交叉口處交通的產物,所謂渠化交通,簡單的講就是在道路上劃線,或用綠帶、交通島等按交通量來分隔車道,引導各種不同性質和不同速度的車輛和行人,就像渠道內的水流那樣,順著規定的方向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地行駛,避免相互干擾、減少車流沖突,有效組織車流有序地經過交叉口,極大限度地發揮道路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提高了人們的出行質量和出行安全。
2 渠化交通的原則
渠化交通往往會因設計不當而造成一些事與愿違的事情發生,這就要求設計者在渠化設計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2.1 規范規定的原則
《公路路線設計規范》對渠化設計也有著明確的規定:“1、渠化的行駛路線應簡單明了,過于復雜的設計容易使車輛誤行,反而降低其使用效果。2、應避免交通流的分流、合流集中于一點。3、導流車道的寬度應適當,過寬會引起車輛并行,容易發生碰撞事故。4、駕駛者駛近導流設施前應能醒目地覺察到導流設施的存在。”
2.2 其它注意原則
在遵循《公路路線設計規范》對渠化設計規定的原則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盡量減少交叉口車輛可能發生沖突的路面面積,面積過大時會增加車輛在交叉路口的停留時間,從而降低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2)無匯合點和交織點的穿越車流應盡量以直角或接近直角相交匯,匯合和交織交通流的交叉角要盡可能的小。
(3)交叉口交通島應有效地引導車流順暢行駛,故應該設置的面積大小要適中且數量應少一些,避免由于較多的交通島引起誤行。
(4)進、出口道分隔帶或交通標線應根據渠化要求布置,應與路段上的分隔設施銜接,并且設計時應盡量避免在交通島的端部和曲線部分設置其他設施,避免讓司機進行較復雜的判斷后才能通過,影響交通的持續性。
(5)應充分考慮當地自然條件,協調好交通與環境的關系,力求交叉口的渠化與環境的綠化達到完美的組合,增強行車的舒適感和愉悅感。
3 渠化交通及交通島的方式
3.1 渠化的設計方式
渠化交通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顯著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減少交通事故。主要的方式有:
(1)利用分車線或分隔帶、交通島等將不同方向和車速的車輛劃分開行駛,進而讓行人和駕駛員很容易看清互相行駛的方向避免車輛互相侵占車道和干擾行車路線,增強行車的安全。
(2)分清主次道路,主要道路優先。要保持原有車流狀態,適當偏移中線、合理安排交叉口車道密度、采用縮窄進路寬度或使進路彎曲的方法,控制車速。
(3)可以用設置交通島或分隔帶等方法作為行人的過街安全島,縮短行人過街暴露在車流中的時間和距離,保護行人過街的安全。
(4)布設渠化島,劃分左轉、右轉專用車道,或設置左轉彎候車道,供轉彎車輛與交叉車輛避車等候或轉向時用,用來保護轉彎和橫穿道路的車輛。
3.2 交通島的方式
在渠化交通中,最常見的是高出路面的交通島。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為方向島、分隔島、中心島和安全島等。
(1)方向島又稱導向島,用以指引道路行車的方向。在復雜的交叉口設置幾個簡單合適的方向島,就可消除沖突點能夠有效的組織好交通,同時還可用來約束車道,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在渠化交通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2)分隔島是用來分隔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快速車和慢速車,以及對向行車,保證行駛車速和行車安全的長條形交通島,有時也用路面畫線來代替分隔島。
(3)中心島是設置在道路交叉口中央,用來組織左轉車輛和對向行駛車流的交通島。
(4)安全島是供行人過街時避讓過往車輛之用。在較寬闊且交通繁忙的街道上(機動車道數大于等于6條或行人橫道長度超過30米),宜在人行橫道的中央設置不小于1米的安全島,來保證行人的過街安全。
4 渠化交通的發展趨勢
渠化交通作為改善交通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開始,業內外人士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渠化交通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根據近年來渠化在交叉口處(尤其是城市交叉口處)的應用效果,本文對其發展趨勢做出如下展望:所謂渠化交通首先要解決交通問題和保證交通質量;其次,還應根據駕駛人的特性,以人為本并結合實用性及安全性的原則合理設計渠化方案;再次,還需考慮經濟性、技術性的要求,建設成投資少、技術高、收益效果好的工程措施;最后注重美觀性建設,渠化方案的設計應結合當地自然歷史人文特性,在不影響優化交通質量的同時,在交通島上種植一些特色植物或設置一些標志性構造,達到與環境的完美結合,這樣既能美化交通環境,宣傳地方特色,還能更大限度的緩解行人、司機的疲勞,從一定程度上也有效的提高了交通安全。以上各點既是新時期渠化交通設計建造的要求,同時也是其未來的發展潮流。
5 結語
對渠化交通日益成熟的今天,不管是交通設計部門,還是運營管理部門都可能有一套獨立的渠化方案,但是渠化的實施和有效運行不只是一兩個人或一兩個部門的事,是需要我們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相信只要通過我們的不懈追求,渠化交通的發展會更加有利于人類的出行,交通質量也將會有較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文會,趙旭偉,高揮興.基于交叉口渠化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方法[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9,(26):25-28
[2]張向東.道路勘測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12
[3]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S] D20—2006
[4]康長久.信號控制交叉口交通組織渠化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06
作者簡介
張華旗(1991-),男,漢族,河南省方城縣人,就讀于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2011級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
班亞云(1992-),女,漢族,河南省原陽縣人,就讀于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11級交通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