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光
摘 要:少數民族地區縣、區級圖書館的民族地方文獻工作是把本地區和其它地區出版涉及到本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文獻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加工、保管和開發與利用的工作。在新的形勢下,對民族地方文獻工作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民族地方文獻工作是縣、區圖書館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的品牌效應。本文就如何做好民族地方文獻工作做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民族;地方文獻;圖書館
隨著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地方史志、行業史志、黨史及地名編篆等工作的普遍重視和開展,人們對民族地方文獻的利用需求越來越多,對民族地方文獻完整性、系統性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為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少數民族地區縣、區級圖書館必須把民族地方文獻工作放在工作首位。對少數民族地區縣、區級圖書館如何做好民族地方文獻工作,談幾點看法,和同行共同探討。
目前,在少數民族地區對民族地方文獻工作,還沒那么真正的重視起來,在工作中與到不同程度的問題。如何做好這項工作呢?
1 落實專人負責民族地方文獻工作
有些已經開展民族地方文獻工作的縣、區級圖書館,民族地方文獻工作沒有專職人員,由采編組或借閱組等兼管。由于這些部門本身業務工作量大,人員不足,往往顧此失彼,久而久之沖淡了這項工作。實踐證明,兼管不是好辦法。縣、區級圖書館可根據本館人員情況,安排一、二名對民族地方文獻工作有基礎的同志專門負責這項工作。
2 協調本地區的民族地方文獻工作
在一個縣、區的范圍內,民族地方文獻收藏存在嚴重的盲目性、隨意性、分散性和重復性。其主要原因,就是本地區沒有開展民族地方文獻的協作協調工作。現在各縣、區都設有檔案館、科技館、史志辦等單位。由于沒有協調和分工,相互獨立,相互封鎖,形成了收藏重復現象。縣、區級圖書館應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支持,以行政手段組織縣、區級內各民族地方文獻收藏單位進行協調和收藏分工。縣、區級民族地方文獻收藏分工有兩個模式:一、凡旗(縣)檔案館入檔保存范圍內的地方文獻,縣、區級圖書館就不必重復收藏,縣、區級館只收藏檔案館業務范圍之外的民族地方文獻;二、縣、區級檔案館業務范圍內的民族地方文獻,如縣、區級司法機關歷年審理案件資料、縣、區級各級領導任命任職文件等。應由縣、區級檔案館收藏,縣、區級科技業務范圍內的地方文獻,如縣水庫、工廠等工程設計圖紙等應由縣、區級科技館收藏外,縣、區級圖書館有責任收藏本縣、區級檔案館等單位不收藏的民族地方文獻資料。
3 制定縣、區級圖書館民族地方文獻采編條例
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為保證圖書館民族地方文獻的完整性、系統性和連續性,縣、區級館要制定民族地方文獻采編條例及細則。條例應包括的內容有:民族地方文獻的收藏范圍、收集形式和辦法、復本數、登錄制度、著錄格式、類目設置、分類級次、目錄組織、目錄編制等項目。民族地方文獻采編條例是負責該項工作人員的工作準則,是縣、區級圖書館開展民族地方文獻工作的基礎工作。因此,條例既要保證其相對穩定性,又要根據工作實踐不斷加以完善。可以說,條例制定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到館藏民族地方文獻的數量和質量。現實的情況是一些圖書館也制定了條例,在執行中還需要上下協調和配合,
4 進行民族地方文獻資源調查研究
旗(縣)圖書館開展民族地方文獻工作,首先必須進行本縣縣、區民族地方文獻資源的調查研究。這是開展民族地方文獻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通過對各單位的普查走訪,掌握本地區有那些民族地方文獻源,從而建立民族地方文獻資源檔案,對民族地方文獻的類型、數量及收集辦法有一個總體了解。在調查研究中,要做好收集民族地方文獻重要意義的宣傳,并結合調查研究,與具備民族地方文獻源的單位建立經常性的提供和收藏關系。
5 采用多種形式收集民族地方文獻
為使地區民族地方文獻盡全收集,要采取多種形式收集:
1.采購:保證民族地方文獻購置專款,重點購置涉及本旗(縣)內容的本旗(縣)人士著述的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
2.征集:通過查訪和散發征集文告,征集流失在民間的歷代民族地方文獻。
3.呈繳:取得當地政府支持,發出呈繳通知,要求旗(縣)的各單位向圖書館呈繳本單位印刷出版的民族地方文獻。
4.交換:交換的形式有多種。如,以收藏的民族地方文獻復本向旗(縣)內外圖書館進行交換。也可以通過定題跟蹤有償服務形式換取有關單位所編印的民族地方文獻。
5.復印:到旗(縣)內外民族地方文獻收藏單位復制有關本旗(縣)的民族地方文獻珍貴資料。
6.抄錄:對包含在一般圖書資料中的有關民族地方文獻部分進行摘錄保存。
7.充分利用互聯網,加強橫向縱向聯系,充實收藏中的內容,改變收藏中的局限性。
6 設立民族地方文獻保存的專門民族地方文獻室
民族地方文獻是縣、區館藏書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具有民族地方特點的特藏文獻。因此,縣、區圖書館要把民族地方文獻做為本館的收藏保存重點。縣、區館應該設立民族地方文獻室,設專人管理。
7 正確處理民族地方文獻工作中的幾個關系
縣、區圖書館在民族地方文獻工作中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的關系。扭轉重正式出版物,輕非正式出版物的現象。把收集正式出版物和收集非正式出版物等同看待。
2.歷史民族地方文獻和當代民族地方文獻的關系。扭轉重歷史民族地方文獻,輕當代民族地方文獻的現象,以盡全收集當代民族地方文獻為主,但也要盡其可能收集歷史民族地方文獻。
3.本縣、區出版的民族地方文獻和外地出版的民族地方文獻的關系。扭轉重本縣、區出版的民族地方文獻,輕外地出版的有關民族地方文獻的現象。要擴大視野。
4.本縣、區民族地方文獻和本地區、本自治區民族地方文獻的關系。扭轉重本縣、區民族地方文獻,輕本地區、本自治區民族地方文獻的現象。樹立系統民族地方文獻觀念,從宏觀民族地方文獻角度出發,以收藏本縣、區民族地方文獻為重點,并劃定收藏本地區、本自治區的民族地方文獻的范圍。
5.收集民族地方文獻和整理加工的關系。扭轉重收集,輕管理的現象。既要盡全收集本縣、區民族地方文獻,又要對民族地方文獻進行科學管理。設立專門的采購和加工計劃。
6.收集保存民族地方文獻和開發利用的關系。扭轉重收集保存,輕開發利用的現象,收集保存的根本目的在于開發利用。二者存在辯證關系:不收集、保存,也就無所謂開發、利用;但是,不開發、利用,收集、保存也就沒有現實意義。
8 結束語
民族地方文獻近年來在地區的社會政治、經濟建設、文化教育、科研活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顯,不少民族地區公共圖書館把它作為本館主要的特色館藏,增加入藏量,加大開發利用力度。做為縣、區圖書館在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中把民族地方文獻工作作為重中之中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說做好民族地方文獻工作是少數民族地區縣、區級圖書館的首要任務,也是重要任務,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效應,更好的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秀芬,孫暉.論公共圖書館的特色文獻資源建設.圖書館,2012(6)
[2]徐大平.關于西北地方文獻資源聯合開發的構想《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0(增刊)
[3]唐莉,浙江圖書館民族保護利用現狀及對策,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1(7)
[4]張式耕,李玲.地方文獻工作五十年之探討.圖書館論壇,2011(4)
[5]張軍,淺談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4)
[6]韓樸.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文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