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縱,張培帆
摘 要:當今的電視欄目中,情感類欄目可謂大行其道,不論是在中央頻道還是地方頻道都有不俗的受眾市場。有市場就代表著有影響。本文以湖南都市頻道的《尋情記》欄目為例,采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從暴力類型、相關方身份、每期節目中暴力鏡頭出現次數、暴力鏡頭總時長等等方面進行編碼統計,分析節目中出現的暴力內容,并據此解讀地方頻道情感類節目中的暴力內容。
關鍵詞:情感類節目;暴力;湖南都市;尋情記
1 情感類節目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物質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大眾對于精神生活質量的高要求。情感類欄目形成、發展于20世紀90年代,在近幾年達到鼎盛。從中央電視臺到地方頻道,電視情感類節目已是遍地開花,成為一道引人注目的熒屏文化景觀,江蘇衛視更是大打“情感牌”,成為全國首家“情感定位”的電視媒體,并于近幾年推出了一系列充滿人文關懷的情感欄目。據央視索福瑞的收視率調查數據顯示,不論是央視還是省級衛視,甚至是地方臺,情感類欄目的收視份額始終名列前茅,并擁有大量的固定收視人群。
湖南都市頻道建臺于2001年5月,目前頻道節目已經覆蓋湖南15個市、州,122個縣及所屬鄉鎮村;該頻道的都市一時間、世界大不同、尋情記等大批王牌欄目在本土享有廣大的收視人口。《尋情記》是湖南都市頻道的一檔情感類節目,也是頻道的王牌節目之一。曾用名《真情對對碰》、《真情》,早期在湖南衛視、湖南經視黃金檔播出,主持人為仇曉、汪涵、魏哲浩,轉為都市頻道后,更名《尋情記》,王燕擔任主持。情感訪談節目《尋情記》開播以來收視不斷上揚,自開辦以來,憑借高收視率,《尋情記》欄目連續兩次被評為“湖南省廣播電視局最佳欄目”。
2 暴力的定義
在傳播學研究史上,對于電視中暴力內容的研究一直在進行著。對于暴力之一詞也在不斷完善著。從早期被廣為采用的是格伯納及其同事提出的定義,即“暴力是借助或不借助武器、訴諸于己或針對他人的身體力量的公開表達,是違背他人意愿、造成傷害或殺害的強制性行動”和由美國傳播學界的一項大型項目“國家電視暴力研究” 提出的,認為暴力是“對身體力量的一種確鑿的威脅,或者意在對一個鮮活的生命或一群生命進行身體傷害的這種力量的實際使用的公開描述”。到后來的學者從受害者影響角度,將暴力定義為“任何意圖對他人進行身體或心理傷害的行為”。該定義不但包含了此前內容分析中的暴力形式,同時也將其他形式的暴力行為納入進來,較為完善。
3 情感類節目中的暴力內容研究
本研究采用內容分析法對抽樣得到的電視節目進行研究,具體如下:
研究搜集與分析的樣本為隨機抽取,結果為“芒果TV”官方網站上《尋情記》欄目的第140121期及其前面的四期,總共五期節目。對于所搜集到的樣本,在進行內容分析是是以每期節目為分析的單位。
樣本編號:年份+月份+日期 ,如:140121 表示2014年01月21日在“芒果TV”網站上更新的節目。
本研究根據以往電視節目內容研究和電視暴力研究的內容分析的相關文獻,以及實際搜集過程中的經驗,依研究目的與需要、并經討論后,將欲分析的電視中暴力內容的類目訂定如下:
第一,暴力的類型,分為:0無暴力內容,1、間接暴力,2、言語暴力,3、肢體暴力,4、使用武器。
第二,暴力行為的相關方身份,劃分為:0、無暴力內容,1、未成年男,2、未成年女,3、成年男,4、成年女。
第三,暴力鏡頭出現次數,劃分為:0、未出現暴力行為,1、出現一次,2、出現兩次,3、出現三次,4、出現四次,5、出現五次及以上。
第四,暴力鏡頭出現總時間:0、未出現暴力鏡頭,1、總時間小于15秒,2、15至29秒之間,3、30秒至44秒之間,4、45至59秒之間,5、一分鐘及以上。 第五,是否給予暴力內容特寫鏡頭:分為0、無暴力內容,1、有暴力內容但未采用特寫鏡頭,2、給予暴力內容特寫鏡頭。
第六,對暴力行為的獎懲處理:0、無暴力內容,1、對暴力行為有獎懲處理,2、對暴力內容無獎懲處理。
由于本次內容分析的編碼員僅筆者一人,因此無需進行信度測試。
4 研究結果
編號 暴力的類型 相關方的身份 暴力鏡頭出現次數 鏡頭總時間 是否有特寫 對暴力行為的獎懲處理
140121 123 34 4 5 1 2
140120 0 0 0 0 0 0
140119 123 34 1 1 2 2
140118 123 24 1 3 2 2
140112 123 34 2 5 2 2
由編碼表可見,就暴力類型上來看,在五期節目中出現的暴力行為有四期,占比百分之八十。其中以間接暴力,言語暴力,肢體暴力為主。從三者關系上來看,這三種行為一般為伴隨關系,表現為在節目中都是共同出現。
從暴力行為的相關方的身份來看,未成年女性出現一次,成年男性出現三次,成年女性出現四次。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沖突的畫面更易出現在節目當中,未成年男性和女性因暴力行為而在鏡頭中出現的次數較少。
從暴力鏡頭出現的次數來看,在五期節目中,共出現暴力鏡頭八次。整期節目當中從未出現暴力鏡頭的只有一期,占總樣本比例的百分之二十。只出現一次暴力鏡頭的有兩期,占比百分之四十。出現兩次暴力鏡頭的節目有一期,占比百分之二十。而在一期節目中含有暴力內容的鏡頭在四次及以上的也有一期,占比百分之二十。
從含有暴力內容的鏡頭的時長來看,在含有暴力鏡頭的節目中,暴力鏡頭總時長超過一分鐘的有兩期,占樣本總量的百分之四十。暴力鏡頭總時長在35秒到44秒之間的一期,占比百分之二十。含有暴力鏡頭但是鏡頭總時長低于15秒的也是一期,占比百分之二十。
從是否采用特寫鏡頭來看,四期含有暴力鏡頭的節目中,只有一期節目中在表現暴力內容時采用了特寫鏡頭,其余均為采用,均為近景拍攝。
而從對暴力行為有無獎懲處理來看,所有含有暴力鏡頭的節目中均未對發生的暴力行為做出任何評價或任何處理。
針對上述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來在樣本抽取的節目中暴力內容并不罕見。這個結果也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這說明了我國一些地方臺在節目的構思和制作過程當中追求眼球效應,片面追求收視率。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的出現,電視行業的生存與傳統紙質媒體的生存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在困境中我們必須積極開動腦筋,尋求新的機遇和突破,但這種突破必須是健康的,具有積極意義的,而不是一味的取悅觀眾,追求收視率,這不僅對解決困境于事無補,對于電視產業的發展更是有著巨大的危害。
對于地方頻道來說,更貼近基層是一個優勢,但必須正確利用這個優勢。在符合規范的情境下,最大化顯現出“接地氣”這個特點,才是正道。同時,必須完善電視欄目的檢查監管制度,實行制度化的監管,對于包含不健康內容的欄目嚴肅處理。
參考文獻
[1]文瑋瑋.電視情感類欄目生存狀態初探[D].河南大學.2007-04-01
[2]王燕.電視情感類紀實節目《尋情記》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8-05-01
[3]周翔.從內容分析方法論看電視暴力攻擊研究的發展[J].新聞與傳播評論201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