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鏑,湯嬋
摘 要:當前我國動畫產業處于初步和高速發展階段,因此動畫制作質量顯得尤為重要。而動畫分鏡頭設計是動畫制作中的核心部分,劇本和分鏡頭的質量決定了一部動畫片的關鍵。本文論述了在動畫制作初期對動畫劇本進行分鏡頭設計工作過程的研究。對動畫前期創作進行具體分類,明晰具體分工,使動畫的前期創作更加理論化和規范化。
關鍵詞:動畫制作;劇本;分鏡設計
動畫分鏡頭即依靠劇本完成的鏡頭感設計。到目前為止,分鏡觀念最精細也最復雜的仍是日本。近年來,我國動畫產業的高速發展,使得分鏡觀念在國內越發注重。分鏡設計的規范化則更加重要。本文詳細闡述了分鏡設計的流程以及整體工作格局,以及分鏡設計系統研究的用途和意義。
1 討論劇本的概念初稿
劇本的設定是一部動畫片的靈魂,究現狀綜述:例如美國動畫。無論在題材、主題、制作手段等方面都具有多樣性,其中更是注重視覺的逼真性。例如《小雞快跑》、《鼠來寶》等真人與卡通結合的粘土動畫,又如《精靈鼠小弟》、《加菲貓》等充滿想象力的動畫,使得美國動畫可以做到老少皆宜,增添樂趣的同時表達了人物的情感。而美國動畫在制作方面同樣擁有嚴格的規范要求,就此也成為不少國產動畫公司的楷模。
討論劇本初稿即是對動畫主題進行劇本的初期創作和篩選。對動畫主題進行討論分析并總結出適合的動畫劇本,并進行初期的修改和刪減。劇本初稿的討論在動畫制作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對于同樣的主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根據受眾人群以及各方面客觀原因需要對主題理解進行統一并進行劇本的創作。
動畫團隊的分配包括:原畫組(對動畫進行原畫創作小組)、電子畫組(對原畫成品進行電腦上繪制的小組)、合成組(最終對整體動畫進行合成,以及動畫中后期制作的小組)、分鏡頭組(分鏡頭討論小組),其中各組配有組長擔任質檢工作。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小組成員會根據動畫主題,在網絡上進行群共享及共同討論。在經過對主題采取“提出疑問——解決疑問——統一整體思路”后,提供出多個不同版本的劇本供篩選,由組員共同投票選出一個最優的劇本,最終由相關組員負責統計投票數,并決定一個劇本為初稿。
采取討論定稿的意義在于更加廣泛采集各組員的思路,通過網絡共享形式不僅是多個劇本的共享,更是多個思維碰撞出火花的交集,采取最優的版本,即是選用受眾群理解的劇本,這樣的劇本無論在今后的制作還是到觀眾對內容的理解都是最優選擇。
2 分鏡劇本的討論
好的劇本往往是經得起推敲與琢磨的。而文字劇本與分鏡的關系卻不是那么簡單的。分鏡可以直接表達文字劇本所描繪的場景,卻往往不能直擊文字劇本所表達的靈魂所在。分鏡劇本的討論這一環節很好的彌補了這一點。
分鏡劇本的討論即是達成文字劇本到分鏡設計稿的過渡工作。對劇本初稿進行討論并進行初期刪減以及修改。包括劇本結構是否清晰,表現方式是否符合受眾人群,以及更合理化的建議等。對于一些難以用動畫表現的鏡頭,進行討論后,結合故事情節進行最終的修改、增減。
在此環節,小組成員會以劇本初稿的作者為核心,根據作者的思路對劇本做更加深刻透徹的理解和討論。包括某鏡頭需做特定的處理,應提前進行標記,力求將劇本修改至簡潔清晰的最佳表達方式。
3 分鏡設計稿的成型
動畫的完成是由若干個場景和鏡頭組成的。分鏡頭即是根據劇本需求,將全部內容分割。制成分格動畫畫面。它更直觀的表現出了故事情節、風格。每一個分鏡都是有思想的,清晰的條理能使觀眾易懂其內涵。這是一個需要團隊協力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并且每一步都需有嚴格的規范要求,以及良好的過程記錄。無論是傳統的二維、三維動畫,或是特殊制作的動畫例如水墨、剪紙等動畫,都需要以分鏡頭臺本為基礎。
在此環節需要對成熟的分鏡劇本進行設計稿的討論以及確定。包括景別、透視、攝像機角度、光線、色彩、空間等。同時還需要根據鏡頭組接的原理以及蒙太奇原理等控制影片的節奏,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動畫得到一個滿意的效果。
動畫制作的難點也即是在這一環節體現,需考慮的不單是團隊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默契程度都是一大考驗。擁有長期穩定的合作模式以及明確的工作分配在此顯得尤為重要。這種團體模式,在我們的團隊中稱為“分鏡頭組”,其中參與的人員包括來自“原畫組”部分組員、“電子畫組”部分組員、以及“合成組”部分組員。參與討論過程中,不僅使分鏡頭的設計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使后期合作時理解更加到位。而其中最重要的所在,即是不同工作組的組員對其工作有著特定的理解,更便于動畫效果的實現。
4 分鏡設計的后繼工作
分鏡設計的后繼工作又稱動畫中后期制作。動畫作品在最初制作完畢后,以單一片段的形式分別獨立存在。經過各個片段的剪接或者特效處理配音等許多工作才能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動畫的后期制作融入文字、聲音、畫面等多種視聽手段于一體的高度綜合創作,直接關系動畫質量的高低。
對原畫組和電子畫組進行工作分配,由原畫組繪制完原畫稿并質檢合格后,轉交由電子畫組并將原畫稿轉換為電子稿并進行單一動畫片段制作。質檢合格后再轉交合成組,進行整體動畫的合成和剪接。包括文字的輸入、畫面的調整、特效的處理。最終音頻組進行動畫的音效處理,一部完整的動畫誕生。
作為當下人們生活的一道文化大餐,動畫隨著科技的發展也在不斷的被推動著:扣人心弦的劇情、精妙絕倫的視覺效果都隨著人們文化品位的提升而越來越精美。動畫市場需要量的提升,也引來了大量的動畫制作人員。然而對于動畫市場欠缺規范化的制作規律,以及動畫制作人員水平、責任心的參差,在面對繁瑣、細心的動畫制作時,能否保持熱情讓人擔憂。如今各大高校動畫專業的開辦也如火如荼,動畫制作的理論、規范也各有各說。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劇本結構分鏡設計原則始終是我們應該堅守的。
本文是作者在參與相關工作中得出的一些拙見,希望能為熱愛動畫的人士帶來一些參考,同時也為我們蒸蒸日上的文化大餐添加一些作料,使我們的動畫行業前景更加輝煌。
參考文獻
[1]孫立軍 李卓. 影視動畫鏡頭畫面設計.[M]海洋出版社,2008(4)
[2]趙前 何嶸. 動畫片場景設計與鏡頭運用.[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9)
[3]祝卉. 視聽語言和動畫分鏡頭.[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1)
作者簡介
范文鏑,廣東, 數字媒體藝術,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研究方向:多媒體軟件應用方向。
湯嬋,湖南,多媒體應用設計師,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研究方向:多媒體應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