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 李露
黨支部是黨的最基層組織,黨支部書記作為最基層組織的領頭人,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在經濟社會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極化和思想浪潮多樣化的新形勢下,職工的思想活動日趨活躍多變和善變,基層黨組織工作必將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基層黨支部工作要適應這些新變化,就必須加強黨支部書記的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黨支部書記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綜合管理協調能力。因此,加強黨支部書記能力建設是加強基層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礎。
筆者從事黨務工作多年,下面結合工作體會,僅從“主觀”和“感性”方面,淺談如何當好基層黨支部書記,做好基層黨支部工作。
支部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相長”的工作理念
我們大家都知道:“以人為本”是現代企業管理倫理的核心,以人為本管理把人作為最根本的要素,主張人既是實現企業目標的工具,更是企業發展的目的。基層黨建工作的主體和客體都是人,在法律、道德和論理范疇上來講,人的尊嚴和基本權利是平等的。不能實現所有企業成員尊嚴和基本權利的平等,以人為本就是一句空話。因此,基層支部書記在實際工作中要注重提升支部工作的人文品位,豐富支部工作的文化內涵,增強支部工作的人文精神,注重職工的內心感受,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繼而在此基礎上教育人、引導人、培養人,積極為每位職工發展搭建平臺,提供廣闊的空間,唯有如此,才能使職工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才能充分調動人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只有這樣基層支部工作才有活力和生命力。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的方式處理人際關系”。基層支部工作在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支部工作標準前提下,還要注重工作方法和工作藝術,重視“人性化”管理,讓工作更富“人情味”,充分體現支部“柔性”管理的一面。支部書記要學會用一句鼓勵的話,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和一次恰當的表揚,充分體現人性化的管理魅力,使員工深切感受到組織上的關懷,更愿意與企業一同奮進。當然,強調“柔性”管理,并不是意味著要求放松支部管理,也不意味著管理制度的軟化和隨意性,而是在確保制度剛性的執行下,體現柔性的一面。
“教學相長”,教和學兩者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辯證關系。基層黨支部工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善于圍繞中心工作,抓好支部管理,服務好企業科學發展的工作大局。另一方面要善于帶好隊伍,帶“好”隊伍,才能充分發揮職工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學相長”這就要求支部書記要注重抓黨員隊伍的教育和培訓,教育和培訓應是多層面和立體的,通過教育培訓提高黨員隊伍的政治素質、專業素質、文明素質。政冶素質是踐行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和保證。專業素質是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保證。文明素質是文明行業創建和優質服務的保證。
“學”就要求支部書記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要提高自身學習能力。面對企業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建立科學的治理架構,深化勞動用工、績效考核、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等新形勢,基層黨建工作將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的要求,職工固有的傳統思維方式和慣性做法已不能適應當前管理變革要求,這就要求支部書記要進一步轉變觀念,不斷學習新知識,以自身的變化應對管理上的變革,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不被淘汰。學習既要讀有字之書,又要讀無字之書,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他人學習。缺什么,學什么、補什么,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我們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了學習,也就選擇了進步。
支部工作要堅持“揚長避短,人盡其才”的工作思路
木桶理論告訴我們:木桶最大容積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如何修補木桶,現實中不同的師傅有不同的做法。第一種做法是鋸長就短,這時木桶的容積完全由短板長度決定。第二種做法是鋸長補短,這時木桶的容積由木板的平均長度決定。第三種做法是向長板看齊,從外借板補長短板,這時木桶的容積則由長板的長度決定。將木桶原理運用到管理中,也就形成了三種不同的管理思路,形成三種工作結果。支部是做“人”的工作的。“人”是管理中最主要的因素,解決好“人”的問題,就等于抓住了管理的關鍵。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用人要因人而異,注重“揚長避短”和“長短互補”,管理中的每一項工種或每一項工作,要讓最合適的人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支部每位職工的特長和優勢,讓其既能夠勝任和很好地完成工作,又能充分發揮其潛能。
支部工作要堅持“抓好落實,以質為先”的工作原則
俗話說:“一分布置,九分落實”。這句話強調的是科學的決策確定后,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投入更大的精力來抓落實,強調的是好的思路、好的決策、好的措施,要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
抓落實,從支部工作方面的角度來講,就是抓好上級黨組織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的落實。這是對支部書記能力的重要檢驗。抓落實首先必須抓具體,“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偉大事業是由無數具體工作成就的,任何工作只有具體才能夠深入,才能夠取得實效。抓落實其次必須抓重點,重點抓住了,才能牽住“牛鼻子”,這是做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一條成功的經驗。抓落實最終必須抓成效,“花開有果,擲地有聲”,干工作,抓落實,最終是見成效。在我們實踐工作中,許多工作之所以達不到上級的要求,不能取得實效,究其原因,不是我們的制度不健全,不是我們工作人員的能力差,而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缺乏抓落實的意識。換句話說,我們缺乏的是如何抓好工作的意識,缺乏對一些工作的真正理解,以至于工作抓得不具體、不細致、不扎實,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日常管理中失之于“粗”,失之于“慮”,致使工作實效達不到要求。實際上,抓落實的過程,是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的過程。作為基層支部書記,只有從細致人手,落實才會見成效。因此,支部書記要樹立抓好工作落實的意識,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實的責任制,真正形成并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endprint
牢固樹立“以質為先”的意識。我們都知道,質量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其生命線,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命脈。作為支部的管理者,我們要樹立質量意識,因為質量意識體現在每一位職工的日常工作中,是保證工作“硬件”和“軟件”完成情況的自覺行為。“硬件”和“軟件”的質量能真實體現我們的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我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放大”看都是一件“產品”,在實際工作中的各項工作總結、活動安排、故障搶修,甚至一份簡單的工作報表等,都是我們的工作“產品”。這些“產品”的質量,真實體現著我們的工作質量。所以,支部書記要樹立“以質為先”的意識,注重加強黨的理論、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學習,注重工作實踐經驗的積累,以此促進和提高支部工作的質量。只有這樣,我們的每一項“產品”才能合格,我們的工作才能取得實效。
支部工作要堅持“因勢利導,不斷創新”的工作追求
有一典故:戰國時,魏國、趙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援,齊國以田忌為主帥、孫臏為軍師前去救援。孫臏對田忌說:“魏、趙軍隊強悍勇猛,一向看不起齊國,善戰者應當因勢利導之。”交戰后,齊軍采用計策,邊戰邊退,從十萬灶一直減到三萬。魏將龐涓誤以為齊國膽怯,于是孤軍深入,緊追不舍。齊軍設下埋伏,在馬陵道擊破魏軍,龐涓見大勢已去,刎頸自殺。“因勢利導”給我們管理者的借鑒,是要學會順著事物發展的趨勢很好地加以引導。支部書記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不僅要準確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和要領,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方法,還要善于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因勢利導”解決問題。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工作取得實效,保證職工思想穩定和隊伍和諧。
創新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永恒的課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基層黨建工作永葆生命力的源泉。黨支部書記作為黨的最基層黨建工作的領導者,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揮好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必須探索工作新思路,注重新形式,研究新情況,制定新辦法,解決新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基層黨建工作與時俱進,不斷在豐富中發展,在創新中提升。對于基層黨支部書記而言,創新就是要圍繞上級黨組織工作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不斷探索支部工作載體、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創新,以創新開拓支部工作新局面,取得支部工作新成效。在企業科學發展進程中,切實發揮黨支部的政治組織保障和文化引領作用,確保完成企業各項工作,這是基層黨支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