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火焰
王力與朱自清曾同為清華大學的教授,他倆的私交很好,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可就是感情這么好的朋友,朱自清在對待王力時卻有兩件事兒讓人“不好接受”。
1934年,王力還是一名普通的講師。按清華大學的慣例,專任講師任教兩年后便可升任為教授,可是兩年后,職稱核定時,王力還是一名講師。當時審定職稱的負責人便是朱自清。王力不服氣,來到朱自清的辦公室,質問道:“就憑我這兩年翻譯的那么多外國文學作品,也應該夠格升教授啊,為什么沒我的份兒?”
朱自清卻笑著給王力倒了一杯水,說:“兄弟,還是多研究研究自己的正業吧。”經朱自清一點撥,王力心中的疙瘩解開了。他在學校教的是“普通語言學”“中國音韻學”兩門課程,可是在業余時間翻譯的卻是《莫里哀全集》《左拉作品精選》等文學作品,屬于“不務正業”。他這樣做只是為了多賺點稿費,而晉升職稱是要看專業方面的成就的。
王力后來發憤研究漢語語法,寫出了《中國文法學初探》,終于升為教授。
按照清華慣例,教授每五年可申請休假一年。王力已經符合條件,并且也有休假的意思。當時朱自清主管休假的審批,當王力找到他時,他卻沒有同意。
朱自清在給梅貽琦校長和馮友蘭院長的信中說出了他的理由:“敝系教授王力先生,下年度已屆休假之期。查敝系語言文字課程,大部分由王先生一人擔任,而本年度新定課程,分為語言文學和文字兩組,甫經施行,正在試驗期中。下年度若任王先生休假,殊于該課程之進行有妨……為新課程施行及辦事便利起見,爰商請王先生延期休假一年。”可見在朱自清的心中,友情再大大不過工作。王力理解這一點,也心悅誠服地答應暫緩休假。
朱自清為我們作出了榜樣:堅持原則,不徇私情,以大局為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