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瑜
讓小微企業更了解自己,讓社會更關注小微企業
2012年末到2013年年初,中國基尼系數到底是“0.481”還是“0.61”,曾經被學界和社會爭論了很久。“0.481”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而被認為更加接近于老百姓真實感受的“0.61”,則來自于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與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
主持這個機構工作的,是師從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丹尼爾·麥克法登的經濟學家甘犁。
5月20日,甘犁及其團隊用5年來深入到全國31個省市區縣入戶調研所累積的數據,向記者披露了中國民間金融,特別是小微企業信貸的現狀。
他同時宣布,將在6月26日,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匯付天下聯合發布“匯付-西財中國小微企業指數”,進一步揭示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況。
“哭”來的數據
2006年,受邀回國的甘犁,注意到中國竟然沒有居民家庭財產調查的相關數據——在美國,至少有三個機構從事居民家庭和個人財產情況的長期跟蹤調研。“這是一個基礎的數據庫。”甘犁強調。
為了彌補這一空白,2009年甘犁及其團隊啟動了中國家庭金融調查項目。在2011年及2013年,分別完成了兩輪全國性入戶調研工作。而2013年的抽樣范圍,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樣本量近28000戶,收集了約10萬人的宏觀預期、就業狀況、金融市場的參與和盈虧狀況、資產與負債、收入與消費等方面的數據。
對于每一個受訪戶,調查員們調研的時間平均達到2個小時以上,要連續被拒絕六次以上,才能申請放棄這個樣本。
這是一個相當艱辛的過程。“很多調查員都是女學生,被受訪戶拒絕了之后特別委屈,就當場哭了出來,受訪戶因為這樣才接受了調研。”甘犁還介紹,調研工作還得到了人民銀行的支持。
正是這樣撈起袖子挽起褲管,深入到田間地頭得回的數據,才有了更貼近真實的調研結果。然而甘犁及其團隊的工作遠沒有結束。根據這些大量真實的數據基礎上進行分析,得出客觀的結論,這上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挖掘數據價值
在甘犁的名字前面,可以放下一串長長的頭銜:美國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經濟系終身教授、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高級研究員、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與研究中心主任……而最新加進去的,是匯付天下首席經濟學家。
“我和甘犁教授非常有緣分,我們在很多問題上都能夠不謀而合——大家都想為小微企業為這個社會多做點事情。”匯付天下總裁周曄說。
從2013年10月雙方接觸洽談到達成合作協議,整個過程不到半年。2014年3月11日,匯付天下和西南財經大學達成學術研究協議,共同推出中國小微企業指數。
匯付天下與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聯姻,其實是將兩個都具有唯一性的數據庫放在一起,通過大數據分析來挖掘其中的價值。
在前兩年POS收單市場的跑馬圈地中,匯付天下積累了上百萬小微企業客戶,其數據庫擁有了企業行業、規模、交易、財務等方面的基本數據。
這種強強聯合,使得中國小微企業指數的推出成為可能。指數將從小微企業的信貸、企業家金融知識、小微企業的成長性、創業的活力幾個方面描繪了中國現有金融體系下小微企業的生存現狀。
民間金融現狀
5月20日記者看到的民間金融現狀數據,其實是中國小微企業指數發布前的一次預熱,對其中小微企業的信貸部分內容作了先期披露。
在報告中,全國的家庭中有銀行信貸需求的家庭占比,在農村和城市分別為19.6%和17.2%。這其中信貸可得性為51.6%。簡單解釋來說,這就意味著在沒有抵押的情況下,如果需要借100元,其中只有51.6元是銀行貸款,剩下的錢有44.4元問親戚朋友同事借的,還有4元借不到。但放到農村,這個比例就變成了只有23元是銀行貸款,67元是從民間借,還有10元借不到。
而未被銀行滿足的這一部分需求,是就是民間信貸的市場。根據2011年和2013年調研結果的對比,民間借貸參與率幾乎持平,但其中“有息借入款”占比明顯提升,城鎮地區的比例從7.4%上升到14.8%,將近增加了一倍,農村地區也從10.6%上升至14.7%。
家庭收入的不同,也使得借款的結構有差異。中低收入家庭主要持有民間借貸,高收入家庭兩者皆有,中低收入家庭民間借貸額度遠高于收入水平。這些借款的主要用在生產經營和購買房屋上。
有84.6%的家庭從親戚朋友中借到的44.4元,并沒有明確的約定還款期限,83.3%基本屬于無息的借貸。但是,一旦計息,全國平均的借貸利率就達到了23.5%,而銀行的信貸利息只有7%。而大部分的無息無期限的借款,實際上刷的都是人情信用,這部分家庭的未來人情支出將有所增加。
而從民間借出的資金規模達到7500億元,平均的利率36.2%,相當于三分利。在這其中,有息部分2300億元的資金是低息借入、高息貸出,借入借出的利息差高達29.1%。
在全國工商業占比達到94.15%的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中,有正規信貸需求的占25.8%。在這些企業中,只有46%的企業獲得貸款,11.6%的企業申請被拒,有高達42.4%的有需求企業根本沒有去申請。
這其中八成以上的小微企業放棄申請貸款,是因為覺得申請不會審批通過或者覺得銀行貸款很麻煩。沒有擔保和抵押,是銀行拒絕小微企業信貸申請的重要原因。
僅從以上的部分數據可以看出,在中國家庭及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滿足上,金融機構尚有很多工作可以完善和推進。
“我希望也相信中國小微企業指數今后會成為整個小微企業的‘風向標,讓小微企業更了解自己,讓社會更關注小微企業。”甘犁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