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慧
終日坐在電腦前工作的我,手臂、手腕會不時地疼痛,老公勸誡我要多做些上肢運動,我不屑,說:“我每天敲鍵盤、做飯洗碗,上肢活動得不少了,再做上肢運動不是多余嗎?”后來,聽了專家一席話,我才恍然大悟。
肩周炎、頸椎病、網球肘、鼠標手……這些常見疾病的病因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上肢保護不當導致受損。無論是鍋爐工、電工、鉗工等體力勞動者,還是體育愛好者、電腦族、家庭主婦等,經常要反復用手臂,這都只是被動的機械的上肢活動,肩部、肘部、腕部得不到真正的力量和韌性的鍛煉,就很容易導致運動損傷或勞損。
上肢運動好處多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簡單手臂運動能緩解外周血管疾病導致的腿部慢性疼痛。研究人員發現,上肢的增氧運動有利于治療外周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是一種血液循環病,會導致嚴重的腿部疼痛,使患者難以行走。手臂運動還可以讓下肢疼痛的病人在活動期間避免觸及患處,從而有助于他們增強鍛煉的信心。此外,上肢運動能加強上肢力量,防治肩周炎、網球肘等疾病。
8種上肢運動保健法
專家建議,上肢以動為養,是最好的保健方式。以下這些運動可以活動關節,加強上臂肌力,對上肢酸痛、手指麻木、肩周炎、頸椎病等癥狀,均有防治保健的作用。
按摩法:雙手合掌互相摩擦至熱,一手五指掌面放在另一手五指背面,從指端至手腕來回摩擦,以局部有熱感為度。然后用手掌沿上肢內側,從腕部向腋窩摩擦,再從肩部沿上肢外側向下摩擦至腕部,一上一下為1次,可做24次;另一上肢同本法。本法可以促進肌膚的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及營養的吸收,使肌肉強健、除皺悅澤、柔潤健手、防治凍瘡。
甩動法:雙手輕輕握拳,由前而后,甩動上肢,先向左側甩動,再向右側甩動,然后兩肢垂于身體兩側甩動,各24次。本法有舒展筋骨關節、流通經絡氣血、強健上肢的作用,可預防肩、肘、腕關節疾病,還可調節氣血,防治高血壓。
按拿肩部:以一手的掌根與四指對合,似鉗形,由上而下拿捏肩頸部周圍,一邊拿捏一邊輕柔地轉動頭部,拿捏至肩端前的凹陷處和腋窩處時,用拇指指面持續用力按揉,以感到酸麻脹感為宜。用力時由輕而重、由淺入深。兩肩交替按拿10次左右。
揉拿上肢:用右手握住左肩頭的肌肉,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用力,逐漸提起,進行一松一緊的揉捏。從肩上直到手腕,動作要連綿不斷,用勁兒由輕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揉拿10次。同法用左手揉拿右肩10次。
擴胸舉目:雙手在后背部相握,伸直輕輕向后上抬,使胸部自然向前擴張,動作和緩,以感到心胸通暢為宜。同時頭部向上看(高血壓患者不可抬頭過高以免眩暈),做10次左右。
捻搓手指、擦手背:以一手的拇、食指捏另一手指的兩側,捻動指節,自上而下,輪換交替進行。然后,兩手掌用力相對搓動,由慢而快,搓熱為止。翻掌,兩手背相互用力揉搓,擦熱為止。
抓空:兩足分開,距離與肩等寬,身體直立,上肢伸平,雙手掌用力抓空如握球狀,十指同時做小幅度的屈伸運動,10次左右。
拍打上肢:五指并攏微屈呈空心掌形,用掌心拍打對側頸肩臂部外側20次左右,力量適中。
(摘自《中國保健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