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鈺玲
近期,中國影視界4位大將孫羽、路學長、藍為潔、袁牧女相繼離世。導演路學長因突發心臟病猝然離別,導演袁牧女因心原性心臟病猝發去世……電影人的心臟為何如此脆弱?身在高危職業究竟如何護身護心呢?
壓力大導致心臟告急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科童嘉毅副主任醫師指出,演藝界人士很多都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的問題,特別是人到中年情況就更嚴重了。中國醫師協會曾做過一項文體明星的健康調查,顯示血脂異常、高血壓、脂肪肝、心血管疾病這四大疾病正逼近明星群體,現在這種趨勢已經更加鮮明。長期從事高壓力、高負荷工作的人一般都會有高血壓,也會引起激素水平的變化,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心跳加快,到一定程度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破裂,引發急性心梗、腦中風甚至猝死。
不良生活方式會給血管“添堵”
童醫師表示,工作壓力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給我們的血管“添堵”,由此帶來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也有流行病學調查指出,不同職業的冠心病發作率不同,這說明職業風險已經成為心臟病的影響因素。
人情世故添煩擾,高壓工作超負荷。壓力大讓人身心俱疲,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誘發身體的各種疾病。因此,忙于生意的成功人士、IT精英、創意工作者、久坐的司機、三班倒的護士等職業人群患心臟病的風險都比較高。
護“心”預防很重要
高血壓、血脂異常、飲食不節、煙酒、精神情緒不穩、肥胖等都是心臟疾病的風險因素,也和某些職業有著密切的關系,好在這些因素可以通過積極主動的干預來控制。
呵護心臟,預防很關鍵。一是要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飲食清淡少鹽,戒煙戒酒,適量開展鍛煉,告別肥胖,按時到醫院體檢監測身體各項指標,不要因為工作忙而忽視了健康。二是學會排解壓力和情緒,多和家人朋友交流,通過運動、旅游和一些娛樂活動來放松心情,必要時可以咨詢心理醫生。三是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要立即就醫,找專科醫生排查病情,對癥治療,特別是心臟不好的人要定期接受醫生的檢查和治療。
(摘自《家庭醫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