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在實驗室的芯片上培育出首例活性人體軟骨。科研人員最終的目標是,利用創新性的3D打印手段,為骨關節炎患者和在戰場上受傷的軍人制造出替換性軟骨。
“骨關節炎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亟須了解這種疾病的成因,研究有效的治療方法。”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細胞和分子工程中心主管、該研究負責人段崇智博士說,“我們希望,我們研究的方法能令局面真正發生改觀,不管是從這種疾病的研究角度,還是從軟骨蛻變或關節損傷患者的最終治療角度。”
骨關節炎的標志是軟骨逐漸解體,這種柔韌的組織在關節的骨頭之間起到襯墊作用。骨關節炎造成嚴重疼痛,使膝蓋和手指等關節的靈活性下降,在美國是導致殘障的主要病因之一。美國多達半數人在一生之中會出現某種形式的骨關節炎。盡管有些療法可以緩解關節炎的癥狀,但沒有治愈的方法。許多有嚴重關節炎的患者最終需要置換關節。
段崇智說,利用患者本人的干細胞培育人造軟骨,具有極大的治療前景。“理想的情況是,我們能令這種組織再生,這樣人們就可以避免置換關節,置換關節是一種非常極端的手段,但遺憾的是,有些患者不得不多次接受這樣的療法。”
除了緩解骨關節炎患者的痛苦,替換性軟骨對在戰場上受傷的軍人等關節損傷患者來說也是革命性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