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惠
(廣西田陽高中,廣西百色533600)
新時期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之一就是科研能力的素質,它不僅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而且還是中小學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之一。開展何種教研活動,可以培養出科研型的中小學教師已經成為了當今教師培養的關鍵。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在我國中小學科研型生物教師的培養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對自身的職業缺乏認同感,教師的專業知識、倫理、技能都比較低下,缺乏有關的專業培訓機構與模式等。所以,想要培養出一名合格的具有科研能力的高中生物教師,需要通過教師和社會這兩個方面去培養[1]。
培養科研型的生物教師,首先需要生物教師掌握一定的、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對一些實驗、制作、觀察等活動要領的掌握,學習如何從整理資料、查閱文獻中獲得新的知識,然后將其轉化成為自己的東西。在教學實踐中,根據自身的學習經驗,去教導學生們如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獲得新的知識。
在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后,生物教師還要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去充實自己,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樣才可以在知識的海洋遨游,不斷地解決新的問題,對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教導學生們如何的去學習,如何的學好習。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高中生物課的課堂已然籠罩在了一個比較生動、開放的氛圍中,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其中,一起去探究、掌握知識,在這個過程中,生物教師所表現出來的專業情操、科研情操將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發生著作用。因此,中小學的生物教師首先要樹立起為科研教育事業而貢獻的信念與態度,不管別人如何看待生物學科,或者是如何看待生物老師這個行業,生物教師都應該竭盡自己的全力,熱愛這份事業,并且為這份事業而付出。
另外,生物教師還需要具有積極樂觀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用教師行業專門的道德規范去要求自己,愛護每位學生并且實時的關注他們的身心發展情況。與此同時,生物教師還要加強培養自身的專業素養,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職業認同感和自身的教學效能感,努力使自己不斷地認識到生物學科對學生在其人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同時,還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通過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個人修養去影響每一個學生,使他們正確的認識生物學科,進而正確的認識生活、認識人生。
教學反思并不是我們經常以為的一般意義上的回顧,它指的是通過思考、反省、探索等方式,來解決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具有十分鮮明的研究意義。教學反思還具有主體性、實踐性等特征,是教師在教學中辯證地否定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學經驗、教學觀念,通過教學體驗和教學監控等方式來進行積極認知的過程。
教學反思作為培養教師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被認為是一條有效途徑可以去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使教師對教育事件和所教的課程進行理性的選擇,同時還可以表現出一種樂觀向上的思維態度和思維方式。就教學反思的途徑而言,生物教師可以通過與他人多溝通、撰寫教學反思等方法培養自身的反思能力。將“學會學習”和“學會教學”結合起來,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對其自身的教學技巧、方法、策略等進行反思與總結,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實踐性,使自己成為一名科研型的生物教師[2]。
加強中小學生物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創建教師之間的合作文化,是讓教師走出狹隘、自閉教學環境的一個最重要的途徑。其中,在中小學生物教師中開展的合作與交流的活動,不僅要包含在同一個學校內部的不同學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而且還要包括教師與學校外的社會人士、與其他學校的家長與教師合作與交流。
在同一所學校的內部,同一教研組、同一備課組的教師之間要加強密切的合作,不斷地深入開展各項教研活動,進行集體備課。在不同的學科之間,教師需要打破原有的學科壁壘和知識結構,讓自己多了解一些其他學科的前沿知識,加強合作與交流,努力提升自己知識的綜合素養。同時,更重要的是加強教師與學生的合作與交流,這樣的話教師就可以密切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傾向以及其學習狀況,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更有利于激起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同時,創建中小學生物教師的專業平臺還應該讓生物教師與不同學校的教師、家長以及社會上各界關注生物教學事業的人進行合作與交流。組織開展一些生物課程論文評選活動、學術交流活動、優質課評選活動以及課件比賽等,鼓勵生物教師積極地參與其中,創建一個和平、歡樂、高效的信息合作交流的平臺。
想要培養科研型的中小學生物教師,改變高中生物教師的培養模式是關鍵。將受過高等教育、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和充沛生物專業知識的研究生或者是大學生引入到中小學生物教學中,使其從事中小學的生物教育。只有這樣才可能從根本上徹底地改變現在生物教育普遍落后的現象。
通過上述的分析,想要在中小學校中培養生物教師的科研能力,需要從教師自身和社會因素這兩個方面分別去努力。同時,新課改要求高中生物教師必須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注重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以為將自身培養成科研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1]佚名.科研促教科研興校如東中學:全力打造“生態·成長”型課堂[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3(6):E0002-F0002
[2]黃偉明.發揮生物教研組作用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J].福建教學研究,201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