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場營銷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應在教學中增加實踐性教學比重,探索多層次的實踐性教學方法,豐富實踐性教學環節,從而加強實踐性教學力度,本文對市場營銷學中的實踐性教學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市場營銷學;實踐性教學;案例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踐能力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學生必須具備很強的應用能力,才能適應企業的需要,為企業所青睞。因此,在市場營銷教學中,應積極倡導和采用實踐性教學方法。為此,應該進行多層次的實踐性教學探索。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 一般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在學生的實際動手和分析能力方面存在許多不足, 而市場營銷學這門課程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必須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地體會學科的核心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必須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使學生既掌握理論知識, 又能具備實踐能力。
一、實踐性教學的方法
(一)理論教學
理論教學仍是實踐型教學重要內容,因為專業理論知識是技能訓練的基礎,技能培養需要專業理論知識的指導。
在應用理論教學方法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強調基本概念和理論。教師需全面、系統地按照營銷教學體系,講授營銷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前沿觀點和實踐應用。
2.突出重點與難點。實踐型教學強調的理論教學,不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理論演繹,也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指導項目實踐。教師必須對專業理論進行精簡、整合,把那些與崗位技能培養相關性較弱的理論知識撇開,為開展項目實踐留下足夠的空間。理論教學與項目實踐必須統一、有效地組合起來,才能相得益彰。
(二)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法是指以案例為教材,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對案例提供的客觀事實和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見解,做出判斷和決策,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案例討論包括課后小組討論和課堂上全班討論兩種形式。通過這種案例教學方法,可以增強學生應用營銷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形成了教與學之間的良性互動。
在應用案例教學方法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案例描述要生動,要具有較強的故事性。情節生動的案例才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案例討論分析的興趣,增加案例分析的效果。
2.案例要貼近現實,與當前社會、企業發生的重大事件相結合。例如,在“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以此為案例,分析問題乳制品企業如何開展公共關系促銷,就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分析討論的積極性。將學生的案例分析結果與目前乳制品企業所采取的公共關系促銷策略作對比,能夠讓學生清楚地看到自己案例分析觀點的優點與不足,促進學生對“公共關系促銷策略”知識點的理解。
3.案例在分析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總結相對應的知識點,并給出反饋與建議。例如,在分組討論這一案例教學的主要方法中,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把總括性的市場營銷理論講授給學生,這是案例教學的基礎。其次將相關的案例公布出來,要求進行全體分組討論。小組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發言,表述各自對問題的看法,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后由任課老師進行總結。對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表達清楚的小組或代表予以表揚,對思路不清、方案不合理的指出他們的錯誤所在。
(三)競賽激勵教學
實踐證明,將帶有競賽性質的練習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不但對學生產生一種教學魅力,把他們牢牢吸引在教學磁場里,滿足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還提高了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講到“市場營銷調查”時,可把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大專學生對某產品的消費”進行市場調查,并寫成文字材料。最后由教師評出優秀的調查報告,給予獲獎小組成員一定的獎勵。
(四)創設情景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先把具體事物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充分發揮學生多種感官的作用,然后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根據情景做相應的練習。例如,在講到“廣告策劃”時,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廣告片,然后假設學生現在是廣告策劃部門職員,要求學生設計一則廣告。經由學生對此廣告進行評論,從而引出“廣告策劃的原則”的內容。
(五)角色互換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擔當“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學生只能坐在講臺下接受、消化教師傳授的知識。由于我們面對的是大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并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恰當地安排一些較易掌握的章節,如: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因素分析,讓學生擔當“小老師”,講解該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指導其在相關的書籍和網站上搜集資料,使學生在“備課”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六)模擬教學
市場營銷的模擬教學這個環節由三部分組成:
1.課外實際企業的模擬實習。由學校組織或同學自行聯系企業的營銷部門進行實習,教師指定相關的主題并做針對性指導。這一環節盡量安排在假期進行。
2、利用營銷模擬平臺的軟件,進行計算機實踐操作。借助多媒體教學軟件這一平臺,實現了全面模擬企業營銷的各種實際情境和營銷環節,使學生在計算機網絡上完成各種營銷決策,從而進一步鞏固和深化營銷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營銷實際操作能力。營銷實驗項目的開設將根據企業營銷的實際工作環節來組織和實施,以此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3.開展商業實踐項目。商業實踐項目應貫穿在課程教學的始終,形式可以有多種,如學生團隊創業、學生自行開立網店等。通過這種直接參與的商業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了運用營銷知識創造財富的價值,同時學生在開店的過程中,也加深了對營銷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開設網上商店的商業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同時對其他營銷相關課程也有實踐指導作用。
二、實踐性教學的支持條件
(一)布置預習作業
在正式授課時間一星期前,布置學生進行預習,主要完成兩個任務:
1.自學課本,從理論上初步了解有關市場營銷的特征、作用及基本要求和運用原則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2.學生按教師事前分好的各個小組進行資料收集工作,主要以案例為主,最好是親身經歷,也可以通過傳媒等多種渠道進行收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習環節,學生只有親自收集整理材料、思索問題、準備發言內容,才能加深對相關問題的理解和記憶,才能促進實際運用。所以教師必須切實做好指導、督促工作,并經常通過每組的負責人及時了解全體學生資料收集的進展情況。
(二)強化課堂管理
1.教師應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進行雙邊交流,適當提問以啟發學生思維,洞察學生思想,組織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自我表達、踴躍發言。
2.上課時往往一兩個違紀學生就會導致整個班級人心渙散。為此,教師應當嚴肅課堂紀律,不能對遲到、曠課的學生放任自流,以端正學風但在不影響他人前提下容許學生自由支配上課時間,依靠自身講課的魅力吸引學生自愿聽課。
(三)提升教師綜合能力
1.實踐能力。要開展實踐性教學,首先教師必須具備企業實戰能力,了解企業中營銷的各個環節和流程。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科研項目、在企業擔任兼職咨詢顧問等方式來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
2.教學能力。教學能力是一個長期提升的過程,包括表達、板書、利用多媒體教學等多方面的能力。
小結
本文依據《市場營銷學》這門課程的教學實際,對《市場營銷學》實踐性教學有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實踐性教學是一門微妙的藝術,要想更上一層次,把握其藝術規律,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長期努力,才能使該課程的實踐教學更科學、更有效。以后除在《市場營銷學》課程學習中使用外,還可以拓展到其他課程。從總體上來看,實踐性教學和學習效果遠遠好于一般的課程實踐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曉虹.市場營銷學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7(1)
[2]陳群平.關于市場營銷教學創新的思考[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2)
[3]辛云鵬,徐耀芬.市場營銷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究[J].學理論,2013(4)
作者簡介:
楊凡(1982.8- ),女,漢族,學士,現任職于武漢工商學院電子商務學院,研究方向: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