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
LEEP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66例療效觀察
陳曉紅
目的對宮頸環形電切術(LEEP)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66例進行療效觀察, 分析LEEP術的優勢。方法將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進行LEEP術治療的66例作為治療組, 施以冷刀宮頸錐切術治療的12例作為對照組, 對比兩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的并發癥情況。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 觀察患者宮頸塑形情況。結果對兩組患者術后隨訪半年, 治療組患者治愈率為95.5%, 對照組治愈率為75.0%,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切口愈合時間、復發率、滿意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LEEP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產生的組織損傷小, 安全精確, 效果顯著, 同冷刀宮頸錐切術相比更具優越性。
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環形電切術;臨床療效
在進行普查過程中發現, 普查對象中的年齡構成比同人乳頭瘤病毒(HPV)相關的生殖道濕疣病的發生率在不斷增加,進而使得年輕宮頸癌患者也呈遞增的趨勢, 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達到了2.5%[1]。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66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經過LEEP術進行治療, 觀察LEEP術的特點,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隨機選自本院2013年5~6月就診的患者, 通過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篩查后, 使用陰道鏡活檢確定患者為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所有患者中年齡最小22歲, 最大60歲。78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處于宮頸上皮內瘤變第一階段, 且其中有6例患者出現輕度宮頸糜爛, 有15例患者出現中度宮頸糜爛, 其余2例患者為重度宮頸糜爛;有26例處于宮頸上皮內瘤變第二階段, 且其中有16例患者出現輕度宮頸糜爛, 有6例患者出現中度宮頸糜爛, 其余4例患者為重度宮頸糜爛;有29例處于宮頸上皮內瘤變第三階段, 且其中有13例患者出現輕度宮頸糜爛, 有10例患者出現中度宮頸糜爛, 其余6例患者為重度宮頸糜爛。將進行LEEP術治療的66例患者作為治療組, 施以冷刀宮頸錐切術治療的12例患者則作為對照組, 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療組:在患者月經干凈后的2~7 d內進行LEEP術, 使用復方碘液對患者宮頸標注, 用環形電極放在標注區域外部的3 mm單位內, 置入頸管, 選擇球型電極進行創面止血, 噴灑云南白藥粉。對照組:患者麻醉后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 使用陰道拉鉤使得宮頸暴露, 確定病變范圍后,在病灶外緣作環形切口, 向宮頸深部進行錐形切除。手術后的1、3、6、12個月后, 患者要復查, 術后第2年開始每年復查1次。
1.3療效判定 患者術后半年內沒有病變存在, 但術后1年有病變存在則為復發。術后恢復判定:患者塑形滿意:術后3~6個月修復再生的宮頸光滑且彈性好。不滿意:術后3~6個月宮頸口處出現上皮顯露且宮頸口出現息肉、紅斑,宮頸口松弛。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錄入Excel數據庫,采用SAS12.0軟件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術后治愈率、手術時間、出血量、切口愈合時間比較 對兩組患者術后隨訪半年, 治療組治愈63例, 治愈率95.5%, 對照組治愈9例, 治愈率75.0%, 兩組治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最長為10 min, 最短為3 min, 患者術中平均出血量為(10.2±4.5)ml。對照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最長為32 min, 最短為22 min,患者術中平均出血量為(40.0±18.0)ml。治療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 治療組切口愈合時間平均(33.5±2.1)d, 對照組平均(42.6±13.2)d, 治療組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指標對比情況

表1 兩組患者各指標對比情況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組別例數平均手術時間(min)平均出血量(ml)切口愈合(d)治愈率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塑形滿意度治療組66 5.3±1.2a10.2±4.5a33.5±2.1a95.5b3.0a4.5a97.0a對照組1219.6±3.5 40.0±18.0 42.6±13.275.033.333.358.3
2.2術后并發癥情況 術后隨訪半年, 治療組2例術后有并發癥, 并發癥發生率為3.0%, 其中1例為宮頸狹窄合并感染, 1例為宮頸子宮內膜異位。對照組4例出現并發癥, 發生率為33.3%。治療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術后復發情況 治療組患者術后隨訪有3例患者復發;對照組者術后隨訪有4例患者復發, 治療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4塑形滿意 治療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對塑形不滿意,其余患者均滿意;對照組中有5例患者對塑形不滿意, 有7例患者滿意;治療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當前, 我國宮頸癌導致死亡的人數位于癌癥中的首位,給女性帶來巨大的痛苦和傷害[2]。宮頸上皮內瘤變屬于宮頸癌前的一個病變過程, 如及時有效地加以阻止能有效的預防宮頸癌的發生。目前對此類疾病治療的有效方法主要為LEEP術治療, LEEP術是采用高頻無線電刀通LOOP金屬絲由電極尖端產生3.8 MHz的超高頻(微波)電波, 在接觸身體組織的瞬間, 由組織本身產生阻抗, 吸收電波產生高熱, 使細胞內水分形成蒸汽波來完成各種切割、止血等手術目的,但不影響切口邊緣組織的病理學檢查[3]。采用此種手術僅僅需幾分鐘即可, 而且在手術的過程中對患者產生陰道燒灼的情況也較少。患者術后能夠正常的進行生活和工作。CIN切除組織活檢的結果同電子陰道鏡下的結果是相符的, 是對傳統檢查方法的彌補, 能夠避免漏診情況的出現。針對LEEP術后的并發癥情況, 也采用對應的治療方法[4]。
本次研究發現LEEP術具有激光和電刀所具有的所有功能, 而且沒有副作用, 采用LEEP術十分精細, 且沒有壓力切割, 因此給患者帶來的組織損傷較小。此外, 同傳統電刀相比, LEEP術中不會出現組織拉扯和碳化現象, 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也小。
綜上所述, 通過LEEP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更具優勢,不僅安全有效而且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李軼梅,李勁,吳曉玲.LEEP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133例療效及其預后影響因素分析.現代婦產科進展, 2008, 17(4):298-299.
[2] 張先娟,傅璟.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研究進展.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1, 27(3):179-182.
[3] 龐曉燕,張頤,徐彤,等.宮頸環形電切術和冷刀錐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Ⅲ級的臨床對比研究.現代預防醫學, 2012, 39(15):3841-3842,3844.
[4] 陳小玲,韋妙成.LEEP治療宮頸內瘤變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河北醫藥, 2013, 35(20):3083-3085.
2014-08-01]
515000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