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安宮黃體酮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臨床分析
李紅
目的觀察安宮黃體酮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的療效。方法52例藥物流產致陰道持續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6例)給予安宮黃體酮治療;對照組(26例)給予益母草沖劑治療,比較療效。結果服藥1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達到92.3%;對照組總有效率達到61.5%,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安宮黃體酮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的臨床效果非常好, 值得推廣。
安宮黃體酮;藥物流產;陰道出血
藥物流產是在避孕失敗后而進行的有效補救措施, 患者痛苦小, 副作用少[1], 可是藥物流產也有弊端, 那就是陰道出血時間持續過長。近幾年本院臨床應用口服安宮黃體酮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 取得良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門診治療藥物流產導致陰道持續出血患者52例, 年齡22~44歲, 平均年齡(34±8)歲, 流產后陰道出血已經持續15~30 d。經超聲檢查除外典型的宮腔殘留, 尿HCG呈陰性或者個別弱陽性, 血HCG<100 IU/L。生命體征均平穩, 無內科以及其他合并癥,血紅蛋白≥90 g/L。將5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6例, 兩組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52例患者均給予抗炎癥治療, 如有貧血者進行抗貧血治療。在此基礎上, 觀察組加用了安宮黃體酮10 mg/次, 1次/d 口服;對照組加用了益母草沖劑10 g/次, 2次/d口服, 兩組療程均為1周。
1.3評定標準 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的患者進行止血治療1周, 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定, 其評定標準為:治愈:患者出血停止, 臨床癥狀消失, B超顯示宮內無組織殘留。好轉:患者陰道出血已減少;臨床癥狀也減輕;B超顯示宮內無組織殘留。無效:患者出血沒有停止, 臨床癥狀無改善, B超顯示宮內不分無組織殘留, 需做清宮處理。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1周后:觀察組26例患者治愈18例, 好轉6例,無效2例, 總有效率達到92.3%;對照組26例患者中治愈9例, 好轉7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達到61.5%。兩組比較,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表1治療1周后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
藥物流產也稱做藥流, 即是使用米非司酮與合米索前列醇藥物聯合來結束早期妊娠(懷孕49 d之內), 其原理為妊娠者使用藥物后導致體內的孕激素活力下降、軟化宮頸、子宮蛻膜也變性壞死, 同時子宮會強烈收縮、迫使胚胎排出而引起流產。同時, 藥流患者的子宮收縮導致下腹部疼痛和陰道出血, 藥流后血中HCG的下降以及雌激素的延緩上升, 致使子宮蛻膜的絨毛剝脫比較緩慢或不全, 而造成了陰道出血過多、時間過長, 阻礙了子宮內膜的修復。而安宮黃體酮具有快速修復子宮內膜和有效止血的作用。本次觀察組應用安宮黃體酮, 止血總有效率達到了92.3%, 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1.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服用安宮黃體酮能使大量的孕激素充分發揮作用, 子宮內膜快速修復增厚, 再突然停藥, 子宮內膜因為缺乏了外援孕激素相助, 而出現撤退性出血, 子宮內膜的功能層亦會隨之完全剝脫, 從而將宮腔內的部分殘留物一并帶出, 宮內<1 cm的殘余組織和陳舊性血塊等都會清理干凈, 從而起到了藥物性刮宮的作用, 不用做診刮術, 避免了宮內機械性創傷。觀察組個別患者HCG呈弱陽性, 檢測血HCG均在100 IU/L以下, 此情況一般3周就可以轉陰。
綜上所述, 安宮黃體酮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效果好,止血快, 能夠迅速修復子宮內膜, 軟堅散結、去瘀生新, 在避免清宮術的同時也減少了后期并發癥, 此療法值得應用推廣。
[1] 田玉蓉.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應用安宮黃體酮治療的療效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1(08):185-186.
[2] 李愛玲.安宮黃體酮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臨床觀察.海峽藥學, 2012(7):138-139.
[3] 肖小青.安宮黃體酮治療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0(31):86-87.
[4] 陳海瓊.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應用安宮黃體酮治療的療效分析.中外醫療, 2013(1):131-132.
2014-06-17]
215542 江蘇省常熟市唐市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