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梅
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89例
蔡春梅
目的觀察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療效。方法89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 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研究組45例予以藥物聯合微波治療, 對照組44例僅予以藥物治療, 比較兩組的療效時間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的停發新疹時間(2.11±1.14)d、止痛時間(1.42±0.94)d以及結痂時間(5.24±1.92)d均比對照組(3.76±2.19)d、(4.26±1.78)d、(7.89±1.77)d少,且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療效較為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藥物;微波;帶狀皰疹;神經痛
本研究為觀察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療效, 選取了在本院收治的89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 分別予以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和藥物治療, 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 現總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89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 全部患者的臨床癥狀均符合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相關標準, 且經過相關的輔助檢查被確診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1]。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45例和對照組44例, 研究組中男女比例為23:22, 年齡20~73歲, 平均年齡(41.5±3.7)歲, 病程1~10個月, 平均病程(5.5±1.3)個月;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23:21, 年齡21~70歲,平均年齡(40.4±3.6)歲, 病程1~11個月, 平均病程(6.0±1.2)個月。兩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予以消炎痛片、維生素B1片等常規藥物治療, 連續用藥3周,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先進的微波治療儀進行治療, 將其輸出功率調節到20 W左右, 探頭頻率為2450 MHz, 每個部位的照射時間不宜過長, 控制在25 min左右, 輻射探頭應與受照射部位保持一定的距離, 每日照射1次, 連續治療10 d, 觀察并比較兩組的療效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療效時間包括停發新疹時間、止痛時間以及結痂時間等, 不良反應是指輕度胃痛、惡心等。
1.3統計學方法 將文中統計及檢測所得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相關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的療效時間比較 予以不同治療后, 研究組的停發新疹時間、止痛時間以及結痂時間均比對照組少,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兩組的療效時間比較

表1兩組的療效時間比較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例數停發新疹時間止痛時間結痂時間研究組452.11±1.141.42±0.945.24±1.92對照組t 4.26±1.78 3.68 443.76±2.19 2.31 7.89±1.77 2.63
2.2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予以不同治療后, 研究組僅有2例(4.44%)出現輕度胃痛、惡心等, 對照組中9例(20.45%),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指帶狀皰疹經治療后, 局部病變消退, 但遺留超過1個月以上的神經性疼痛,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身體健康。臨床通常予以常規藥物治療, 但長期服用藥物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 目前, 已有相關研究表明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可取得較好的療效[2]。本次研究通過分析選取的89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的一般資料,分別予以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和藥物治療, 比較兩種治療方法的療效時間, 發現藥物聯合微波治療下的停發新疹時間、止痛時間以及結痂時間均比藥物治療少。由此表明, 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可以有效縮短治療時間, 減輕治療期間的痛苦, 從而可以有效緩解部分患者的心理負擔,使其早日擺脫痛苦。
同時, 也有相關研究表明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應, 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有效證實[3]。本次研究在比較兩組療效時間的同時, 也對其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了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比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少, 表明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綜上所述, 藥物聯合微波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可以有效縮短治療時間, 并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值得臨床推廣。
[1] 張鳳嬌, 馬紅衛.復方甘草酸苷聯合微波治療帶狀皰后遺神經痛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24):181-182.
[2] 班鶯.微波聯合藥物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分析.黑龍江醫學, 2014, 38(4):418-419.
[3] 王梅芳.微波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臨床觀察.吉林醫學, 2012, 33(27):187-188.
2014-07-28]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神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