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娟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診斷中的價值
馮麗娟
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診斷中的價值。方法43例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患者, 均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的疾病診斷價值。結果43例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患者共發現47個乳腺結節, 其中39例患者為單發結節, 4例患者為多發結節。29個結節位于左乳, 18個結節位于右乳。31個結節位于乳腺中央區, 16個結節位于乳腺周邊區。惡性結節的最大直徑明顯小于良性結節, 良性結節的邊界清晰率明顯高于惡性結節, 惡性結節的縱橫比、阻力指數均明顯大于良性結節, 良性結節的彩色血流頻譜明顯好于惡性結節,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彩色多普勒超聲是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有效診斷方法, 惡性結節的最大直徑較小, 邊界多不清晰, 而縱橫比、阻力指數較高, 彩色血流頻譜較為嚴重, 可為患者疾病的診斷提供科學依據。
彩色多普勒超聲;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診斷價值
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乳腺良性上皮腫瘤, 但也存在惡變的風險, 因而及早診斷和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 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目前臨床用于診斷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有效方法為超聲診斷[1-3], 該方法具有無創、簡單易行的特點, 更易為患者所接受。為了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診斷中的價值, 本院選取43例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患者, 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診治的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患者43例, 后經手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腎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患者均為女性, 且結節直徑均<1.0 cm, 年齡23~58歲, 平均年齡(46.2±10.3)歲, 臨床表現如下:乳頭血性溢液14例、乳頭清色或黃色溢液16例、乳腺腫脹13例。此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同意, 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1.2方法 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所用儀器為美國Philip HD3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設定探頭頻率為7.5~10.0 MHz, 將彩色血流增益到不產生噪聲的最大靈敏度, 將血流速度標尺降到最低4.1 cm/s。指導患者取仰臥位, 將上臂外展, 暴露雙側乳房,將乳頭作為中心做放射狀、橫切、縱切、斜切掃查乳房, 發現結節后, 要詳細記錄結節的位置、形態、大小、邊界、內部回聲、鈣化、導管擴張情況, 同時觀察結節與周邊導管的關系, 記錄血流分布情況, 0級時, 患者病灶內無血流信號。Ⅰ級時, 患者病灶內有少量血流信號, 可見1~2處點狀血流信號。Ⅱ級時, 患者病灶內有中量血流, 可見1條主要血管或3~4處點狀血流信號。Ⅲ級時, 患者病灶內有豐富血流,可見2條以上管壁清晰的血管或4處以上點狀血流信號。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均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實施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 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3例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 共發現47個乳腺結節, 其中39例患者為單發結節, 4例患者為多發結節。29個結節位于左乳, 18個結節位于右乳。31個結節位于乳腺中央區, 16個結節位于乳腺周邊區。
47個乳腺結節的彩色多普勒超聲結果分析如表1所示,惡性結節的最大直徑明顯小于良性結節, 良性結節的邊界清晰率明顯高于惡性結節, 惡性結節的縱橫比、阻力指數均明顯大于良性結節, 良性結節的彩色血流頻譜明顯好于惡性結節,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47個乳腺結節的彩色多普勒超聲結果

表147個乳腺結節的彩色多普勒超聲結果
結節性質數目(個)結節最大直徑(cm)邊界清晰縱橫比阻力指數良性結節260.67±0.2119(73.1)0.39±0.120.34±0.09惡性結節210.43±0.151(4.8)0.76±0.180.63±0.10 χ2/t8.58122.17812.48711.529 P 0.0090.0000.0000.000結節性質數目(個)彩色血流頻譜0級Ⅰ級Ⅱ級Ⅲ級良性結節263(11.5)12(46.2)11(42.3)0惡性結節210015(71.4)6(28.6) χ221.325 P 0.000
乳房導管內乳頭狀瘤又稱大導管乳頭狀瘤、囊內乳頭狀瘤等, 是發生于乳頭及乳暈區大導管的良性乳頭狀瘤。腫瘤由多個細小分支的乳頭狀新生物構成, 常為孤立、單發, 少數亦可累及幾個大導管。臨床癥狀多不明顯, 多數以無痛性乳頭溢液就診, 部分在檢查乳房其他疾病作病理學檢查時被發現。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是乳房導管內乳頭狀瘤中較為常見的一種。
彩色多普勒超聲是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有效診斷方法, 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度、診斷準確率,可為患者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 均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 結節與周邊的導管關系密切, 超聲檢查可見導管旁有結節回聲, 應視為導管內乳頭狀瘤存在的佐證。周邊可見細角狀或條狀回聲, 且與導管的走行相同, 可呈海星征或蝌蚪征, 這是導管內乳頭狀瘤的特征性改變。惡性結節的最大直徑明顯小于良性結節, 良性結節的邊界清晰率明顯高于惡性結節, 惡性結節的縱橫比、阻力指數均明顯大于良性結節, 良性結節的彩色血流頻譜明顯好于惡性結節, 說明良性結節與惡性結節的超聲圖像特征是不同的, 結節內彩色血流的顯示和分布特征在導管內乳頭狀瘤的診斷中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聲是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有效診斷方法, 惡性結節的最大直徑較小, 邊界多不清晰, 而縱橫比、阻力指數較高, 彩色血流頻譜較為嚴重,可為患者疾病的診斷提供科學依據,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李麗萍, 呂偉, 張建華, 等.實性小結節型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超聲診斷.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 2013, 8(4): 416-419.
[2] 王小燕, 韋海明, 康利克, 等.乳導管乳頭狀瘤的超聲圖像及造影特征與病理對照分析.實用醫學雜志, 2011, 27(16):3008-3010.
[3] 廖衛, 楊炳昂, 劉秉彥, 等.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高頻超聲診斷.海南醫學, 2012, 23(9): 87-88.
2014-06-30]
115200 遼寧省蓋州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