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峰 杜蕾
臭氧關節腔內注射結合針刀治療骨性膝關節炎的臨床觀察
張高峰 杜蕾
目的探討總結骨性膝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方法148例符合診斷標準的骨性膝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74例)和對照組(74例), 觀察組使用臭氧關節腔內注射結合針刀療法治療, 4次為1個療程, 對照組采用局部綜合理療及中藥熏藥治療,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87.8%明顯優于對照組52.7%, 治療后1個月視覺模糊評分(VAS)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臭氧關節腔內注射結合針刀療法治療骨性膝關節炎療效確切。
骨性膝關節炎;臭氧;針刀療法
骨性膝關節炎是各種病因導致以關節退變、軟骨破壞為主要表現的非特異性炎性病變, 目前病因病理未完全清楚。選取本院2010年以來門診治療患者, 應用臭氧關節腔內注射結合針刀療法治療74例骨性膝關節炎患者, 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所選148例患者均來自門診, 均經X線或MRI確診, 符合骨性膝關節炎的診斷標準, 并排除其他因素所致的關節疾病。其中男64例, 女84例;年齡34~79歲;體重50~92 kg;發病位置:單純左膝73例, 單純右膝54例,雙側膝關節21例;病程5個月~22年。所有患者4周內均未接受關節局部穿刺治療, 局部無炎性感染, 并將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排除在組外。將14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74例)和對照組(74例),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操作方法 觀察組采用臭氧關節腔內注射結合針刀療法治療。患者取仰臥位, 患肢屈髖屈膝90°, 取髕骨上、下極外側進針, 使用12號穿刺針進入關節腔, 注入臭氧20~40 ml,濃度為30~40 μg/ml, 每次間隔5~7 d, 4次為1個療程。在內、外側副韌帶附著點及髕骨周圍尋找壓痛點并標記, 使用針刀順韌帶肌肉走向進刀, 并到達骨面行縱行剝離, 加壓包扎, 為預防滲出腫脹, 局部冷敷30 min[1]。針刀主要分離內外支持帶、髕下脂肪墊等部位。操作過程中切勿用力過猛,以免加重骨膜創傷及血管損傷, 每次治療前應重復體格檢查, 若有痛點則繼續行針刀治療。治療后患者全關節被動活動2~3 min, 休息30 min后方可離院[2]。對照組采用局部綜合理療(膝關節中頻脈沖電、微波紅外線、推拿等)及中藥熏藥治療。2周為1個療程, 一般需1~2個療程治療。
1.3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痛覺評估采用視覺模糊評分(VAS)來進行評價。 顯效:疼痛基本緩解, 活動后無疼痛,關節屈曲活動度恢復, 不影響正常生活。有效:疼痛明顯緩解,活動后偶有疼痛, 休息后可緩解, 關節屈曲活動度恢復80%以上, 不影響正常生活。好轉:疼痛明顯好轉, 活動后仍訴疼痛, 關節屈曲活動度恢復50%以上, 稍影響正常生活。無效:疼痛及活動度無改善或者基本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周內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均取得了明顯的近期效果, 隨著時間延長, 差異性開始逐漸變化, 治療后1個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個月后觀察組總有效率亦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后1周治療后1個月觀察組74 7.6±0.4b3.2±0.7b2.0±0.5a對照組747.4±0.53.4±0.66.2±0.3

表2兩組患者1個月后總有效率比較(n, %)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由于各種原因造成膝關節局部的疼痛腫脹甚至關節的活動受限, 關節應力的平衡失調, 關節軟骨損傷退變, 反復疼痛進一步加重了膝關節的退變, 產生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對于未達到手術條件的患者, 多數采用物理治療的方法治療, 由于治療時間長, 很多患者不能堅持,病情緩解緩慢, 易復發, 療效不確切。
臭氧屬于不穩定強氧化氣體, 作用時間短, 容易吸收,不易對機體造成副損傷, 具有明顯的消炎及鎮痛作用[3]。可改善膝關節的內環境, 清除關節內的自由基, 消除炎癥反應,從而起到消除化學刺激、免疫源性對膝關節的影響, 在限制介質炎癥的擴散, 促進滑膜軟骨細胞的合成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并能夠減輕軟骨的損傷。在使用過程中使用30~40 U/L的臭氧濃度, 避免高濃度臭氧引起局部的氧化傷大于對軟骨的保護作用[4]。應用針刀這種閉合微創治療, 可以松解韌帶的粘連, 幫助修復關節支持帶, 恢復關節的動、靜態平衡,運用針刀治療并針對病因, 精確松解肌肉的病變點。應做到整體松解, 從而使作用迅速可靠, 同時避免關節腔內使用糖皮質激素對機體產生的不良反應。在關節的應力點要求位置準確, 減少副作用發生, 避免新的粘連出現[5]。
綜上所述, 臭氧關節腔內注射結合針刀治療骨性膝關節炎無明顯不良反應, 安全有效, 可以門診治療, 療效確切, 僅個別患者出現膝關節局部酸困, 口服消炎鎮痛藥物后即可緩解,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1] 朱漢章.針刀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4:128-141.
[2] 鐘偉華, 龐向華.改良小針刀治療早期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2, 21(18):1941-1942.
[3] 樊榮, 傅志儉, 謝珺田, 等.醫用臭氧對骨關節炎病理過程中軟骨細胞的影響.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 1(1):27-32 .
[4] 張靜, 陳新武, 杜中東 , 等.醫用臭氧膝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骨性關節炎.中國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10, 12(32):930-931.
[5] 張志文, 袁洪澤, 張志權, 等.小針刀聯合腔內給藥治療膝骨性關節炎106例.頸腰痛雜志, 2012, 33(2):155-156.
2014-06-30]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南石醫院脊柱關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