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丙泊酚麻醉應用于腸鏡檢查中的臨床研究
周勇
目的探究與分析丙泊酚麻醉在腸鏡檢查中的臨床應用。方法60例接受腸鏡檢查的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 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腸鏡檢查, 試驗組在進行腸鏡檢查之前給予丙泊酚麻醉處理,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及患者感覺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腸鏡檢查中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呼吸頻率及血氧飽和度較對照組相比明顯降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檢查后上述各指標數值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感覺舒服及耐受的患者數明顯多于對照組, 感覺難受及不適的患者數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行腸鏡檢查基礎上給予丙泊酚靶控輸注處理能夠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 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及舒適度, 值得推廣。
丙泊酚;麻醉;腸鏡
消化系統病變作為臨床上一類發病率較高的疾病, 做好早期診斷工作至關重要, 現以腸鏡檢查作為主要篩查手段,但此種檢查方法易為患者帶來不同類型的不良情緒, 甚至出現緊張、焦慮、不安等心理壓力, 對消化系統病變的診斷及治療帶來阻礙[1]。為此, 臨床工作者將丙泊酚全麻處理應用其中, 提高了腸鏡檢查的安全性及舒適度, 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 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接受腸鏡檢查的患者, 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 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9例, 女11例, 年齡23~59歲, 平均年齡(45.9±2.3)歲, 合并冠心病6例, 合并高血壓9例, 合并糖尿病7例。試驗組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齡21~58歲, 平均年齡(49.3±2.5)歲, 合并冠心病7例, 合并高血壓8例, 合并糖尿病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合并癥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丙泊酚靜脈推注進行腸鏡檢查,試驗組給予丙泊酚靶控輸注麻醉后進行腸鏡檢查, 主要麻醉方法為:將TCI泵與患者進行有效連接, 使用1%的丙泊酚,并將血漿靶控濃度進行調整, 以5 μg/ml為最佳, 以促進患者達到較好的麻醉狀態下, 并在進行腸鏡檢查期間將血藥濃度維持在3~4 μg/ml。取檢查前、檢查中及檢查后患者的各項主要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情況, 并對其檢查過程中的感覺情況進行記錄。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情況 試驗組患者腸鏡檢查中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呼吸頻率及血氧飽和度較對照組相比明顯降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檢查后上述各指標數值無明顯變化,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感覺情況 試驗組感覺舒服及耐受的患者數明顯多于對照組, 感覺難受及不適的患者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情況

表1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情況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檢查時間收縮壓(mm Hg)舒張壓(mm Hg)心率(次/min)呼吸頻率(次/min)血氧飽和度(%)對照組30檢查前 147.5±12.187.6±9.785.4±8.819.6±2.80.985±0.021檢查中158.2±9.5a98.4±8.5a98.3±12.9a31.8±2.1a0.975±0.030a檢查后 147.3±10.687.6±9.786.7±5.519.8±1.90.988±0.015試驗組30檢查前 144.7±14.6 88.5±12.384.3±9.620.1±2.70.991±0.018檢查中 126.7±10.6a74.3±10.8a65.4±7.8a13.4±1.8a0.936±0.017a檢查后 143.5±12.4 86.9±10.183.5±8.719.2±2.50.975±0.015

表2兩組患者感覺情況[n(%)]
腸鏡檢查作為診治腸道疾病的一種有效手段, 由于在檢查過程中需進入到腸彎曲處, 容易引起患者感到疼痛不適,從而誘發緊張、焦慮不安的情緒。為此, 臨床工作者將丙泊酚應用于腸鏡檢查中, 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從而降低其進展、恐懼感[2]。丙泊酚作為一種起效快, 維持時間短的常用靜脈麻醉劑, 患者可在檢查中較快的達到麻醉狀態, 且能夠在檢查后的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狀態, 應用范圍較廣[3]。以往臨床麻醉師主要將傳統靜脈推注作為主要的給藥方式, 雖可達到一定的麻醉效果, 但無法對推注的速度及麻醉藥的用量得以較好的掌握, 可帶來不同程度的麻醉危險性。現為了提升麻醉過程中的安全性及舒適度, 將靶控輸注技術應用到丙泊酚的麻醉處理中, 使得臨床麻醉醫師能夠對麻醉的深度得到更佳的控制力及維持力[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試驗組患者腸鏡檢查中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呼吸頻率及血氧飽和度較對照組相比明顯降低(P<0.05)。兩組患者檢查后上述各指標數值無明顯變化,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感覺舒服及耐受的患者數明顯多于對照組, 感覺難受及不適的患者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果可見, 靶控輸注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較為顯著, 丙泊酚藥量容易控制, 且麻醉過程較為穩定, 患者舒適度較高, 值得推廣。
[1] 岳嵩, 馮承新.丙泊酚麻醉應用于腸鏡檢查中的臨床檢查.中國醫藥導報, 2010, 7(9):66-67.
[2] 梁偉, 周安舜, 楚翠, 等.丙泊酚靶控輸注應用于無痛腸鏡檢查的觀察.重慶醫學, 2009, 38(2):194-195.
[3] 劉愛秀, 盧榮軍.靶控輸注丙泊酚應用于無痛腸鏡檢查60例.陜西醫學雜志, 2011, 40(7):825-826.
[4] 李雪松, 周艷, 蔡朋朋, 等.丙泊酚與芬太尼靜脈聯用輔助結腸鏡檢查的臨床分析.現代預防醫學, 2011, 38(13):2622-2623.
2014-06-20]
430400 武漢市新洲區中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