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林麗麗
熱毒寧注射液優化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伴發熱的臨床療效分析
張芳 林麗麗
目的探究與分析熱毒寧注射液優化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60例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伴發熱患者, 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 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左氧氟沙星和頭孢替安治療;試驗組給予左氧氟沙星和熱毒寧注射液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癥狀緩解時間。結果試驗組總有效率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66.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較對照組相比, 退熱及咳嗽緩解時間明顯縮短,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熱毒寧注射液能夠在優化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伴發熱的臨床療效較為突出, 縮短了癥狀緩解時間, 值得推廣。
熱毒寧注射液;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優化;療效
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作為臨床上一類發病率較高的呼吸系統疾病, 可由細菌、病毒、支原體及衣原體等多種微生物引起, 臨床癥狀包括咳嗽、發熱、咳痰、胸悶、喘息、流鼻涕等,其中以發熱癥狀最為常見。經大量研究結果顯示, 對于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伴發熱采用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可取得顯著臨床療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伴發熱60例, 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 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9例, 女11例,年齡65~78歲, 平均年齡(73.4±3.3)歲。試驗組中男17例,女13例, 年齡67~75歲, 平均年齡(71.6±3.5)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兩種抗生素治療, 治療方法為:167 ml的0.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靜脈滴注1次/d;1.0 g的頭孢替安加入到100 ml的生理鹽水中, 靜脈滴注1次/d, 10 d為1個療程。試驗組給予左氧氟沙星和熱毒寧注射液治療,治療方法為:167 ml的0.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靜脈滴注1次/d;20 ml的熱毒寧注射液加入到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 靜脈滴注1次/d, 10 d為1個療程。
1.3療效評價標準 將體溫降低至正常水平并維持3 d以上, 臨床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 經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總數恢復正常評為痊愈;將體溫降低至正常水平并維持3 d以上,臨床癥狀與體征明顯減輕, 經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總數基本恢復正常評為好轉;將體溫無下降, 臨床癥狀與體征未好轉甚至加重, 經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總數仍處于較高的水平評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好轉)/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67%, 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3.33%, 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試驗組較對照組相比, 啰音消失及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退熱及咳嗽緩解時間明顯縮短,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表2兩組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表2兩組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組別例數退熱咳嗽緩解啰音消失白細胞恢復正常對照組303.29±1.876.16±1.895.83±2.165.68±2.21試驗組30 2.11±1.18a4.86±1.67a5.23±2.05b5.56±2.54b
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伴發熱患者較為常見的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呼吸道病毒等,對于此類患者所采用的治療藥物可選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β-內酰胺類等藥物, 但由于該病在發病時常伴隨著混合感染的存在, 因此, 臨床上常將兩種抗生素聯合應用作為主要治療手段[1]。但在治療過程中發現, 大量使用或濫用抗生素可導致細菌耐藥性越來越多。而對于老年患者來說, 除了易產生耐藥性以外, 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基礎疾病及合并癥較多且復雜;②在使用抗生素過程中易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2]。熱毒寧注射液為一種由青蒿、梔子及金銀花提取而成的藥物, 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鎮痛、解熱的臨床作用, 同時還可促進免疫抑制作用及細胞免疫作用[3]。為此,本院將熱毒寧注射液聯合抗生素應用于治療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伴發熱患者中。研究結果顯示, 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較對照組相比, 退熱及咳嗽緩解時間明顯縮短(P<0.05)。說明將熱毒寧注射液應用于此類疾病的治療中, 可優化臨床療效, 且明顯縮短了臨床癥狀緩解時間。
綜上所述, 熱毒寧注射液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效果明顯,不僅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 同時還可提升機體的抗病能力,值得推廣。
[1] 劉又寧, 陳民鈞, 趙軼梅, 等.中國城市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655例病原學多中心調查.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6, 29(1):73-81.
[2] 孫宏莉, 徐英春, 王輝, 等.2004~2005年中國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菌耐藥性研究.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2007, 11(11):24-291.
[3] 黃海輝, 張嬰元, 黃紹光, 等.上海地區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學調查.中國抗感染化療雜志, 2003, 3(6):321-324.
2014-07-28]
266033 青島市市北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