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根 劉學英 熊元江
小兒牛黃清心散聯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手足口病療效觀察
張春根 劉學英 熊元江
目的評價小兒牛黃清心散聯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手足口病的療效。方法92例手足口病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6例。兩組患兒在抗炎、補液等相同對癥治療基礎上, 觀察組加用“小兒牛黃清心散+利巴韋林氣霧劑”, 治療7 d后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 高于對照組91.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及皰疹消退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兒在服用小兒牛黃清心散及外用利巴韋林氣霧劑過程中無不良反應。結論小兒牛黃清心散聯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手足口病安全, 見效快, 縮短病程,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小兒牛黃清心散;利巴韋林氣霧劑;手足口病;療效觀察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coxA16、EV71)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 尤以3歲以下年齡段發病率最高。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伴發熱等。本院對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手足口病患兒采用小兒牛黃清心散聯合利巴韋林氣霧劑治療,取得良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手足口病患兒92例, 均符合第7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1]及《衛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的診斷標準, 其中, 男56例, 女36例, 3歲以下患兒73例, 3歲以上19例, 92例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發熱, 均有手足口及臀部等2個或2個以上部位出現皰疹。將92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6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在常規抗炎、補液等相同對癥治療基礎上, 觀察組加用小兒牛黃清心散(山東方健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37020495), 用法、用量:1周歲以內, 1袋/次, 1~3周歲, 2袋/次, 3周歲以上酌增, 口服, 1~2次/d。利巴韋林氣霧劑(商品名:信韋林, 上藥集團信誼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10970349), 用法、用量:第1小時4次噴皰疹處,以后1次/h, 2 d后4次/d, 2~3噴/次, 比較兩組患兒的療效。
1.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用藥1~2 d后體溫恢復正常, 手足口腔黏膜皰疹明顯好轉;有效:治療2~3 d后體溫正常,手足口腔黏膜皰疹有所好轉;無效:用藥5 d以上體溫仍未恢復正常, 并且手足皮疹口腔黏膜皰診無任何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療效比較 經治療7 d后, 觀察組46例患兒總有效率為100.0%, 而對照組則為91.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2.2兩組癥狀和體征消退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及皰疹消退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2。患兒在服用小兒牛黃清心散及外用利巴韋林氣霧劑過程中無不良反應。

表1兩組患兒療效比較(n, %)
表2兩組癥狀和體征消退時間比較

表2兩組癥狀和體征消退時間比較
注:兩組比較, P<0.05
?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A組16型、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兒童傳染性疾病, 屬于中醫“濕病”、“溫濕”范疇, 多發生免疫能力低下者, 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 尤其是<3歲兒童發病率最高。由于腸道病毒71型還具有神經毒性, 不僅引起皮疹, 還可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并發癥, 如腦膜炎、腦炎、神經源性肺水腫等。保護中樞預防并發癥是小兒手足口病治療的一個重點[2]。目前西醫尚無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 中醫藥在治療該病臨床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小兒牛黃清心散是治療小兒內熱癥的成方, 方中黃連、赤芍、大黃清熱瀉火、解毒、蕩滌腸胃, 對熱結便秘、火邪上炎有奇效。牛黃、冰片可清熱解毒, 對口舌生瘡、咽痛者有效。水牛角、牛黃、全蝎、膽南星涼血解毒, 鎮靜熄風,可防治邪毒煩盛、逆清心包、內陷陰所致壯熱、神昏、抽搐。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小兒牛黃清心散有解熱、降溫、抗高溫作用, 以及平喘化痰和中樞保護等作用。方中體外培育牛黃和冰片, 可透過血腦屏障有效保護中樞[3]。利巴韋林氣霧劑是目前所知抗病毒譜最廣的抗病毒藥物, 對包括引起手足口病的柯薩奇病毒在內的多種病毒都有效。可阻斷病毒合成重要環節, 抵制多種病毒DNA、RNA復制, 具有療效好、起效迅速、用藥劑量小(相當于全身給藥的1/30)、不良反應小、安全可靠、使用簡單、方便等優點。經臨床應用證明, 兩藥聯合治療手足口病有顯著效果, 使發熱及皮疹消退快, 癥狀減輕, 可縮短病程, 且安全性及耐受性好, 未見不良反應, 使用簡單, 基層醫院均有, 取藥方便, 具有良好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 胡亞美, 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802-810.
[2] 李建明, 謝靖娟, 何顏霞, 等, 手足口病的臨床特征及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高危因素分析.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2009, 16(2): 142-144.
[3] 王小榮.小兒牛黃清心散治療手足口病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19(35):4567-4568.
2014-06-17]
331500 江西省永豐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