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英
72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
盧志英
目的探討整體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效果。方法144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72例,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均給予呼吸科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給予整體護理。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5.8%, 明顯優于對照組77.8%(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 (15.2±2.5)d, 明顯短于對照組 (24.6±3.2)d(P<0.05)。結論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實施科學的整體護理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進一步變化, 改善臨床癥狀, 縮短住院時間, 提高生活質量。
呼吸內科;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臨床上較為常見、多發的呼吸系統疾病, 吸煙、大氣污染及肺部感染等是其主要誘因, 該病具有病程較長、容易反復發作等特點, 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是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 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病癥,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間, 本院對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給予整體護理, 取得了較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間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144例, 均符合200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1]中的診斷標準, 并均經X線確診, 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將144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72例。觀察組中,男44例, 女28例;年齡45~75歲, 平均年齡(58.9±7.1)歲;病程2~21年, 平均病程(10.9±3.1)年。對照組中, 男45例,女27例;年齡46~74歲, 平均年齡(59.2±7.2)歲;病程2~22年, 平均病程(11.2±3.2)年。兩組患者在入院前均有程度不一的慢性支氣管炎病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進行對比。
1.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治療, 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舒適病房環境、持續性低流量吸氧、監測生命體征、叩背、定時吸痰及協助患者翻身等呼吸科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整體護理:①心理護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病情通常遷延不愈, 故其容易產生心理負擔, 導致出現抑郁、焦慮, 甚至悲觀絕望等負面心理而影響到治療。因此, 護理人員應當以誠懇、熱情的態度與患者進行交流, 密切注意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并進行評估,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 列舉治療成功的案例, 幫助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積極配合治療。②飲食護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由于其呼吸時較正常人困難, 故能量消耗會相對較大, 從而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和機體免疫力降低等, 因此, 在護理過程中, 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等易消化食物, 禁食辛辣、油煎、堅硬等食物, 鼓勵患者多吃蔬果, 并囑咐患者少食多餐。③呼吸道護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容易發生呼吸困難, 因此, 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進行縮唇以及腹式呼吸[2],以避免氣道過早的閉合。對于呼吸困難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可增加患者臥床休息時間, 臥床時予半臥位, 以使患者肺容量增加和膈肌下降, 從而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癥狀。④口腔護理:部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由于長期臥床或意識狀態較差, 一般會導致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減弱, 而可能會將口腔內的分泌物、細菌等誤吸入氣道內, 從而可能導致發生吸入性肺炎, 因此, 護理人員應當加強患者口腔護理, 為患者口腔進行2次/d護理, 以保持口腔的清潔。⑤出院指導: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出院后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囑咐其積極進行康復鍛煉, 提高肺活量, 戒煙戒酒, 加強營養, 防止感冒及遵照醫囑服藥, 并定期進行復查。
1.3療效判斷標準 根據相關文獻對療效判斷標準[3]進行擬定:①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痰菌培養結果陰性為顯效;②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得到明顯好轉, 痰菌培養提示菌落明顯減少為有效;③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未見改善或加重, 痰菌培養提示未見減少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和護理后, 觀察組總有效率95.8%, 明顯優于對照組77.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觀察組住院時間(15.2±2.5)d, 明顯短于對照組(24.6±3.2)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主要病理改變是肺組織終末支氣管過度充氣和膨脹, 從而引起肺組織的彈力減退, 容積增大而造成的。有文獻提示, 在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積極進行內科治療的同時, 加強治療期間的護理亦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4]。在本研究中, 本院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在治療后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整體護理, 研究結果顯示, 采用整體護理的觀察組療效總有效率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 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實施科學的整體護理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進一步變化, 改善臨床癥狀, 縮短住院時間, 提高生活質量。
[1] 中華醫學會呼吸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3, 36(4):255-264.
[2] 曾雪.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人的臨床護理.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3, 13(17):358.
[3] 黃菊華.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護理分析.中外醫學研究, 2012, 10(24):78-79.
[4] 王雪梅, 趙玉娥, 黃晨燕, 等.整體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療效和生活質量的影響.職業與健康, 2011, 27(24): 2963-2964.
2014-06-18]
527200 廣東省羅定市紅十字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