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3.0TMRI中MRCP在膽管梗阻中的臨床應用
李燕
目的 探討3.0TMRI中MRCP在膽管梗阻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科行MRCP及ERCP檢查的膽管梗阻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 將其結果與術后病理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MRCP總的診斷準確率為89.3%, ERCP總的診斷準確率為92.9%, 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MRCP在診斷膽管梗阻疾病中準確率高, 且具有無創、無不良反應的優點,可作為膽管梗阻疾病的首選檢查手段。
MRI;MRCP;膽管梗阻;臨床應用價值
核磁共振膽胰管造影術, 又稱MRCP, 是一種可以將胰膽管結構顯影的檢查手段, 其主要原理是采用核磁共振T2加權技術達到直接顯影的效果[1], 是診斷膽管梗阻病變的重要檢查手段。相比較其他檢查方法如CT、超聲、ERCP等, MRCP具有無創、安全、簡便的優點, 成為目前主流的檢查手段。作者選取經病理證實的84例膽管梗阻患者展開研究,探討MRCP的應用價值, 現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因膽管梗阻入住本院肝膽外科的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由病理診斷確診。其中男51例, 女33例, 年齡3個月~76歲, 平均56.2歲;病程11 d~5個月, 平均2.6個月。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進行性無痛性黃疸、體重減輕、發熱、寒戰等。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2例, 分別行MRCP及ERCP檢查。所有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嚴重程度等資料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實施MRCP檢查, 采用GE Signa HDX Twinspeed 3.0TMRI檢查, 體部相控陣線圈, 患者檢查前禁食禁水4~6 h。先進行常規快速擾相梯度回波(FSPGR) T1WI、脂肪抑制(FS)T2WI橫軸位及冠狀面T2WI掃描。設置橫軸位為定位像做冠狀位FSE序列的連續多層面重復T2W1掃描, 采用不屏氣呼吸觸發技術和頻率敏感的脂肪抑制技術。將原始圖像進行三維重建并做多角度觀察。
對照組患者實施ERCP檢查, 采用OLYMPUS電子十二指腸鏡及SIEMENS LconosR200胃腸X線機檢查, 患者檢查前禁食禁水10 h, 在檢查前30 min肌內注射10 mg地西泮,口服10 g利多卡因膠漿局部麻醉。患者采取俯臥位, 插入十二指腸鏡尋找十二指腸乳頭, 將造影導管在定位成功后插入, 直至膽總管, 注入造影劑。如患者有膽管結石,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行內鏡下乳頭肌切開取石術。術后抗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
1.3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 分別計算MRCP及ERCP對膽管梗阻疾病診斷的準確率, 評判兩者在膽管梗阻疾病的臨床診斷價值。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種方法總的診斷準確率對比 MRCP總的診斷準確率為89.3%, ERCP總的診斷準確率為92.9%, 兩組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膽管梗阻疾病中MRCP與ERCP診斷情況對比[n(%)]
2.2不良反應 觀察組患者檢查結束后未出現明顯并發癥,對照組患者切開取石后有1例出現急性胰腺炎, 經積極治療后痊愈, 未見其他明顯并發癥。
膽管排出道任何一段因管壁外浸潤壓迫、管壁自身疾病、膽管腔內病變等疾病, 而出現的膽汁排出受阻, 甚至出現完全性阻塞, 將其稱之為膽管梗阻。在外科急腹癥中, 該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 且多繼發膽道蛔蟲癥以及膽管結石。膽管良性梗阻發生原因多是因管腔內出現的堵塞, 主要為炎癥粘連、寄生蟲、結石, 管壁外的主要為狹窄性乳頭炎, 管壁內的主要為狹窄性膽管炎[2]。其中一些良性病變主要表現為肝內膽管擴張, 癥狀表現輕微, 多為殘根狀、枯枝狀變化。其良性病變的特異性表現主要為膽管末端逐漸狹窄以及肝外膽管出現擴張。MRCP以及MRI主要表現為膽總管出現輕中度擴張, 下段改變為“鳥嘴樣”結構, 相較于肝內膽管擴張,肝外膽管擴張表現更為明顯, 其擴張表現為“枯樹梢”結構[3]。本次研究中, MRCP總的診斷準確率為89.3%, ERCP總的診斷準確率為92.9%, 與鄭馳等臨床研究基本相符。
超聲作為梗阻性病變首選檢查手段一直受到廣泛應用,但超聲也有較大的自身局限性, 如病變周圍軟組織及腸內氣體的影響, 特別是應用在膽總管下段診斷中, 其敏感性常不高, CT作為最常用的的無創性檢查, 在診斷陰性結石, 其定位及定性也有較大局限性。ERCP為內窺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該方法是通過內鏡采用導管從口-咽-食管-十二指腸-十二指腸乳頭, 最后至膽總管下, 在X光機下將造影劑注入,顯像檢查膽道[4]。該方法準確率高, 且在操作過程中可以同時行病理活檢及診斷治療, 但它具有創傷性的缺點, 且術后具有發生較高并發癥的風險, 同時對操作者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在臨床應用受到局限。MRCP為磁共振胰膽管造影, 采用磁共振水成像技術檢查膽道顯象, MRCP是近年來主流的一種檢查手段, 具有無創傷、無需造影劑、易于重復的優點。比較兩種診斷方法不良反應, 其中觀察組無明顯不良反應, 對照組出現1例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 在確診膽管梗阻疾病中, 采用MRCP方法,其診斷準確率高, 無創, 安全可靠, 為臨床診斷膽管梗阻的首選方法, 值得應用推廣。
[1] 李紹東.3.0T磁共振 LAVA動態增強聯合MRCP診斷肝外膽管癌.中國CT和MRI雜志, 2011,09(6):05.
[2] 陳建.MRCP與ERCP對膽道梗阻性疾病的對比分析.醫學影像學雜志, 2009,19(1):64.
[3] 李紹東,高場.MRI動態增強聯合MRCP在肝外癌性梗阻性黃疸中的應用.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 2011,17(5):433.
[4] 張軍霞.ERCR診斷和治療膽管梗阻性疾病160例臨床分析.醫學綜述, 2013,19(15):2877.
457000 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總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