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麗
液基薄層細胞學與巴氏涂片法用于宮頸癌篩查臨床價值比較
竇麗
目的探討并比較液基薄層細胞學與巴氏涂片法用于宮頸癌篩查臨床價值。方法行液基薄層細胞學、巴氏涂片法及陰道鏡活檢女性500例, 以陰道鏡活檢為診斷金標準, 比較液基薄層細胞學與巴氏涂片法用于宮頸癌篩查靈敏度、特異度及取材滿意度等。結果在陰道鏡活檢陽性者43例中,巴氏涂片和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靈敏度分別為69.77%(30/43), 95.35%(41/43);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靈敏度顯著高于巴氏涂片。在陰道鏡活檢陰性者457例中, 巴氏涂片和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特異度分別為80.31%(367/457), 94.09%(430/457);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靈敏度特異度顯著高于巴氏涂片;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取材滿意度100.00%顯著高于巴氏涂片98.2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液基薄層細胞學用于宮頸癌篩查準確率及取材滿意度均優于巴氏涂片法, 可作為臨床首選篩查手段。
液基薄層細胞學;巴氏涂片;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是目前全球范圍內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惡性腫瘤類型, 且發病人數逐年增高[1,2]。合理早期篩查方案對于預防和診斷宮頸癌, 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選取本院近年來同期行液基薄層細胞學、巴氏涂片法及陰道鏡活檢女性500例, 以陰道鏡活檢為診斷金標準, 比較液基薄層細胞學與巴氏涂片法用于宮頸癌篩查靈敏度、特異度及取材滿意度等, 探討兩種篩查方式用于宮頸癌篩查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同期行液基薄層細胞學、巴氏涂片法及陰道鏡活檢女性500例, 均自愿加入研究;入選患者年齡20~63歲, 平均年齡(36.72±5.33)歲。
1.2篩查方法
1.2.1巴氏涂片法 將專門刮板放入宮頸內以順時針旋轉2周以上刮取宮頸上皮細胞, 之后涂抹細胞于玻片上, 以95%乙醇固定。
1.2.2液基薄層細胞 將專用TCT刷放入宮頸內以順時針方向旋轉6周以上, 采集宮頸口和宮頸上皮細胞放入裝有專門保存液小瓶內, 染色由液基薄層自動制片機專業染色系統程序進行。
1.2.3陰道鏡活檢 陰道檢查異常者于宮頸病變最嚴重處活檢取材, 正常者于宮頸鱗柱交界處2、4、8及10點處活檢取材。
1.3診斷標準[3]①液基薄層細胞學陽性診斷標準為>LSIL級, 采用TBS分類診斷方法進行描述性診斷和取材滿意度評價, 包括正常、良性炎性反應、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上皮內低度病變、上皮內高度病變及癌;②巴氏涂片陽性診斷標準為>ⅡB級, Ⅰ級為正常, ⅡA、ⅡB為炎癥, Ⅲ級可疑,Ⅳ級為可疑癌, Ⅴ級為癌。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軟件選擇EPidata3.01和SPSS12.0軟件。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種篩查方式靈敏度和特異度比較 在陰道鏡活檢陽性者43例中, 巴氏涂片和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靈敏度分別為69.77%(30/43), 95.35%(41/43);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靈敏度顯著高于巴氏涂片。在陰道鏡活檢陰性者457例中, 巴氏涂片和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特異度分別為80.31%(367/457), 94.09%(430/457);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特異度顯著高于巴氏涂片。
2.2兩種篩查方式取材滿意度比較 巴氏涂片和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取材滿意度分別為98.20%(491/500), 100.00%(500/500);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取材滿意度顯著高于巴氏涂片,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篩查方式取材滿意度比較 (n, %)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 我國近年來宮頸癌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 低齡性生活、多產、多性伴侶及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誘發宮頸癌高危因素。臨床研究顯示, 防治宮頸癌關鍵在于早期篩查診斷宮頸癌前病變。
宮頸癌篩查傳統采用巴氏涂片法, 但采集細胞80%以上隨刷子遺失, 超過一半細胞涂片因質量較差無法閱片。多項臨床研究顯示, 巴氏涂片法用于宮頸癌篩查假陽性率高達20%~30%, 臨床診斷準確率較低。而液基薄層細胞學屬于近年來在臨床得到應用的一種新型宮頸癌篩查方法, 相較于巴氏涂片法采用木質刮板僅能刮取宮頸陰道部脫落細胞缺陷,取樣所用軟刷可伸入宮頸刮取到宮頸管鱗柱狀交界區脫落細胞, 有效提高取材質量;而取材后立即將收集細胞放入保存液, 提高脫落細胞留取率, 且有助于保持細胞原有狀態。可有效收集宮頸細胞, 保證細胞與黏液、血等徹底分離, 制備涂片細胞均勻、無明顯背景干擾, 更易識別病變細胞, 有助于提高標本滿意度及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同時采用TBS分類診斷方法更利于臨床醫師及患者明確病變程度。
本次研究結果中, 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靈敏度和特異度均顯著高于巴氏涂片, 提示液基薄層細胞學相較于巴氏涂片在提高宮頸癌篩查準確度方面優勢明顯;而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宮頸癌取材滿意度顯著高于巴氏涂片,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則說明液基薄層細胞學篩查取材質量優于巴氏涂片法。
綜上所述, 液基薄層細胞學用于宮頸癌篩查準確率及取材滿意度均優于巴氏涂片法, 可作為臨床首選篩查手段。
[1] 郭新穎, 郭會敏.液基薄層細胞檢測聯合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篩查宮頸癌病變的臨床分析.中國醫學創新, 2011, 8(5):151-153.
[2] 賈興盛.宮頸刮片 9852例脫落細胞學檢查篩查宮頸癌的結果分析.河北醫藥, 2010, 20(4):490- 491.
[3] 王雙林.液基薄層細胞檢查與巴氏涂片在宮頸癌篩查中比較分析.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2, 9(15):1930-1932.
2014-06-04]
455000 安陽市婦幼保健院婦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