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
李萍
目的研究探討應用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小兒重癥肺炎患兒68例, 遵照隨機原則將所有患兒分為觀察組(34例)和治療組(34例), 其中觀察組患兒應用頭孢噻肟鈉進行常規升級治療;治療組患兒則采用頭孢吡肟進行抗生素降階梯治療。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兒的不同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分析。結果兩組患兒在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治療組患兒在抗生素的平均使用時間、平均住院天數等方面均顯著優于觀察組患兒, 且治療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88.2%, 明顯高于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61.8%, 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應用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小兒重癥肺炎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減少對患兒抗生素的使用量并縮短患兒住院時間, 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抗生素;小兒重癥肺炎;降階梯治療;臨床療效
小兒肺炎指的是發生在小兒肺部的一種具有感染性質的疾病, 患兒臨床癥狀多表現為咳嗽、發熱、呼吸困難;小兒肺炎在發病早期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診治, 就會發展為小兒重癥肺炎, 患兒全身高熱且中毒癥狀嚴重, 其病情的兇險性會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近年來, 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小兒重癥肺炎受到了較大關注, 為更好的治療小兒重癥肺炎患兒, 本文研究將選取的68例小兒重癥肺炎患兒分別采用常規升級治療和抗生素降階梯治療, 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兒重癥肺炎患兒68例, 所有患兒均符合重癥肺炎診斷標準, 且無抗生素過敏癥狀。68例患兒中男38例, 女30例,年齡10 d~5.5歲, 平均年齡(1.6±2.1)歲。其中, 醫院獲得性肺炎6例, 社區獲得性肺炎62例;右側肺部病變11例, 左側肺部病變9例, 雙側肺部病變48例。將所有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 各34例, 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肺炎類型、病變部位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常規升級治療 對觀察組患兒進行常規升級治療。即應用較溫和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頭孢噻肟鈉, 將患兒體重作為標準, 以50~100 mg/kg作為初始劑量, 對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患兒逐漸加大劑量治療, 給藥時間為q 12 h。
1.2.2抗生素降階梯治療 治療組患兒則采用頭孢吡肟進行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即治療初期就采用一定劑量的第四代頭孢菌素頭孢吡肟, 將患兒體重作為標準, 以10~20 mg/kg作為初始劑量, 給藥時間為q 8 h, 當患兒病情得到緩解后, 將給藥時間延長至q 12 h。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兒的不同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為小兒重癥肺炎的臨床治療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1.3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過程中觀察患兒病原學、臨床癥狀及各項身體體征, 并將患兒的療效判定標準分為3級[2]。①痊愈:上述檢查指標均顯示正常;②有效:病情明顯好轉, 但上述檢查指標未完全恢復正常;③無效:患兒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治療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 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形式表示, 實施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在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是治療組患兒在抗生素的平均使用時間、平均住院天數等方面均顯著優于觀察組患兒, 且治療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88.2%, 明顯高于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61.8%,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不同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表1 兩組患兒的不同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注:與觀察組比較 ,aP<0.05
組別例數抗生素的平均使用時間(d)平均住院天數(d)痊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觀察組3434.3±3.137.2±6.11291361.8治療組3420.7±2.224.8±4.618124 88.2a
以往對小兒重癥肺炎的治療多采用較溫和的抗生素進行常規升級治療, 但長期實踐證明常規升級治療易造成抗生素的濫用, 不僅浪費了醫療物資, 還會使病原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 以至于無法及時有效的控制細菌感染[3]。
而抗生素降階梯治療時先采用抗生素迅速控制細菌感染、一步到位治療, 當患兒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再采取相應抗生素對癥治療[4]。本文研究中, 采用抗生素降階梯治療的治療組患兒抗生素用量少、住院時間短, 且其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應用常規升級治療的觀察組患兒。
綜上所述, 作者認為臨床上應用抗生素降階梯治療小兒重癥肺炎可有效減少對患兒抗生素的使用量, 縮短患兒住院時間, 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徐媛媛, 熊俊, 張俊華, 等.雙黃連注射劑與抗生素比較治療小兒肺炎療效的系統評價.時珍國醫國藥, 2011, 22(7): 1790-1793.
[2] 左爽, 襲雷鳴, 潘月麗.小兒支原體肺炎風痰辨證淺析.江西中醫藥, 2010(3): 25.
[3] 陳友國, 湯衛紅, 王煦.兩種抗生素治療小兒肺炎成本-效果分析.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14): 130-132.
[4] 馮建萍, 印志霞.復合乳酸菌預防小兒肺炎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臨床分析.中國基層醫藥, 2011, 18(24): 3365-3366.
2014-05-23]
461000 許昌市中心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