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娟
神經節苷脂聯合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黃文娟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應用神經節苷脂聯合普拉克索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帕金森病患者60例,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0例, 在常規內科對癥治療基礎上, 對照組患者行個性化美多巴口服方案, 研究組患者行神經節苷脂靜脈滴注聯合普拉克索個性化口服方案,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UPDRS評分與血液流變學指標。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運動指數、治療的并發癥、精神狀態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全血粘度與血漿粘度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帕金森病應用神經節苷脂聯合普拉克索治療, 能夠改善患者病情與神經功能損傷,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帕金森病;神經節苷脂;普拉克索;美多巴
本文主要對帕金森病應用神經節苷脂聯合普拉克索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 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診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22例, 女8例, 年齡58~85歲, 平均年齡(72.37±6.23)歲, 病程5~24個月, 平均病程(12.25±5.64)個月;研究組男19例, 女11例, 年齡57~85歲, 平均年齡(72.73±6.35)歲, 病程5~24個月, 平均病程(12.52±5.68)個月;腦梗死發作次數為1次11例, 2次及以上49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臨床征象均符合帕金森病患者;均簽署治療方案與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均有腦梗死病史;無應用相關藥物的禁忌證[1]。排除標準:腦部立體定向手術史者;患有其他可導致帕金森病綜合征變形疾病者;資料不完整者。
1.3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內科對癥治療, 即降糖、降壓、調脂及抗血小板聚集[2]。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行美多巴片個性化治療, 0.25~0.75 g/d(平均用量為0.5 g/d), 連續治療12周;研究組行普拉克索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 用藥方法與劑量如下:普拉克索個性化口服, 0.25 mg/次, 3次/d, 最大劑量為4.5 mg/d;神經節苷脂靜脈滴注, 40 mg神經節苷脂+250 ml 0.9%生理鹽水, 1次/d, 14 d為1個療程, 療程間隔時間為2周, 共治療3個療程。治療結束后來院復診,行帕金森綜合量表(UPDRS)評分[3]。
1.4觀察指標 UPDRS評分觀察指標:精神狀態、運動指數、日常生活能力及治療的并發癥;血液流變學指標[4]: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及血小板粘附率。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變化情況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全血粘度與血漿粘度均顯著低于治療前與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UPDRS評分變化情況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精神狀態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研究組患者的四項UPDR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變化情況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變化情況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例數觀察時間全血粘度(mPa/s)血漿粘度(mPa/s)紅細胞壓積(%)血小板粘附率(%)對照組30治療前5.89±0.731.92±0.2847.92±5.1669.12±9.84治療后5.31±0.641.83±0.2145.26±5.3465.34±8.21研究組30治療前5.83±0.761.95±0.3148.24±5.1969.27±9.88治療后4.53±0.49ab1.62±0.19ab42.21±5.3759.73±8.1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UPDRS評分變化情況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UPDRS評分變化情況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例數觀察時間精神狀態運動指數日常生活能力治療的并發癥對照組30治療前3.58±2.9719.23±5.4916.24±7.583.89±2.65治療后2.63±0.84a17.24±4.7313.17±4.03a3.64±2.51研究組30治療前3.61±2.7919.32±5.5616.37±7.613.92±2.56治療后2.01±0.73ab14.27±4.69ab10.65±3.96ab2.54±2.15ab
帕金森病在臨床主要治療藥物為美多巴(左旋多巴), 但長期服用易引發多種并發癥, 不利于患者的良好預后[5]。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治療后的全血粘度與血漿粘度均顯著低于治療前與對照組, 表明神經節苷脂聯合普拉克索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血腦屏障通透性作用, 改善患者的腦部血流供應。
在本研究中, 通過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UPDRS評分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得出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精神狀態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組內比較與組間比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美多巴與普拉克索作為多巴胺受體激動藥物,能夠相應減少左旋多巴對神經功能的損害, 延緩病情的進展,進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與日常生活能力[6]。且本研究結果得出對照組治療前后的運動指數與治療的并發癥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而研究組治療后的兩項評分均顯著優于治療前與對照組, 表明神經節苷脂聯合普拉克索在治療帕金森病綜合征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與可行性, 可以相應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與生活水平。分析原因:神經節苷脂是一種神經保護劑類似藥物, 其可自由進入血腦屏障區,通過與神經細胞膜結合, 激活損傷中樞神經系統的修復代償機制, 發揮神經重塑與神經可塑性作用[7,8]。關于神經節苷脂聯合普拉克索在帕金森病中的深入應用價值, 有待臨床進一步研究與證實。
綜上所述, 帕金森病應用神經節苷脂聯合普拉克索治療,能夠改善患者腦部供血與精神狀態, 提高運動與生活能力,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1] 張川渝.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對神經功能的恢復.當代醫學, 2011, 17(24):100-101.
[2] 楊義芳.急性腦梗死應用神經節苷脂治療的臨床價值分析.當代醫學, 2014, 20(9):148-149.
[3] 司霞.普拉克索添加治療帕金森病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系統評價.中國藥房, 2013, 24(44):4163-4167.
[4] 王建君.神經節苷脂聯合川芎嗪治療血管性癡呆療效評價.白求恩醫學院學報, 2012, 10(6):486-487.
[5] 張杰文.帕金森病綜合征研究進展.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 2013, 40(5):470-473.
[6] 鄧毅.依達拉奉聯合神經節苷酯治療老年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的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32):176-177.
[7] 黃芳.神經節苷脂聯合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臨床觀察.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3, 16(6):538-539.
[8] 張京蘭.神經節普脂治療帕金森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 21(10):67-68.
2014-05-28]
221009 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內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