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珍 賈亞輝
托烷司瓊聯合地塞米松預處理對化療所致嘔吐的影響
宋小珍 賈亞輝
化療是延長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生存周期的有效措施,蒽環類或順鉑是目前最常用的化療藥物, 但其誘發惡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高達80%~90%[1], 頻繁嘔吐者往往中止治療。本研究旨在觀察托烷司瓊聯合地塞米松提前用藥預處理對化療所致嘔吐的影響, 現總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2年3月~2014年3月周口市中醫院腫瘤科收治的82例惡性腫瘤患者, 均為首診患者, 經病理學檢查確診, 采用蒽環類或順鉑為主的化療方案, 男49例, 女33例, 年齡36~76歲, 平均年齡(58.9±8.6)歲;KPS評分60~90分, 平均(75.1±4.7)分。82例患者都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KPS評分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均以鹽酸托烷司瓊葡萄糖注射液(哈爾濱三聯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0820, 100 ml:5 mg)100 ml/d靜脈滴注聯合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鄭州卓峰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1020055, 1 ml:5 mg)10 mg/d靜脈推注治療嘔吐。對照組于胃腸道不良反應達到2級或以上(CTCAEv3.0)[2]時開始用藥。觀察組于化療開始前30 min用藥。兩組均連續用藥5 d。
1.3療效評價標準 參考CTCAEv3.0[2]分級標準評價療效, 急性嘔吐療效:化療周期內未出現嘔吐者為完全控制;每24 小時內出現1~2次嘔吐者為有效;每24小時內嘔吐出現≥3次為無效。延遲性嘔吐療效:化療周期結束24~120 h內未出現嘔吐者為完全控制;出現1~2次嘔吐者為有效;嘔吐出現≥3次為無效。嘔吐間隔超過5 min者計為1次。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急性嘔吐完全控制率60.9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4.1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延遲性嘔吐完全控制率43.90%略高于對照組的39.03%,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n(%)]
嘔吐是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 尤其在蒽環類或順鉑為主的化療方案中, 其發生率更高, 這可能與其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誘發小腸嗜鉻細胞釋放5-羥色胺3(5-HT3)、多巴胺等神經介質激活迷走神經或中樞神經的相應受體有關[3]。托烷司瓊為高選擇性5-HT3受體拮抗劑, 可阻斷5-HT3與外周神經元5-HT3受體結合而抑制嘔吐, 其消除半衰期約8 h, 可24 h持續鎮吐, 地塞米松可降低5-HT3濃度, 并增強機體對5-HT3拮抗劑的敏感性, 與托烷司瓊聯合應用可起到協同作用, 為目前常用的聯合鎮吐方案[4]。
鎮吐藥物對化療患者耐受性的良性作用得到公認, 但用藥時機目前尚存有爭議, NCCN肺癌治療指南建議在出現腹脹、便秘、呃逆等胃腸道非嘔吐不良反應時選用, 但有研究顯示, 胃腸道非嘔吐不良反應雖然是嘔吐的有效預測因子[5],但發生這些癥狀時導致嘔吐的相關病理機制已經開始, 因此此時用藥難以完全發揮療效。本研究數據顯示, 觀察組急性嘔吐完全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延遲性嘔吐完全控制率43.90%略高于對照組的39.03%, 提示托烷司瓊聯合地塞米松提前用藥預處理可減輕化療所致急性嘔吐, 但對延遲性嘔吐效果不明顯, 可能與二者持續時間有關。
[1] 楊興華, 陳金華, 趙麗.惡性腫瘤化療應用格拉司瓊止吐的臨床研究.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1,8(2):113-114.
[2] Trotti A, Colevas AD, Setser A, et al.CTCAE v3.0: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grading system for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ancer treatment.Semin Radiat Onco, 2003(13):176-181.
[3] 朱強, 臧琦, 孟祥靖, 等.多藥聯合預防肺癌術后輔助化療中胃腸道反應的效果觀察.中國綜合臨床, 2012,28(9):985-988.
[4] 劉麗, 張宗城, 岑建寧, 等.托烷司瓊聯合地塞米松預防肺癌化療急性嘔吐的效果觀察.當代醫學, 2014, 20(8):52-53.
[5] 馬亮亮, 盧久琴, 王心悅, 等.藥物預處理可改善肺癌患者化療所致嘔吐.中國腫瘤臨床, 2014, 41(7):461-465.
2014-06-23]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中醫院腫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