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勤樸 謝靈波
某基層醫院藥房處方調配差錯原因與防范措施
陳勤樸 謝靈波
目的加強藥房調劑管理, 減少藥房調劑差錯事故發生。方法對2010~2013年處方調配差錯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調配差錯數287例, 其中通用名相似65例(22.6%), 不同劑型 59例(20.6%),規格不同45例(15.7%), 包裝相似31例(10.8%), 用法用量錯誤20例(7.0%), 藥品數量錯誤66例(23.0%),過期藥品1例 (0.3%)。結論針對性地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 以減少處方調配差錯的發生, 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處方;調配差錯;原因;防范措施
基層醫院是社會醫療服務中的重大組成部分, 為廣大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供醫療服務, 其中藥房的調劑工作是醫院的重要窗口之一, 其工作質量的好壞, 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治療效果、甚至生命[1]。為了減少調劑差錯的發生率, 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有效、經濟, 作者對某基層醫院藥房2010~2013年處方調配差錯進行調查分析。見表1。

表1某基層醫院藥房2010~2013年處方調配差錯統計(n, %)
1.1藥品因素
1.1.1藥品通用名相似 如尼莫地平與尼群地平、格列吡酮與格列吡嗪、氯丙嗪與異丙嗪注射液、參脈和生脈注射液、諾和靈與諾和龍、克拉霉素和克林霉素等。
1.1.2同藥劑型不同 如有一些藥物藥名相同而劑型及含量不同, 如不仔細核對很容易發錯。如阿奇霉素有片劑、注射劑及混懸劑, 其含量各不相同;阿莫西林有膠囊、分散片與顆粒劑, 硝苯地平有普通片、緩釋片、控釋片3種等, 也有由于醫生書寫原因導致的錯誤情況, 如醫生在處方上寫紅霉素, 外用。這種情況, 調配人員可能會拿到紅霉素軟膏或紅霉素眼膏, 因兩者均可外用。
1.1.3同藥但規格不同 如甲強龍注射液有500 mg/支和40 mg/支兩種、氟康唑片有150 mg和50 mg兩種、他克莫司有1 mg和0.5 mg兩種、硫酸鎂溶液有33%和55%兩種等。
1.1.4同藥不同廠家 有些藥物雖然都是同一種藥, 但由于生產公司不同, 價格就有區別, 工藝也有區別, 如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就有安博諾和依倫平兩種, 氨氯地平有寧立平、絡活喜、左益3種。頭孢克肟有立健、世福素、達力芬、特普寧四種等。
1.1.5藥品包裝外形顏色相似 如小兒偽麻美芬滴劑(艾暢)和布洛芬混懸滴劑(美林), 這兩種口服液都是紅色, 外形相似, 廠家相同, 兒科醫生常開這兩種, 不但配藥人員易拿錯, 而且患者也易誤喝;金嗓散結丸與金嗓利咽丸, 外形大小相似;再如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的片劑都是小粒白色的, 外包裝也特別相似。
1.2人員因素
1.2.1醫生字跡潦草 如地巴唑與他巴唑, 消炎痛與消心痛, 阿拉明與可拉明, 血栓通與血塞通等等, 由于字跡潦草,很容易誤取。 又如用法q.d.與q.n., b.i.d.與t.i.d.等, 也容易因字跡潦草, 配藥人員易寫錯用法。
1.2.2用法用量錯誤 藥師對一些藥品的用法、用量比較了解, 產生了一定的慣性思維, 當有特殊情況時, 藥師仍依照以前的慣性思維書寫用法, 從而產生錯誤。
1.2.3藥品數量錯誤 如藥師在拿藥過程中受到干擾, 精神不集中或匆忙拿藥, 容易看錯單位, 如3片拿了3盒, 或計算藥品片數錯誤, 或數藥品時, 藥品數多數少, 這樣的情況常有發生。
1.2.4過期變質藥品 一些不常用的藥品, 有時沒有按批號加藥, 或沒有定期檢查, 容易超過有效期還未發現。有些藥品也由于環境的變化, 導致溫度、濕度不適宜, 或儲存不當,導致藥物性狀改變。
2.1藥學人員定期學習, 增加藥學知識 通過學習, 可以使知識不易遺忘;通過學習, 可以了解一些最新臨床用藥知識;通過學習, 還可熟知藥品禁忌、藥品劑量等。
2.2新進藥品應提前告知 應放在展示臺上公示一段時間才使用, 這樣配藥人員不但掌握新進藥品的信息, 還可防止因不熟悉藥品造成的差錯。
2.3建立差錯登記本, 定期總結 通過差錯登記, 差錯人員對此差錯印象更深刻, 其他人也可以防止這類差錯繼續發生。
2.4建立藥品質量登記本 近期藥品要集中重點管理, 加藥人員要嚴格按照批號加藥, 對近效期藥品要做好“近期先用”的標識, 藥師在配藥時, 也要查看藥品的有效期, 還有藥品儲藏不容輕視, 對于一些需要在冰箱保存或者要避光保存的藥品, 都要嚴格保存好。
2.5在繁忙時段, 增加工作人員 許多易錯藥品, 往往都是由于匆忙、人員過累、場面混亂等時發生的誤拿。
2.6易錯藥品, 分開擺放 一些易出錯的藥品應進行分類,制作明顯的警示標簽進行標識和區分。
2.7運用電子處方 醫院應該嚴格按照國家要求, 盡早實現電子處方。由于電子處方格式規范, 字跡清晰, 許多差錯可以避免發生。萬一發生差錯, 患者的地址及電話號碼都在處方上, 也可以及時進行差錯補救。
2.8健全核對制度 配藥人員不要貪快, 要自查, 發藥人員也要重復核對, 千萬不能有依賴心理[2], 不能粗心大意, 應對工作有高度的責任心。
門診藥房藥品差錯是很難避免[3], 但如果工作不馬虎大意, 有高度責任心, 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 不斷學習醫藥學知識, 會大大降低藥品差錯的發生率, 也就能更好地保障患者身體健康。
[1] 崔生今, 李香玉.常見藥品調劑差錯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中國保健(醫學研究版), 2008, l6(26):1325-1326.
[2] 游松明, 郭翠月.門診藥房調劑差錯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臨床合理用藥, 2011, 4(12B):l36.
[3] 劉芳.用藥差錯報告.用藥安全時迅, 2010, 2(1):5.
2014-07-23]
510630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