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水鳳
內鏡清洗消毒質量監測分析與改進
梁水鳳
目的了解本院內鏡清洗消毒質量監測結果, 采取改進措施, 規范醫院內鏡清洗消毒流程, 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對內鏡清洗消毒質量進行采樣監測, 并對質量監測結果進行比較。結果清洗方法的改進能有效提高內鏡的檢測合格率,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71, P<0.01)。結論醫院應重視內鏡消毒質量監測, 通過持續改進, 不斷規范內鏡清洗流程, 提高內鏡清洗消毒質量。
內鏡;清洗消毒;質量監測;改進
內鏡作為常用的診療儀器, 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是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手段。由于內鏡特殊的構造和材質, 清洗消毒質量監測合格率低。本院2005~2012年針對內鏡清洗消毒質量檢測結果不斷改進清洗方法, 取得較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統計2005~2012年醫院消毒內鏡的活檢道生物監測資料, 并按清洗消毒改進過程分為1組、2組、3組進行比較。清洗消毒方法:1組:2005~2006年, 采用手工清洗方法, 清洗設施為自制清洗槽4個, 清洗工具為紗布、清洗刷、高壓汽槍、水槍, 消毒液為2%堿性戊二醛清洗流程為:初洗、次洗、消毒和末洗, 未使用酶液。清洗用水為自來水。干燥方式:使用75%酒精注入后用高壓汽槍吹干,懸掛于專用貯鏡柜備用。2組:2007~2008年, 本組和1組相比,清洗過程增加了多酶液清洗程序, 多酶液1周僅更換1~2次。其他程序和方法均未變動。3組:2009~2012年, 本組采用一體化清洗工作站, 均有定時自動的注水注氣灌洗功能, 全過程包括初洗、酶洗、次洗、消毒和末洗。酶液每2~3條內鏡更換1次。清洗用水為軟水, 其余清洗消毒設施未有變動。按衛生部《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2004年版)》要求對消毒后使用前的內鏡活檢道內腔面進行采樣, 檢出致病菌給予報告, 未檢出致病菌則不報告菌種。消毒合格標準:細菌總數<20 cfu/件, 同時未檢出致病菌。
1.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活檢道檢測合格率 三組共抽檢內鏡118件, 合格96件, 平均合格率為81.35%。各階段內鏡檢測結果顯示, 清洗方法的改進能有效提高內鏡的檢測合格率,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71, P<0.01), 具體檢測結果見表1。
2.2病原體檢出結果 不合格樣本中大多數為菌落總數超標, 檢出病原體僅14株, 以大腸埃希菌為主, 主要分布在第1組, 致病菌檢出情況見表2。

表1不同階段內鏡活檢道檢測合格率( n, %)

表2病原體檢出構成比( n, %)
2.3胃鏡與腸鏡檢測結果 統計各階段檢測結果, 腸鏡共監測51件, 合格39件, 合格率為76.47%;胃鏡共監測51件, 合格42件, 合格率為82.35%,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纖支鏡為第3組新增內鏡, 未予比較。
3.1規范清洗程序是確保內鏡清洗消毒質量的關鍵 本院早期由于成本原因和對多酶洗液的作用認識不夠, 未能采用酶液清洗, 故1組合格率低, 檢出致病菌最多。楊萍等[1]調查研究表明, 應用多酶洗液清洗內鏡消毒合格率較單純流動水清洗質量高。曹小青[2]的調查研究結果提出使用多酶洗液能使清洗更徹底, 消毒更可靠。本院監測結果顯示, 采用多酶洗液后的2組較未采用酶洗液的1組合格率有所提高,檢出致病菌較少, 3組對清洗消毒方法進行了全面改進, 基本能按衛生部規范要求進行清洗消毒, 尤其是酶液使用得到很大的改進, 檢測合格率有明顯提高, 整改效果顯著。因此,規范的清洗消毒流程是保障內鏡清洗消毒質量的關鍵, 特別是基層醫院, 不能因為成本原因隨意減少清洗程序。
3.2清洗人員數量和責任心是保證質量的重要環節 有調查發現, 人工清洗消毒費時費力、時間不易控制, 難以做到規范操作也是內鏡清洗消毒效果不理想的一大原因[3]。本院內鏡清洗消毒工作由護理人員承擔, 1組、2組階段清洗消毒僅有1人, 工作量大、培訓少。通過改進, 科內護士逐步增加到4人, 上崗前經過專業培訓, 能樹立質量意識并熟練掌握內鏡清洗消毒流程。科內堅持每條內鏡每日診療控制在10~12人次, 低于吳曉松等[4]的調查數據日診量最高例數平均為21例, 確保了內鏡清洗消毒質量。
3.3多部門協作管理, 是內鏡清洗消毒質量得到有效改進的重要保障 內鏡室加強和職能部門的溝通, 在護理部、感控科的幫助下制定清洗流程和監測制度, 每月檢查、監測內鏡清洗消毒質量, 用監測數據說話, 取得院部支持, 召開多部門協調會, 解決內鏡清洗消毒存在問題。通過協調會本院陸續購進了多酶洗液、超聲清洗機、內鏡專用貯存柜, 搬遷了內鏡室, 將內鏡診療與清洗消毒分室進行。2009年底為徹底解決內鏡清洗質量問題, 多部門聯合論證申請, 購進了軟水機、一體化內鏡清洗工作站, 并增加了內鏡數量和護理人員, 使內鏡清洗消毒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1] 楊萍, 莫健蓮, 李遠.多酶清洗劑在消化內鏡清洗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9, 6(13):26-28.
[2] 曹小青.合理使用多酶洗液在呼吸道內鏡清洗中的效果.當代護士, 2013(6):167-168.
[3] 謝亮, 周哲華, 王恒輝, 等.2009-2011年嘉興市6所醫院內鏡清洗消毒效果監測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19): 4754-4756.
[4] 吳曉松, 陳文森, 徐燕, 等.江蘇省二級醫院內鏡消毒質量監測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 20(23):3724-3725
2014-07-08]
354200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