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曉東
摘 要:從書法課進入小學課程的現實意義談起,開展書法課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受到祖國優秀文化的熏陶,更好地傳承祖國語言文字。從書法課與寫字課的教學內容、書寫方法、師資配備、思想和審美教育幾個方面的異同進行探討,凸顯書法課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書法課;寫字課;異同
常言道“字如其人”,一手好字猶如一張漂亮的個人名片。然而,隨著近年來人們對信息化產品的依賴越來越大,傳統書法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不管是小學生還是成年人的書寫能力都嚴重下降,要么提筆忘字,要么潦草不堪,再不就是誰也看不懂的“火星文”。為激發學生對傳統書法的興趣,傳承祖國優秀文化,四川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在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從2013年秋季起,全省中小學每年均從起始年級開始按照要求開設書法教育課。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以及初中三個年級從語文、美術等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三至六年級從語文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書法課,三年級以前著重培養學生硬筆書寫能力,三年級后過渡到硬筆、毛筆兼學。那么小學書法課和之前小學開設的寫字課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不同呢?筆者通過實踐和思考,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探討。
一、書法課與寫字課的在教學內容上的異同
小學寫字課主要是依附在語文這個大課程下的一個小的教學內容,書寫的內容主要是語文課本上要求識記、書寫的生字,是培養學生正確、規范地書寫和運用漢字的問題。書法課則有專門的教材,按執筆的手法、寫字的姿勢、漢字的筆畫、偏旁、結構、章法和循序漸進地編排。另外還有一定的書法故事、書法作品欣賞的內容。要求學生不但要寫得正確、規范,更要掌握漢字的筆畫線條、構字的規律。培養的是學生把漢字寫美、進行美的熏陶的問題。寫字課的字體一般都是規范的楷體字,整齊劃一,體現漢字的工具性和大眾性。書法課的字體特別是毛筆字體為了體現書法的多樣性,有歐體、柳體、顏體等各具特色的教材,體現出漢字書寫的多樣性和在學習書寫過程中的個性彰顯。
二、書法課與寫字課在書寫方法上的異同
寫字課和書法課兩者都要求學生要持之以恒,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時間練習,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既然兩者書寫的內容和培養的方向有所差異,那么在書寫的方法上當然也有所區別。寫字課主要是寫語文課本上的生字,因為生字是按課文內容而出現的,主要按漢字在生活中使用的頻率和難易程度來編排,每一個學段都有一定的識記量,因此學生每天都要識記一定量的漢字。書寫是記住漢字的重要途徑,要記住一定數量的字,那書寫就要有較快的速度,寫字課和語文課的寫字就是寫大量的不同的字,是量的積累。但較快的書寫速度和把字寫美是相互矛盾的,有量的保證就不一定有質的保證。書法課則是解決質的問題,書法教材按基本筆畫、構字規律分門別類地編排,主要解決漢字“形”的問題,就是讓學生只需解決好寫美字而不用顧及其他。要寫美就得慢下來,一筆一畫地“畫”。要寫得有力、有范。
三、書法課和寫字課在師資方面的異同
以前的寫字課都由語文老師兼任,語文老師主要是教學生按正確的筆順、筆畫規范地寫字。這樣的要求老師在示范的時候能把字寫正確、規范就行了。而書法課則不同,因為要教學生把字寫得美觀、大方,老師本身就應該具有一定的書法知識和書寫功底,有條件的學校應該請專門的書法教師,或者從社會上聘請從事書法創作的人員進行書法課的教學;沒有條件的學校也應該讓有一定書法功底的教師來兼任這門課程,讓書法課的質量得到保障。
四、書法課與寫字課在審美、思想教育上的異同
1.不管是寫字課還是書法課,首先都要學生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受祖國優秀文化的熏陶。小學書法課更高的要求是能熟練使用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美觀大方,有一定的速度。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能學習原帖的形神,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和書法家的內心境界。
2.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書法課練字的過程不但是寫好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在書法練習中不但要練好字,還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3.書法課還有一項重要的作用——美育,正如黑格爾在《美學》中指出的那樣:“語言藝術在內容、表現形式上比起其他藝術都遠較廣闊,每一種內容,一切精神事物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動、情節,內在的和外在的都可以納入詩,由詩加以形象化?!睗h字是語言的基本載體,書法課不但對學生進行漢字書寫的教學,還是對學生進行書法演變、書法審美的教育。
總之,小學書法課作為獨立于小學語文課的一門課程,不管是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品格和文化修養,都有它獨特的地方。書法課的教學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去實踐、探索和總結。
參考文獻:
黑格爾.美學.商務印書館,1979.
(作者單位 四川省紅原縣城關小學)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