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會芳
近年來,多媒體以其廣泛的信息量、美妙的圖畫、艷麗的色彩、動聽的音樂,調動了廣大同學的學習興趣。同時多媒體也改變了多年來單憑口頭施教、單調緩慢的教學現狀,用其大信息、大容量的優勢使老師教得容易,學生學得輕松。那么怎樣更好地使用多媒體,讓它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呢?
一、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
1.增大信息容量
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是閱讀教學多媒體計算機具有提供文本、圖形、靜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教學信息的能力,在教學設計指導下,教學內容可以按照知識點進行劃分并實現超媒體鏈接,形成類似語義網絡的非線性結構,非常適合學生學習。
多媒體課件的大量運用就會相應地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增多課堂信息的傳遞渠道,既節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又提供了包括圖、文、聲在內的大量信息。而無論是學生得到信息,還是教師掌握反饋信息,都能在此基礎上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傳遞容量。
2.開闊學生視野
多媒體充分運用了圖片、聲音、圖畫、文本、動畫等資源,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避免了課堂的壓抑感。以一種全方位的方式向小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使枯燥的課堂變得生機盎然,能更深地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給學生一個更廣泛的學習空間。
超文本的鏈接,傳輸的便捷,聲畫的同步,代替了枯燥的文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講授《雪域高原》一課時,美麗的塞外風光,塞外的風土人情,高原鐵路的高架橋,瞬間就會在屏幕上顯現。一曲李娜《青藏高原》更是將人們帶入到萬里之外。在《北京的春節》一課中,通過多媒體把北京的風俗,過去的、現在的、過年的變化得到了一一的展示。
二、使用多媒體應注意什么問題
1.幻燈片不能代替黑板
部分課堂練習上黑板很有必要。被抽上黑板的學生,所面臨的競爭不僅是單詞記憶和知識掌握的好和壞,還有書法的優和劣;班上其他學生既充當比賽的參加者又是裁判,這將能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動手板書既能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又能根據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板書內容,甚至改變講解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認知效果。教學中,多媒體僅僅是一種輔助課堂教學、優化教學效果的手段,對它的運用應遵循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切忌過分依賴。它不應該也不可能完全取代黑板。
2.過多利用多媒體會減少師生互動
語文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是不可忽視的,教師的語言、神態、姿勢等在教學中都可以和學生形成情感交融,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在使用了多媒體之后,教學的雙方容易忽略彼此,不是教師一門心思地用在演示課件上,就是學生死盯屏幕,“媒體”這個時候就只成了一個“熱鬧的工具”,沒有發揮它的課堂作用,反而阻礙了師生正常的交流和反饋。濫用多媒體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課堂師生之間的交流。如果運用得不恰當的話,再先進的教學手段都會成為教師、學生學習知識的絆腳石。
以上是我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一些體會,雖然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采用的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它在教學中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多媒體教學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師相比,多媒體教學仍處于教學中的輔助地位,即使多媒體完成了許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務,也不能代替教師的全部工作,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仍要教師來組織
實施。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望留中心小學)